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46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属于生产制造安全设备技术领域。目的是避免机器设备转轴的两端暴露在外部,消除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包括转轴本体、第一轴承座和第一防护帽套,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有安装孔和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转轴本体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设有至少两根固定柱,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的每根固定柱分别与第一轴承座上对应的固定孔配合。对应的固定孔配合。对应的固定孔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


[0001]本技术属于生产制造安全设备
,涉及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

技术介绍

[0002]转轴,是连接产品零部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大多数机械设备中均会应用到转轴。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1、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大多数设备的转轴两端暴露在机器外,设备在运行时,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0005]2、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大多数设备的转轴两端暴露在机器外,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积灰,影响影响设备运行;
[0006]3、大多数设备的转轴两端暴露在机器外,设备运行时转轴的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能够避免机器设备转轴的两端暴露在外部,消除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
[0008]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包括转轴本体、第一轴承座和第一防护帽套,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有安装孔和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转轴本体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设有至少两根固定柱,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的每根固定柱分别与第一轴承座上对应的固定孔配合。
[0009]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轴承座和第二防护帽套,所述第二轴承座与第一轴承座的形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防护帽套与第一防护帽套的形状结构相同,所述转轴本体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的安装孔与第二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帽套上的每根固定柱分别与第二轴承座上对应的固定孔配合。
[0010]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螺母,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与固定柱的外螺纹配合。
[0011]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帽套外表面上设有防滑层。
[0012]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帽套的端部设有牵拉部。
[0013]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孔均布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固定柱均布设置在第一防护帽套上。
[0014]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有三个固定孔,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设有三根固定柱。
[0015]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为圆柱形。
[0016]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纳槽为圆柱形。
[0017]根据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帽套通过塑料制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9]a)本技术通过转轴本体、第一轴承座和第一防护帽套组成的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通过第一防护帽套安装在机械设备上暴露出的转轴两端,能够消除因转轴的某一端暴露在机械设备外而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工厂里的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还能够避免机械设备长期使用后转轴暴露在外的一端出现积灰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影响生产制造。
[0020]b)本技术采用第二轴承座和第二防护帽套,能够转轴的两端直接暴露,能够消除转轴的两端暴露在外而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工厂里的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还能够避免机械设备长期使用后转轴暴露在外的两端出现积灰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影响生产制造。
[0021]c)本技术采用螺母和固定柱上设有外螺纹的设置,通过螺母与固定柱的外螺纹配合将第一防滑帽套固定在第一轴承座上,固定方式简单可靠。
[0022]d)本技术采用第一防护帽套外表面上设有防滑层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第一防护帽套与第一轴承座的拆装工作。
[0023]e)本技术采用第一防护帽套的端部设有牵拉部的设置,更加方便工作人员通过牵拉部进行第一防护帽套与第一轴承座的拆装工作。
[0024]f)本技术采用固定孔均布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固定柱均布设置在第一防护帽套上的设置,使得本技术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一防护帽套具有一定的工业美感,还能够提高第一轴承座和第一防护帽套连接的稳固性。
[0025]g)本技术采用第一轴承座上设有三个固定孔,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设有三根固定柱。能够进一步提高本技术中第一轴承座和第一防护帽套连接的稳固性。
[0026]h)本技术采用第一防护帽套为圆柱形的设置,圆柱形能够保证在相同材料数量的情况下面积最大,能够节省制造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圆柱形不存在棱角,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防护帽套的安全性。
[0027]i)本技术采用容纳槽为圆柱形的设置,圆柱形能够保证在相同材料数量的情况下面积最大,能够进一步节省制造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0028]j)本技术采用第一防护帽套通过塑料制成的方式,塑料作为原材料简单普遍,成本低,便于制作,并且综合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0]图1是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图1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技术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帽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标记分别为:100转轴本体、200第一轴承座、210安装孔、220固定孔、300第一防护帽套、310容纳槽、320固定柱、400牵拉部、500第二轴承座、600第二防护帽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本体、第一轴承座和第一防护帽套,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有安装孔和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转轴本体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设有至少两根固定柱,所述第一防护帽套上的每根固定柱分别与第一轴承座上对应的固定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轴承座和第二防护帽套,所述第二轴承座与第一轴承座的形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防护帽套与第一防护帽套的形状结构相同,所述转轴本体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的安装孔与第二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帽套上的每根固定柱分别与第二轴承座上对应的固定孔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帽套的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与固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华曾正荣蒲荣贵代光华阳勇贾林蒋悦赵志伟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叶化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