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绗缝电热毯,包括电热毯主体以及电源线和开关,电热毯主体包括两片布料,两片布料之间设置发热线,电热毯主体上纵向设置多个条形的绗缝部,绗缝部通过缝纫线将位于此部分的两片布料进行缝合,多个绗缝部沿电热毯主体横向间隔等距排列设置,绗缝部上端与电热毯主体上边具有上间隔,绗缝部下端与电热毯主体下边具有下间隔,多个绗缝部之间的间隙、多个上间隔和多个下间隔组成孔道,发热线蛇形设置于孔道内。通过缝纫线穿设两层布料进行缝纫产生的绗缝部极其牢固,将发热线穿设于绗缝部之间形成的孔道内,相对于现有技术针刺无纺布工艺对发热线的固定更加牢固,能够防止发热线移动过大导致两段发热线由于距离过近导致事故的问题。近导致事故的问题。近导致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绗缝电热毯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绗缝电热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电热毯、电热盖毯等柔性器具固定发热线缆主要方式是针刺棉沿发热线的两侧进行针刺进行固定,即通过针刺方式使发热线两侧针刺棉的纤维相互缠绕,此工艺固定发热线缆不牢固容易发生移位使相临两条发热线缆安全距离不够发生着火等危险;又必须使用针刺无纺布工艺,限制了面料的种类。其次还有用胶水固定发热线的方式,虽然这种固定方式相对于针刺无纺布工艺更加牢固,但是使用的胶水可能环保不达标,再加热后释放大量对人体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绗缝电热毯,包括电热毯主体以及电源线和开关,所述电热毯主体包括两片布料,两片所述布料之间设置发热线,所述电热毯主体上纵向设置多个条形的绗缝部,所述绗缝部通过缝纫线将位于此部分的两片布料进行缝合,多个所述绗缝部沿所述电热毯主体横向间隔等距排列设置,所述绗缝部上端与所述电热毯主体上边具有上间隔,所述绗缝部下端与所述电热毯主体下边具有下间隔,多个所述绗缝部之间的间隙、多个所述上间隔和多个所述下间隔组成孔道,所述发热线蛇形设置于所述孔道内。
[0004]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绗缝部具有一宽度,所述绗缝部的左右两侧均穿设多根缝纫线。
[0005]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片所述布料之间设置两片软材,所述发热线位于两片所述软材之间。
[0006]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绗缝部上侧设置条形的上垫层,所述绗缝部下侧设置下垫层。
[0007]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多个所述下垫层下侧依次设置魔术贴的子贴和母贴。
[0008]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多个所述绗缝部内设置磁吸件,所述磁吸件位于两片所述软材之间。
[000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热毯主体具有封边。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绗缝电热毯,通过缝纫线穿设两层布料进行缝纫产生的绗缝部极其牢固,将发热线穿设于绗缝部之间形成的孔道内,相对于现有技术针刺无纺布工艺对发热线的固定更加牢固,能够防止发热线移动过大导致两段发热线由于距离过近导致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其他实施例的截面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电热毯主体,11、布料,12、软材,2、发热线,3、绗缝部,31、缝纫线,4、封边,5、上垫层,6、下垫层,61、母贴,62、子贴,7、磁吸件,8、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绗缝电热毯,包括电热毯主体1以及电源线(图中未标出)和控制开关(图中未标出),电热毯主体1包括两片布料11,两片布料11之间设置发热线2,以上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热毯结构。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却别点在于,电热毯主体1上纵向设置多个条形的绗缝部3,绗缝部3通过缝纫线31将位于此部分的两片布料11进行缝合,缝纫线31从两片布料11的上方向下穿入后再从其下方不同位置向上穿出如此反复缝纫形成绗缝部3,多个绗缝部3沿电热毯主体1横向间隔等距排列设置,绗缝部3上端与电热毯主体1上边具有上间隔(未标出),绗缝部3下端与电热毯主体1下边具有下间隔(未标出),多个绗缝部3之间的间隙、多个上间隔和多个下间隔组成孔道8,发热线2蛇形设置于孔道8内。
[0020]如此,发热线2之间则可通过孔道8以及绗缝部3进行隔离,能够防止发热线2发生位移,导致相临两段发热线2安全距离不够发生着火等危险,而缝纫线31的缝纫方法也能够使位于绗缝部3的两片布料11缝纫的更加牢固。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固绗缝部3,可将绗缝部3设置一宽度,该宽度优选的大于3厘米,并于绗缝部3的左右两侧均穿设多根缝纫线31进行缝纫。
[0022]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对发热线2产生的温度进行缓冲以提高电热毯的舒适性,可在两片布料11之间设置两片软材12,发热线2位于两片软材12之间,软材12通过缝纫线31固定。
[0023]如图2所示,由于电热毯主体1具有一定厚度,因此绗缝部3在缝纫后其上下两侧将向电热毯主体1中部凹陷,同时由于发热线2的存在,使得孔道8的部分会向外突出,尤其是使用者躺在电热毯上时会明显感觉电热毯凹凸不平,因此可在绗缝部3上侧设置条形的上垫层5,并在绗缝部3下侧设置条形的下垫层6,两个垫层覆盖绗缝部3的上下两侧,两个垫层可为布料或者海绵层,并通过缝纫线31缝纫固定。
[0024]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电热毯的收纳,可在多个下垫层6下侧依次设置魔术贴的子贴62和母贴61,子贴62具有毛钩,母贴61具有毛毡,在收纳时可按需求将电热毯主体1进行折叠,并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此外具有毛钩的子贴62在使用时朝向床面,能够增加其与床面的摩擦力,使电热毯主体1在使用者夜间翻身或挪动时不易滑动或者折叠,但本实施方式
仅适合将电热毯作为垫毯。
[0025]此外,电热毯主体1具有通过缝纫或粘合的封边4。
[0026]其他实施例
[0027]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电热毯的收纳,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即使用磁吸件7代替魔术贴,磁吸件7可为多个磁片,间隔设置于绗缝部3内部位于两片软材12之间,并通过缝纫线31缝纫固定,当需要收纳时,将电热毯主体1进行折叠,并通过磁吸件7进行吸附固定,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孔道8纵向部分的宽度应大于5厘米。
[0028]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绗缝电热毯,包括电热毯主体以及电源线和开关,所述电热毯主体包括两片布料,两片所述布料之间设置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毯主体上纵向设置多个条形的绗缝部,所述绗缝部通过缝纫线将位于此部分的两片布料进行缝合,多个所述绗缝部沿所述电热毯主体横向间隔等距排列设置,所述绗缝部上端与所述电热毯主体上边具有上间隔,所述绗缝部下端与所述电热毯主体下边具有下间隔,多个所述绗缝部之间的间隙、多个所述上间隔和多个所述下间隔组成孔道,所述发热线蛇形设置于所述孔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绗缝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绗缝部具有一宽度,所述绗缝部的左右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雷,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望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