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15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座椅主体包括座椅支架、靠背支架和脚踏支架,所述座椅支架的顶部相对应设置有坐垫,所述靠背支架的正面相对应设置有靠垫,所述脚踏支架的顶部相对应设置有脚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使透析中所用到的座椅更具有舒适度和人性化,避免患者长时间久坐后产生不适僵直的状态,减少身体晃动的情况,且固定机构进一步保证了患者身体的稳定状态,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肾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恶化可以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需要做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规律、定时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腹膜透析是治疗肾脏病的一种较好的医疗手段。
[0003]现在在进行腹膜透析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稳固,在进行腹膜透析的时候如果出现身体的晃动很容易就会影响腹膜透析治疗,但是由于现有的透析用的椅子不能进行调节,且不具备固定机构,患者长时间的坐在椅子上很容易产生僵直和不适,引起晃动,影响透析治疗。
[0004]因此设计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座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座椅主体包括座椅支架、靠背支架、脚踏支架、坐垫、靠垫、脚垫、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齿面卡条、第二齿面卡条、扶手、输液架、连接管固定套;
[0008]所述座椅支架的顶部相对应设置有坐垫,所述靠背支架的正面相对应设置有靠垫,所述脚踏支架的顶部相对应设置有脚垫;
[0009]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左固定腰带、右固定腰带、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左肩带、右肩带、调节扣,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分别缝制在靠垫正面左右两侧的左固定腰带和右固定腰带,所述左固定腰带两端的背面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右固定腰带两端的正面且相对应魔术贴勾面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靠垫正面的顶部设置有左肩带和右肩带,且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底端分别与左固定腰带和右固定腰带相连接,所述左肩带和右肩带的外侧均设置有调节扣。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座椅支架的底部连接有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座椅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靠背支架的背面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架配合使用的第一齿面卡条,所述靠背支架背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座椅支架配合使用的
第二齿面卡条。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座椅支架的左右两侧均相对应设置有扶手,位于一侧的所述扶手的正面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管固定套。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座椅支架与脚踏支架之间通过蝶形螺栓连接,且连接的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靠背支架与座椅支架之间通过蝶形螺栓连接,且连接的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面卡条与靠背支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左固定腰带、右固定腰带、左肩带和右肩带均为弹性医用绷带材质制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00015]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使透析中所用到的座椅更具有舒适度和人性化,避免患者长时间久坐后产生不适僵直的状态,减少身体晃动的情况,且固定机构进一步保证了患者身体的稳定状态,提高治疗的效果。
[0016]2、[00016]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座椅主体,使坐垫、靠垫和脚垫均可以调节到患者舒适的角度,使患者在久坐后不会产生不适感,同时防止因不适而晃动身体的问题出现,满足了患者的使用需求。
[0017]3、[00017]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以通过左固定腰带和右固定腰带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固定,且中间预留出了管道操作的空间,而左肩带和右肩带则可以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以保证上半身的稳定,既舒适又能达到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座椅主体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结构图。
[0021]图中:1、座椅主体;101、座椅支架;102、靠背支架;103、脚踏支架;104、坐垫;105、靠垫;106、脚垫;107、第一支撑架;108、第二支撑架;109、第一齿面卡条;110、第二齿面卡条;111、扶手;112、输液架;113、连接管固定套;2、固定机构;201、左固定腰带;202、右固定腰带;203、魔术贴勾面;204、魔术贴毛面;205、左肩带;206、右肩带;207、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座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座椅主体(1)包括座椅支架(101)、靠背支架(102)、脚踏支架(103)、坐垫(104)、靠垫(105)、脚垫(106)、第一支撑架(107)、第二支撑架(108)、第一齿面卡条(109)、第二齿面卡条(110)、扶手(111)、输液架(112)、连接管固定套(113);
[0028]所述座椅支架(101)的顶部相对应设置有坐垫(104),所述靠背支架(102)的正面相对应设置有靠垫(105),所述脚踏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内科临床腹膜透析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座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座椅主体(1)包括座椅支架(101)、靠背支架(102)、脚踏支架(103)、坐垫(104)、靠垫(105)、脚垫(106)、第一支撑架(107)、第二支撑架(108)、第一齿面卡条(109)、第二齿面卡条(110)、扶手(111)、输液架(112)、连接管固定套(113);所述座椅支架(101)的顶部相对应设置有坐垫(104),所述靠背支架(102)的正面相对应设置有靠垫(105),所述脚踏支架(103)的顶部相对应设置有脚垫(106);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左固定腰带(201)、右固定腰带(202)、魔术贴勾面(203)、魔术贴毛面(204)、左肩带(205)、右肩带(206)、调节扣(207),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分别缝制在靠垫(105)正面左右两侧的左固定腰带(201)和右固定腰带(202),所述左固定腰带(201)两端的背面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203),所述右固定腰带(202)两端的正面且相对应魔术贴勾面(203)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魔术贴毛面(204),所述靠垫(105)正面的顶部设置有左肩带(205)和右肩带(206),且所述左肩带(205)和右肩带(206)的底端分别与左固定腰带(201)和右固定腰带(202)相连接,所述左肩带(205)和右肩带(206)的外侧均设置有调节扣(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余良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