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18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包括:在杆塔和导线之间依次连接设置的盘式绝缘子(11)和LSZ联板,并在所述导线外侧垂直于所述导线方向设置的多个屏蔽环;所述多个屏蔽环与导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多个屏蔽环中至少一个屏蔽环与所述LSZ联板固定连接,其它屏蔽环与所述导线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设置了与导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的多个屏蔽环,有效避开导线,避免了导线和屏蔽环的磨损,而且还设置了LSZ联板将多个盘式绝缘子与多根导线连接在一起。多根导线连接在一起。多根导线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


[0001]本技术涉及金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

技术介绍

[0002]有些大型能源基地远离负荷中心,需要长距离输电才能实现,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功率约为500kV线路的4~5倍,
±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能力是
±
500kV 直流线路的2倍多。因此特高压输电是实现能源联网的重要途径。
[0003]耐张绝缘子串是架设输电线路过程中的重要元件,主要包括陶瓷耐张绝缘子串和复合耐张绝缘子串两种,它能够很好地起到将带电的导线与地面有效隔离开来,并使得各电线保持自身的位置。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绝缘子的损坏不可避免。耐张绝缘子串是当今输电线路架线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
[0004]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电压等级高、导线截面大、分裂数多等特点。耐张金具串长度将直接决定线路的投资,减少金具串长可以降低金具的采购成本、降低金具串及配套金具的施工成本,有效缩短金具串长度不仅可以降低线路的投资,还可以减少放电金具元件的数量,从而达到降低线路电磁环境和可听电晕噪声的目的。另外耐张串导线引流与屏蔽环干涉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亟待开展耐张串及其配套金具的优化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的耐张绝缘子串较长,成本较高,不能调整角度适应导线的位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包括:在杆塔和导线之间依次连接设置的盘式绝缘子(11)和LSZ联板,以及在所述导线外侧垂直于所述导线方向设置的多个屏蔽环;
[0006]所述多个屏蔽环与导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
[0007]所述多个屏蔽环中至少一个屏蔽环与所述LSZ联板固定连接,其它屏蔽环与所述导线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LSZ连扳包括:呈梯形的LT型联板(6)、L1联板(16)和L2联板(17);
[0009]L1联板(16)包括等腰三角形板和正方形板;所述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与正方形板一边固定连接,且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大于所述正方形板的边;
[0010]在所述L1联板(16)的等腰三角形板的三个角各设置一个孔;
[0011]所述L2联板(17)包括等腰三角形板和与等腰三角形等底边的梯形板,所述等腰三角形和梯形通过底边一体成型;
[0012]在所述L2联板(17)的等腰三角形板的三个角处各设置一个孔;
[0013]所述呈梯形的LT型联板(6)的两个底边上分别设有两排不同数量的孔,其中,所述 LT型联板(6)数量较少的一排孔的每个孔均连接一个盘式绝缘子(11);所述呈梯形的LT 型联板(6)数量较多的一排孔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孔分别与一个L1联板(16)的等腰三角形板顶角处的孔连接,位于中部的每个孔分别与一个所述L2联板(17)的等腰三角形板的顶角处
的孔连接;
[0014]所述L1联板(16)的等腰三角形板和所述L2联板(17)的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角上的孔分别与一根导线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数量较少的一排孔的数量为3个;
[0016]所述数量较多的一排孔的数量为4个。
[0017]优选的,所述屏蔽环包括:屏蔽环支撑板(26)、平行设置的第一屏蔽环(18)和第二屏蔽环(27);
[0018]第一屏蔽环(18)连接于所述LT联板(6)数量较多的一排孔中外侧相邻两孔之间;第二屏蔽环(27)通过屏蔽环支撑板(26)连接于所述LT联板(6)数量较多的一排孔中间的位置或与导线连接。
[0019]优选的,与LT连板连接的屏蔽环支撑板(26)呈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侧切面呈s型。
[0020]优选的,与导线连接的所述屏蔽环支撑板(26)包括:环状主体结构、延伸板和均匀分布于所述圆环结构周围的多个固定件;
[0021]所述环状主体结构边缘为圆环,中空部为十字形;
[0022]所述延伸板一端固定于所述圆环结构的十字形位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屏蔽环(27) 连接;
[0023]每个固定件与一根导线连接。
[0024]优选的,在杆塔与所述盘式绝缘子(11)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包括:挂点金具(1)、U型挂环(2)、DB调整板(3)、调整牵引板(4)、直角挂板(5)、T 型联板(6)、挂板(7)、异形三变二连板(8)、直角挂板(5)和球头挂环(10)。
[0025]优选的,在所述LSZ联板与所述导线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0026]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包括:ZS挂板(19)、直角挂板(5)、DB调整板(3)、U型挂环(2) 和耐张线夹(28)。
[0027]优选的,当导线长度不够时,在DB调整板(3)和U型挂环(2)之间设置延长杆(22)。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包括:在杆塔和导线之间依次连接设置的盘式绝缘子(11)和LSZ联板,以及在所述导线外侧垂直于所述导线方向设置的多个屏蔽环;所述多个屏蔽环与导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多个屏蔽环中至少一个屏蔽环与所述LSZ联板固定连接,其它屏蔽环与所述导线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设置了与导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的多个屏蔽环,有效避开导线,避免了导线和屏蔽环的磨损,而且还设置了LSZ联板将多个盘式绝缘子与多根导线连接在一起。
[0030](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可通过调整DB调整板、调整牵引板使得位于同一直线上,缩短了长度,节省了成本;
[0031](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将T型联板、平行挂板、异形三变二连板组合,实现了当3个盘式绝缘子之间发生不均衡受力时,利用该组合设计使挂点金具受力平衡;且由于连接挂点在同一直线上,因此缩短了连接件的长度。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整体结构正视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整体结构俯视图;
[0034]图3(a)为本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另一种组合方式整体结构正视图;
[0035]图3(b)为本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另一种组合方式整体结构侧视图;
[0036]图4(a)为本技术的挂点金具的正视图;
[0037]图4(b)为本技术的挂点金具的侧视图;
[0038]图5(a)为本技术的U型挂环的正视图;
[0039]图5(b)为本技术的U型挂环的侧视图;
[0040]图6为本技术的DB调整板的正视图;
[0041]图7为本技术的调整牵引板的正视图;
[0042]图8(a)为本技术的直角挂板的正视图;
[0043]图8(b)为本技术的直角挂板的后视图;
[0044]图9为本技术的T型联板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杆塔和导线之间依次连接设置的盘式绝缘子(11)和LSZ联板,以及在所述导线外侧垂直于所述导线方向设置的多个屏蔽环;所述多个屏蔽环与导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多个屏蔽环中至少一个屏蔽环与所述LSZ联板固定连接,其它屏蔽环与所述导线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LSZ连扳包括:呈梯形的LT型联板(6)、L1联板(16)和L2联板(17);L1联板(16)包括等腰三角形板和正方形板;所述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与正方形板一边固定连接,且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大于所述正方形板的边;在所述L1联板(16)的等腰三角形板的三个角各设置一个孔;所述L2联板(17)包括等腰三角形板和与等腰三角形等底边的梯形板,所述等腰三角形和梯形通过底边一体成型;在所述L2联板(17)的等腰三角形板的三个角处各设置一个孔;所述呈梯形的LT型联板(6)的两个底边上分别设有两排不同数量的孔,其中,所述LT型联板(6)数量较少的一排孔的每个孔均连接一个盘式绝缘子(11);所述呈梯形的LT型联板(6)数量较多的一排孔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孔分别与一个L1联板(16)的等腰三角形板顶角处的孔连接,位于中部的每个孔分别与一个所述L2联板(17)的等腰三角形板的顶角处的孔连接;所述L1联板(16)的等腰三角形板和所述L2联板(17)的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角上的孔分别与一根导线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数量较少的一排孔的数量为3个;所述数量较多的一排孔的数量为4个。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用绕跳耐张串,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军朱宽军周立宪司佳钧刘胜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