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17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外壳与带有正负极柱的电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单体是由负极层、正极层与正极层两侧的隔离层一同卷绕而成的筒状电池极群组。正极层与负极层均由网格状铅板栅与其两面所涂的铅膏构成,网格状铅板栅是辊制、冲孔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卷绕式电极结构,克服了平板结构的固有缺点,具有优异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及快充性能,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控铅酸蓄电池,属铅酸蓄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可以预料,在今后十年中,新的车辆对电功率的要求将有显著的增加,现有的铅酸蓄电池技术已不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由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结构为平板式,为了满足新的要求,有人通过减小极板厚度、增加极板数量来增加电极的总面积,提高功率密度。但这样活性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较大,必须采用高内压装配,而由于电池壳材料强度所限,内压不可很大,这样就很难保证电池的寿命。还有人采用双极性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在不增加极板数量的基础上增大极板的表面积,并有效的减小电池的内阻。但是,到目前为至,还没有发现有哪种材料能抵抗发生在正极一侧的阳极氧化,所以近期这一设计这很难应用。从前人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解决的方案就是寻找一种电池结构,使得电池在有高比功率的同时,要具有长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未来车辆使用的具有优异的大电流放电性能,高的比功率,长循环寿命的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外壳与带有正负极柱的电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单体是由负极层、正极层与正极层两侧的隔离层一同卷绕而成的筒状电池极群组。上述的正极层与负极层均由网格状铅板栅与其两面所涂的铅膏构成,网格状铅板栅是辊制、冲孔而成,其材料为纯铅或铅-锡(0.2%~0.8%)合金,其厚度为0.1~1.6mm,最好是0.5~1.0mm。上述的隔离层由PE膜与玻璃纤维膜复合而成,其厚度为0.1~0.8mm。本技术的壳体内可有多个所述单体,其间用导电汇流排串联或并联而成。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卷绕式的电极结构,克服了平板结构的固有缺点,电池装配压力大且均匀,单体电池间一致性好,在充放过程中不易发生活性物质的脱落,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冷轧冲孔而成的板栅,其晶格十分致密,大大降低了正板栅的腐蚀,使得电池采用薄极板成为可能;纯铅或铅锡合金等高析氢过电位金属在负极的应用,大大减小了电池的自放电;薄电极的应用,使得正负极距离变短,从而有效的减小了电池的内阻,使电池具有优异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低温性能及高的比功率;隔离层采用PE玻璃纤维复合膜,在保证电池内有足够酸量的同时,避免了电池的内部短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正、负极层展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壳体1内装有六个单体电池2,在电池的单体上装有与正极层相连接的正极柱3和与负极层相连接的负极柱4,各单体电池间用跨桥焊汇流排5相串联。如图3,每个单体电池均依次由正极层6、隔离层8、负极层7、隔离层8一同卷绕而成,其中隔离层采用PE与玻璃纤维复合膜,压缩后厚度为0.6mm。如图4,正、负极层由网格状冲孔板栅9与正、负极活性物质10组成,其中正板栅厚度为0.6mm,涂活性物质后为0.9mm;负板栅厚度为0.4mm,涂活性物质后为0.6mm。电池装配好后,添加电解液,这些电解液都吸附在隔离层8中。按上述参数设计的12V10Ah电动自行车电池,其峰值比功率可达2000w/kg,70%DOD下的循环寿命可达到700次。而普通电池的寿命仅为400~500次。权利要求1.一种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外壳与带有正负极柱的电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单体是由负极层、正极层与正极层两侧的隔离层一同卷绕而成的筒状电池极群组。2.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层中的网格状铅板栅厚度为0.1~1.6mm。3.按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铅板栅厚度为0.5~1.0mm。4.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是由PE膜与玻璃纤维膜组成的复合层,其厚度为0.1~0.8mm。专利摘要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外壳与带有正负极柱的电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单体是由负极层、正极层与正极层两侧的隔离层一同卷绕而成的筒状电池极群组。正极层与负极层均由网格状铅板栅与其两面所涂的铅膏构成,网格状铅板栅是辊制、冲孔而成。本技术的卷绕式电极结构,克服了平板结构的固有缺点,具有优异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及快充性能,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文档编号H01M10/06GK2614389SQ03221098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杨宝峰, 刘元贵, 顾翔凌, 陈怀林 申请人:江苏双登电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绕式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外壳与带有正负极柱的电池单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单体是由负极层、正极层与正极层两侧的隔离层一同卷绕而成的筒状电池极群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峰刘元贵顾翔凌陈怀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登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