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0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其特征是真空吸尘器本体(20)至少要有能够产生吸力的电动机;在本体(20)的上侧面下陷的地方形成集尘装置的收纳部(21),集尘装置(40)插入在集尘装置的收纳部(21),对吸入的空气中包含的污物进行分离;操作部(27)插入在集尘装置的收纳部(21)的一侧面上,一端加以外力,另一端有一个与集尘装置(40)相接触的卡簧(26);卡簧槽(433)在集尘装置(40)的外周面上,当集尘装置(40)插入时,卡簧(26)也同时插入,可以使集尘装置(40)的位子被稳定地固定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吸尘器,尤其是改进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安装/分离结构,更安全地对集尘装置进行安装/分离。
技术介绍
真空吸尘器是利用在本体内部设置的真空电动机形成真空压力,吸入含有异物的空气,在本体内部对污物进行过滤,再把污物进行收集,然后扔掉。作为对吸入的异物进行过滤的过滤器,通常使用具有信封形状的滤纸。像这样的滤纸,让空气通过,使像灰尘等异物残留在其内部,达到对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进行过滤的目的。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下,滤纸内部会残留一定的异物,使吸尘器的吸力下降,而且需要经常更换滤纸。为了弥补上述的不足,专利技术了具有除尘、过滤功能的真空吸尘器。如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由本体1、连接软管5、延长管8、吸头9组成。本体1吸入室内的空气,吸入装置安装在本体1内部。为了使本体1与内部连通,使用了柔韧性材质的连接软管5。延长管8连接在连接软管5上,其长度可调节。依靠本体1产生的吸引力,包含异物的空气从地面流入吸头9。在本体1的后方设置了可插拔式的集尘装置2。吸头9流入的包含异物的空气先进入集尘装置2内部,再在其内部执行吸尘器式集尘。本体1的侧面有一个排气口4。集尘装置2过滤的空气通过排气口4向外部排放。本体1的下面设置有可以使本体移动的一对轱辘3。在本体1的一侧,设有可以为真空吸尘器供给电源的电线,电线蜷曲在本体内部的电线轴上(图中未示),且可以收纳在其内部。集尘装置2有一个方便使用者使用的把手,可以把集尘装置2从本体1中进行插拔。在本体1的上面也有一个手柄,可以用来移动真空吸尘器。本体1启动时,依靠内部产生的真空状态的吸力,吸力通过连接软管5与延长管8传送到吸头9。真空吸尘器的吸力靠按钮7来调节。按钮7连接在延长管8上部的把手部6上。依靠吸力,地面上含有异物的空气经由吸头9、延长管8、连接软管5流入真空吸尘器本体1的内部。在本体内部,污物流入集尘装置2的内部,经过过滤装置残留下来,分别进行丢弃。另外,与集尘装置有关的以往技术,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申请并公开过的如大韩民国特许公开公报10-2001-0087691、10-2000-0041558及10-2000-0067037等除尘式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但是,上述的集尘装置,使用者必须用手拔出在吸尘器本体1背面上的集尘装置2。为了完成这个操作,使用者不得不接近本体1的后部分。使用者接近真空吸尘器本体1的后部分以后,用手抓住集尘装置2,必须向后方拔出集尘装置2,很不方便。在安装时,也会同样发生类似情况。因为吸尘器本体1背面上的集尘装置没有一定的固定结构,只是插入在其中,所以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容易脱出。受到外界冲击,集尘装置插入不稳固,连接管路出现缝隙时,就会发生空气的漏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让使用者站在任何方向上都可以方便地插入或拔出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防止引起管路连接部位上空气的漏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真空吸尘器本体至少要有能够产生吸力的电动机;在本体的上侧面下陷的地方形成集尘装置的收纳部,集尘装置插入在集尘装置的收纳部,对吸入的空气中包含的污物进行分离;操作部插入在集尘装置的收纳部的一侧面上,一端加以外力,另一端有一个与集尘装置相接触的卡簧;卡簧槽在集尘装置的外周面上,当集尘装置插入时,卡簧也同时插入,可以使集尘装置的位子被稳定地固定住。所述的操作部在真空吸尘器本体的前面。为了可以抓住集尘装置,在集尘装置上侧面形成的上侧盖子与上侧外壳之间有可以让使用者的手插入的插入部。为了可以抓住集尘装置,在集尘装置的上侧下陷形成的插入部,与插入部相对应的集尘装置的收纳部一侧下陷形成有把手用下陷部。所述的卡簧向下侧倾斜。所述的卡簧槽与卡簧具有相同的形状。所述的集尘装置的收纳部内部的气旋部件为垂直状态。本专利技术也可以是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真空吸尘器本体至少要有能够产生吸力的电动机;在本体的上侧面下陷的地方形成集尘装置的收纳部,集尘装置插入在集尘装置的收纳部,对吸入的空气中包含的污物进行分离;在集尘装置安装/分离时,为了可以抓住集尘装置,在集尘装置的上侧形成插入部,与插入部相对应的集尘装置收纳部一侧形成有把手用下陷部。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使用者不论站在以真空吸尘器为中心的任何一个方向上,都可以方便地插入或拔出集尘装置,对使用者而言方便了许多。在外部冲击下,集尘装置也不会摇动,防止在集尘装置和本体的连接部位的空气的漏失,提高了使用的可信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除尘、过滤的真空吸尘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中集尘装置分离的前面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中集尘装置分离的背面立体图。图5是图3的A-A’线上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本体背面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集尘装置的背面立体图。图8是图6中的B-B’线上的剖面图。图9是图7中的C-C’线上的剖面图。图中,20本体;21集尘装置的收纳部;22把手;23外部气体吸入口;24本体吸入口;25本体排气口;26卡簧;27操作部;28把手用下陷部;29轱辘;40集尘装置;41上侧盖子;42下侧盖子;43外壳;44气旋部件;45吸入口;46排放口;47过滤器;48废物箱;431上侧外壳;432插入部;433卡簧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头19、延长管18、按钮17、把手16、连接软管15。含有污物的空气流入吸头19,通过吸头19的空气流入延长管18,延长管18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加以延长。通过按钮17对真空吸尘器的使用状态进行操作。使用者可拿着把手16进行清扫。连接软管15由柔韧性材质所构成,连接把手16与真空吸尘器本体20。还包括真空吸尘器本体20与集尘装置40。真空吸尘器本体20内含有电机,产生真空压力。集尘装置40插入在真空吸尘器本体20的上侧,对污物进行过滤。集尘装置40通过本体20的上侧面插入或分离。清扫时使用者无论在放在地面上的真空吸尘器的任何一个方向上,都可以方便地对集尘装置40进行安装或分离。集尘装置40通过本体20的上侧面插入或分离,即使外部发生震动或冲击,也不会轻易地晃动或发生位子上的脱离。一旦集尘装置40插入,即使在震动强烈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地执行清扫任务。在本体侧面上有一对轱辘29和本体排气口25。清扫时,轱辘29可以使本体20容易移动。本体排气口25在轱辘29的内侧,除去污物的空气通过本体排气口25向外排放。为了使空气可以从本体排气口25向外排放,本体排气口25上有很多的排气孔251。在轱辘29内侧部上设置了本体排气口25,可以有效地减少真空吸尘器的本体20的体积。所以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里吸尘器也能够使用,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如图3、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吸尘器由本体20的上侧面下陷形成的集尘装置收纳部21和安装在集尘装置收纳部21的内部的集尘装置40组成。特别是集尘装置收纳部21设置在本体20的前方,可以使通过连接软管15的吸入的空气被迅速地引入到集尘装置40内,去除污物。本体20包括外部气体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其特征是真空吸尘器本体(20)至少要有能够产生吸力的电动机;在本体(20)的上侧面下陷的地方形成集尘装置的收纳部(21),集尘装置(40)插入在集尘装置的收纳部(21),对吸入的空气中包含的污物进行分离;操作部(27)插入在集尘装置的收纳部(21)的一侧面上,一端加以外力,另一端有一个与集尘装置(40)相接触的卡簧(26);卡簧槽(433)在集尘装置(40)的外周面上,当集尘装置(40)插入时,卡簧(26)也同时插入,可以使集尘装置(40)的位子被稳定地固定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操作部(27)在真空吸尘器本体(20)的前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其特征是为了可以抓住集尘装置(40),在集尘装置(40)上侧面形成的上侧盖子(41)与上侧外壳(431)之间有可以让使用者的手插入的插入部(4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安装/分离结构,其特征是为了可以抓住集尘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仁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