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88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包括底部卡块、升降机构、上肢固定器、连接板,底部卡块底端开设有卡槽,底部卡块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螺孔,两个螺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部卡块顶端的套筒,套筒内活动套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上肢固定器呈凹形,通过设有上肢固定器、软质棉布和气囊垫,患者的上肢放置于上肢固定器内,通过软质棉布和气囊垫提升患者上肢抬高时的舒适度,通过升降机构使得该抬高装置的使用高度便于调节,通过设置有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使得该抬高装置适用于患者不同体位的上肢抬高。抬高。抬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media)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这些制品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形成的对比用某些器械显示图像,如X线观察常用的碘制剂、硫酸钡等,在对患者进行注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外渗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处理输液外渗的情况时需要将患者的上肢抬高,而在一般处理过程中仅仅通过使用枕头等将患者的上肢进行抬高,而有时需要患者采用平卧位或侧卧位,患者上肢在抬高的过程中会滑落,影响处理效果,同时长时间抬高上肢,患者上肢会无意识进行活动,同样会影响外渗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包括底部卡块,所述底部卡块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底部卡块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螺孔,两个所述螺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
[0005]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部卡块顶端的套筒,所述套筒内活动套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
[0006]上肢固定器,所述上肢固定器呈凹形,所述上肢固定器两侧内侧壁均安装有软质棉布;
[0007]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连接板底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与上肢固定器底端中部连接。
[0008]为了使得对支撑杆进行夹紧固定,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套筒顶部内壁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活动安装有橡胶卡块,所述套筒顶部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端头处于橡胶卡块侧壁接触。
[0009]为了使得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上肢固定器的凹陷部内放置有气囊垫。
[0010]为了使得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上肢固定器的两侧侧壁均安装有约束带。
[0011]为了使得便于对上肢固定器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上肢固定器底端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板顶端远离第二轴承座一侧安装有限位块。
[0012]为了使得上肢固定器便于转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橡胶材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上肢固定器、软质棉布和气囊垫,患者的上肢放置于上肢固定器内,通过软质棉布和气囊垫提升患者上肢抬高时的舒适度,通过升降机构使得该抬高装置的使用高度便于调节,通过设置有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使得该抬高装置适用于患者不同体位的上肢抬高。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上肢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部卡块;2、卡槽;3、第一紧固螺栓;4、升降机构; 41、套筒;42、支撑杆;43、第一轴承座;44、橡胶卡块;45、第二紧固螺栓;5、上肢固定器;6、连接板;7、软质棉布;8、第二轴承座;9、气囊垫;10、约束带;11、限位槽;1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包括底部卡块1、升降机构4、上肢固定器5、连接板6,底部卡块1底端开设有卡槽2,底部卡块1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螺孔,两个螺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3,通过卡槽 2与病床的床沿卡接,然后旋紧第一紧固螺栓3对底部卡块1进行固定,升降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底部卡块1顶端的套筒41,套筒41 内活动套设有支撑杆42,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3,上肢固定器5呈凹形,上肢固定器5两侧内侧壁均安装有软质棉布7,连接板6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8,连接板6底端与第一轴承座43连接,第二轴承座8与上肢固定器5底端中部连接。
[0023]优选的,套筒41顶部内壁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活动安装有橡胶卡块44,套筒41顶部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45,第二紧固螺栓45的端头处于橡胶卡块44侧壁接触,通过旋紧第二紧固螺栓45,通过第二紧固螺栓45抵紧橡胶卡块44,从而完成对支撑杆 42的固定。
[0024]优选的,上肢固定器5的凹陷部内放置有气囊垫9,提升患者上肢抬高过程中的舒适度。
[0025]优选的,上肢固定器5的两侧侧壁均安装有约束带10,通过约束带10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避免在抬高过程中患者上肢活动导致渗液处理效果差。
[0026]工作原理:当患者发生输液外渗时,医护人员让患者采用平卧位或侧卧位,通过将
卡槽2与床沿卡接,旋紧第一紧固螺栓3,使得底部卡块1与床沿稳固连接,然后旋松第二紧固螺栓45,将支撑杆42 从套筒41中拉出,调整上肢固定器5的使用高度,然后旋紧第二紧固螺栓45,使得第二紧固螺栓45抵紧橡胶卡块44,从而通过橡胶卡块44对支撑杆42进行固定,避免患者在上肢抬高过程中支撑杆42 下滑导致抬高效果差,然后转动连接板6之后再转动上肢固定器5,使得上肢固定器5与连接板6呈垂直交叉状,患者的上肢放置于上肢固定器5内,医护人员将约束带10系紧,从而通过约束带10避免患者在上肢抬高过程中上肢活动,影响输液外渗的处理效果。
[0027]实施例2
[0028]请参阅图3

4,为了对上肢固定器5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上肢固定器5底端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1,连接板6顶端远离第二轴承座8一侧安装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为橡胶材质。
[0029]具体的,当该抬高装置闲置时,通过将限位块12与限位槽11活动连接,由于限位块12为橡胶材质,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因此方便上肢固定器5转动时限位块12脱离限位槽11。
[00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包括底部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卡块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底部卡块的一侧侧壁开设有两个螺孔,两个所述螺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部卡块顶端的套筒,所述套筒内活动套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上肢固定器,所述上肢固定器呈凹形,所述上肢固定器两侧内侧壁均安装有软质棉布;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连接板底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与上肢固定器底端中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外渗处理用多体位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顶部内壁开设有弧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溶冰刘敏张颖攀何晓微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