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素继专利>正文

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00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属于两栖行驶设备领域。包括车体、升降装置和车轮;车体上设置有陆行转向装置、陆行驱动装置、水行驱动装置和水行转向装置;车轮设置在车体的前部及后部,车轮均通过升降装置与车体连接;陆行转向装置与车轮连接并控制车轮摆动;陆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软轴,陆行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软轴与车轮连接并驱动车轮转动;水行转向装置包括尾翼板,尾翼板竖向设置在车体尾部并与车体铰接,水行转向装置驱动尾翼板摆动;水行驱动装置装设在车体下部并向车尾方向排水。解决传统水陆两栖车车轮不能抬起而造成水面行驶中阻力大,从而使水陆两栖车续航时间短、行车速度慢的技术问题。行车速度慢的技术问题。行车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两栖行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

技术介绍

[0002]水陆全地形越野车是特殊用途车,其特点是具有陆地行驶和水上航行功能,自全地形越野车辆诞生以来,主要用在军队装备建设范畴,装备全地形越野车的国家虽然较多,但发展比较缓慢,多数应用在内陆江河等狭窄范围。传统的水陆全地形越野车在水上航行时,车轮下部大部分结构需要与水面接触,而与水面的接触越面越大,车体航行时所受到的阻力也越大,导致车体续航时间大大减少;同时过大的水面阻力,使得车体在水面的航行速度极大减慢。一种可以将车轮抬起,减少车体阻力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可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解决传统水陆两栖车车轮不能抬起而造成水面行驶中阻力大,从而使水陆两栖车续航时间短、行车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包括车体、升降装置和车轮;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陆行转向装置、陆行驱动装置、水行驱动装置和水行转向装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部及后部,所述车轮均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陆行转向装置与所述车轮连接并控制所述车轮摆动;所述陆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软轴,所述陆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软轴与所述车轮连接并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水行转向装置包括尾翼板,所述尾翼板竖向设置在所述车体尾部并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水行转向装置驱动所述尾翼板摆动;所述水行驱动装置装设在所述车体下部并向车尾方向排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一驱动器,所述齿条竖向设置所述车体侧部,所述齿条沿竖向与所述车体滑动连接,所述车轮装设在所述齿条下端;所述第一驱动器装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齿轮的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齿面与所述齿条的齿面啮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架体、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驱动器,所述架体一端与所述车体铰接并装设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车轮装设在所述架体另一端;所述第二驱动器装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三齿轮的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面啮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车轮成对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前车体后端中部与所述后车体前端中部铰接,所述陆行转向装置包括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位于铰接部一侧,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前车体后端一侧铰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后车体前端一侧铰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陆行转向装置包括第二传动软轴,所述陆行转向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软轴与所述车轮连接并驱动所述车轮摆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陆行转向装置还包括转向件、第三驱动器、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转向件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转向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升降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转动装设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转向件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第五齿轮的齿面啮合;所述第三驱动器装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传动软轴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软轴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行转向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器、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所述尾翼板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尾翼板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车体尾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六齿轮装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第七齿轮的齿面啮合,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六齿轮转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行转向装置包括第三传动软轴,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通过第三传动软轴驱动所述第六齿轮转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陆行转向装置与车体前部转动连接车把手;所述车轮和所述升降装置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一所述车轮和对应的所述升降装置装设在所述车体前端,另一所述车轮和和对应的所述升降装置装设车体后端,位于车体前端的所述升降装置端部与所述车把手下端固定铰接,所述第二驱动器装设在所述车把手上。
[001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的水在水面上航行时,通过升降装置将车轮抬升,使车轮位于水面的上方,这样车轮不会与水面接触,进而减少车体在水面行驶中的阻力,从而使水陆两栖车续航时间变长、行车速度变快。
[0017]2.本技术通过通过设置有第一传动软轴、第二传动软轴,升降装置将办轮抬升过程中通过传动软轴的变形而不影响陆行转向装置和陆行驱动装置正常工作,减少因车轮升降而对应改变而造成的陆行转向装置和陆行驱动装置更多复杂的设计,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0018]3.本技术的车轮可以是前后二轮设置,也可以是多组两侧对称设置,满足不同需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三维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陆行转向装置平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陆行驱动装置平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水行转向装置平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方向盘结构平面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三维结构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三维结构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三维结构图;
[0027]附图中,1

车体、2

升降装置、3

车轮、11

陆行转向装置、12

陆行驱动装置、13


行驱动装置、14

水行转向装置、15

前车体、16

后车体、17

方向盘结构、21

齿条、22

第一齿轮、23

第一驱动器、24

架体、25

第二齿轮、26

第三齿轮、27

第二驱动器、111

第二传动软轴、112

转向件、113

第四齿轮、114

第五齿轮、115

伸缩杆、121

第一传动软轴、122
‑ꢀ
第五驱动器、123

离合器、124

减速装置、141

尾翼板、142

第六齿轮、143

第七齿轮、144
‑ꢀ
第三传动软轴、171

转盘、17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升降装置和车轮;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陆行转向装置、陆行驱动装置、水行驱动装置和水行转向装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部及后部,所述车轮均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陆行转向装置与所述车轮连接并控制所述车轮摆动;所述陆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软轴,所述陆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软轴与所述车轮连接并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水行转向装置包括尾翼板,所述尾翼板竖向设置在所述车体尾部并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水行转向装置驱动所述尾翼板摆动;所述水行驱动装置装设在所述车体下部并向车尾方向排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一驱动器,所述齿条竖向设置所述车体侧部,所述齿条沿竖向与所述车体滑动连接,所述车轮装设在所述齿条下端;所述第一驱动器装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齿轮的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齿面与所述齿条的齿面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架体、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驱动器,所述架体一端与所述车体铰接并装设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车轮装设在所述架体另一端;所述第二驱动器装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三齿轮的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面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成对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轮可抬升的水陆两栖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前车体后端中部与所述后车体前端中部铰接,所述陆行转向装置包括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位于铰接部一侧,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前车体后端一侧铰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素继
申请(专利权)人:吴素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