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96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包括有安装板、散热框、冷却管、单向软管、夹紧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减震机构,散热框安装于减震机构上,单向软管对称式的连接于散热框两侧之间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池放入散热框内,夹紧机构将电池夹紧固定,冷气排入冷却管内对电池进行散热,且散热框也能对电池进行散热,单向软管则对散热框内的空气进行导向,如此,可避免电池温度过高导致起火不能使用。过高导致起火不能使用。过高导致起火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电池,没有电池的话,新能源汽车则不能使用,目前,大多数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容易导致电池起火影响使用,且还容易导致新能源汽车完全不能使用。
[0003]因此,需要设计和研发一种能够对电池高效散热,避免电池起火影响使用,且不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容易导致电池起火影响使用,且还容易导致新能源汽车完全不能使用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电池高效散热,避免电池起火影响使用,且不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包括有安装板、散热框、冷却管、单向软管、夹紧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减震机构,散热框安装于减震机构上,单向软管对称式的连接于散热框两侧之间并连通,冷却管固定穿接于散热框上,夹紧机构安装于散热框与安装板之间。
[0006]优选的,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一滑块、第一导向杆、滑动架、限位杆、第一楔形块、第二滑块、异形杆、第三滑块、支撑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竖板,所述竖板对称式的固接于安装板一侧,支撑板固接于两块竖板一侧之间,第二滑块对称式的滑动式放置于支撑板上,第二弹簧连接于两块第二滑块一侧之间,第二弹簧的数量为三根,异形杆固接于第二滑块外侧面,每侧异形杆的数量为两根,异形杆尾端贯穿散热框一侧固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位于散热框内,滑动架滑动式的放置于两块竖板一侧之间,第一楔形块固接于滑动架一侧中部,第一楔形块与两块第二滑块接触配合,第一导向杆对称式的滑动式穿接于散热框一侧,第一导向杆一端与滑动架内侧固定连接,限位杆对称式的固接于第一导向杆内一侧周向,限位杆尾端与散热框外一侧接触配合,第一滑块固接于第一导向杆一端,第一滑块位于散热框内,第一弹簧连接于第一滑块外一侧与散热框内一侧之间,第一弹簧绕在第一导向杆上。
[0007]优选的,减震机构包括有套筒、支撑杆和第三弹簧,所述套筒间隔固接于安装板一侧,套筒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杆滑动式的放置于套筒内,支撑杆一端与散热框外一侧固定连接,第三弹簧连接于支撑杆一端与安装板一侧之间。
[0008]优选的,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限位支架、滑杆、第二导向杆、星形把手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二导向杆间隔嵌入式的固接于散热框两侧,每侧第二导向杆的数量为五根,滑杆滑动式的套装于每侧全部第二导向杆之间,第四弹簧连接于滑杆一侧与散热
框内部之间,第四弹簧绕在第二导向杆上,星形把手固接于滑杆外端,限位支架固接于两侧滑杆全部内端之间,限位支架与散热框滑动配合。
[0009]优选的,还包括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有保护壳、风扇、滑轨、第二楔形块和第五弹簧,所述滑轨对称式的固接于安装板一侧,保护壳对称式的滑动式设在两个滑轨之间,保护壳将散热框罩住,风扇固定穿接于保护壳两侧,第二楔形块间隔固接于限位支架外一侧,第二楔形块的数量为三块,第二楔形块一端与保护壳接触配合,第五弹簧对称式的连接于保护壳内一侧与竖板一侧之间。
[0010]优选的,还包括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有安装块、异形块、第三导向杆、限位块和第六弹簧,所述安装块固接于散热框外两侧,安装块贯穿保护壳,第三导向杆滑动式的穿接于安装块两侧,限位块固接于第三导向杆外端,异形块固接于第三导向杆内端,异形块与滑杆配合,第六弹簧连接于异形块外一侧与安装块内侧之间,第六弹簧绕在第三导向杆上。
[0011]优选的,还包括有隔热棉,所述隔热棉固定套装于单向软管外中部周向。
[0012]优选的,所述星形把手的材质为橡胶,增大与手的摩擦力。
[0013]有益效果:
[0014]1、通过将电池放入散热框内,夹紧机构将电池夹紧固定,冷气排入冷却管内对电池进行散热,且散热框也能对电池进行散热,单向软管则对散热框内的空气进行导向,如此,可避免电池温度过高导致起火不能使用。
[0015]2、通过限位机构的作用,能进一步的对电池进行限位,如此,可避免电池出现移动的现象影响使用。
[0016]3、通过保护机构的作用,能对电池进行保护,如此,可避免外来杂物将电池砸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的第六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记为:1

安装板,2

散热框,3

冷却管,4

单向软管,5

夹紧机构,51

第一滑块,52

第一导向杆,53

滑动架,54

限位杆,55

第一楔形块,56

第二滑块,57

异形杆,58

第三滑块,59

支撑板,510

第一弹簧,511

第二弹簧,512

竖板,6

减震机构,61

套筒,62

支撑杆,63

第三弹簧,7

限位机构,71

限位支架,72

滑杆,73

第二导向杆,74

星形把手,75

第四弹簧,8

保护机构,81

保护壳,82

风扇,83

滑轨,84

第二楔形块,85

第五弹簧,9

锁定机构,91

安装块,92

异形块,93

第三导向杆,94

限位块,95

第六弹簧,10

隔热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板(1)、散热框(2)、冷却管(3)、单向软管(4)、夹紧机构(5)和减震机构(6),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减震机构(6),散热框(2)安装于减震机构(6)上,单向软管(4)对称式的连接于散热框(2)两侧之间并连通,冷却管(3)固定穿接于散热框(2)上,夹紧机构(5)安装于散热框(2)与安装板(1)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5)包括有第一滑块(51)、第一导向杆(52)、滑动架(53)、限位杆(54)、第一楔形块(55)、第二滑块(56)、异形杆(57)、第三滑块(58)、支撑板(59)、第一弹簧(510)、第二弹簧(511)和竖板(512),所述竖板(512)对称式的固接于安装板(1)一侧,支撑板(59)固接于两块竖板(512)一侧之间,第二滑块(56)对称式的滑动式放置于支撑板(59)上,第二弹簧(511)连接于两块第二滑块(56)一侧之间,第二弹簧(511)的数量为三根,异形杆(57)固接于第二滑块(56)外侧面,每侧异形杆(57)的数量为两根,异形杆(57)尾端贯穿散热框(2)一侧固接有第三滑块(58),第三滑块(58)位于散热框(2)内,滑动架(53)滑动式的放置于两块竖板(512)一侧之间,第一楔形块(55)固接于滑动架(53)一侧中部,第一楔形块(55)与两块第二滑块(56)接触配合,第一导向杆(52)对称式的滑动式穿接于散热框(2)一侧,第一导向杆(52)一端与滑动架(53)内侧固定连接,限位杆(54)对称式的固接于第一导向杆(52)内一侧周向,限位杆(54)尾端与散热框(2)外一侧接触配合,第一滑块(51)固接于第一导向杆(52)一端,第一滑块(51)位于散热框(2)内,第一弹簧(510)连接于第一滑块(51)外一侧与散热框(2)内一侧之间,第一弹簧(510)绕在第一导向杆(52)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机构(6)包括有套筒(61)、支撑杆(62)和第三弹簧(63),所述套筒(61)间隔固接于安装板(1)一侧,套筒(61)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杆(62)滑动式的放置于套筒(61)内,支撑杆(62)一端与散热框(2)外一侧固定连接,第三弹簧(63)连接于支撑杆(62)一端与安装板(1)一侧之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