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80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包括加工平台,加工平台上设有挡水杆组件组装区、半成品组装区、产品组装及检测区;挡水杆组件组装区设有第一旋转移料机构,第一旋转移料机构周侧设有挡水杆进料工位、挡水杆组件组装工位、第一质控工位以及挡水杆组件送出工位;半成品组装区设有第二旋转移料机构,第二旋转移料机构周侧设有外壳进料工位、挡水杆入壳工位、弹簧装入工位、第二质控工位、端盖组装工位以及半成品送出工位,产品组装及检测区设有第三旋转移料机构,第三旋转移料机构周侧设有外O型圈组装工位、正向密封检测工位、逆止性能开启检测工位以及成品出料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逆止阀的自动化组装,具有组装效率高及人工成本低的优点。低的优点。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家电行业阀门生产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社会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液体,不论是工业用的液体还是生活用的液体,液体在管线中流动时,为确保液体不会回流以预防取用不便或是破坏机械等问题,会在液体管路中加装逆止阀,逆止阀可提供液体流向单一化的效果,以达到控制液体不回流,有效预防液体回流后可能造成的任何问题。常规的逆止阀包括挡水杆、内O型圈、外壳、端盖、弹簧以及外O型圈,目前,市场上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逆止阀的组装,其组装步骤是先将内O型圈安装于挡水杆的阀瓣上,再将内O型圈与挡水杆形成的推杆组件装入外壳中,然后将弹簧套设在挡水杆的杆体上,再将端盖安装在外壳上,最后将O型圈套装在外壳外部。人工组装的方式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市场上也有少量逆止阀组装设备,但该类设备存在以下缺点:O型圈组装故障多,稼动率低;缺点二:不能检测毛刺飞边、漏装错装、组装未到位等;缺点三:生产效率低,稳定性差,设备稼动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本专利技术能实现逆止阀的自动化组装,其具有组装效率高、节约资源以及人工成本低的优点,并且能够保证没有不合格品输出,提升产品品质,从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所述逆止阀包括挡水杆、内O型圈、外壳、端盖、弹簧以及外O型圈,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设有挡水杆组件组装区、半成品组装区、产品组装及检测区,所述挡水杆组件组装区与半成品组装区之间通过第一送料机构相连接,所述半成品组装区与产品组装及检测区通过第二送料机构相连接;所述挡水杆组件组装区内设有用于传输物料的第一旋转移料机构,加工平台上围绕第一旋转移料机构依次设有挡水杆进料工位、挡水杆组件组装工位、第一质控工位以及挡水杆组件送出工位,所述挡水杆进料工位上设有用于挡水杆进料的挡水杆进料组件,所述挡水杆组件组装工位上设有用于将内O型圈套装在对应挡水杆上的挡水杆组装机构,所述第一质控工位上设有用于对套装有内O型圈的挡水杆进行形态检测的第一CCD检测机构;所述半成品组装区内设有用于传输物料的第二旋转移料机构,加工平台上围绕第二旋转移料机构依次设有外壳进料工位、挡水杆入壳工位、弹簧装入工位、第二质控工位、端盖组装工位以及半成品送出工位,所述外壳进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将外壳依次输送至第二旋转移料机构上的外壳供料机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旋转移料机构的挡水杆组件送出工位以及第二旋转移料机构的挡水杆入壳工位上,用于将第一旋转移料机构上套装有内O型圈的挡水杆移栽至第二旋转移料机构上对应的外壳内,所述弹簧装入工位上设有用于将弹簧装入对应外壳内的弹簧组装机构,所述第二质控工位上设有用
于弹簧测力的弹簧测力机构以及用于对弹簧进行形态检测的第二CCD检测机构,所述端盖组装工位上设有用于将端盖依次输送至对应外壳上的端盖供料机构;所述产品组装及检测区内设有用于传输物料的第三旋转移料机构,加工平台上围绕第三旋转移料机构依次设有外O型圈组装工位、正向密封检测工位、逆止性能开启检测工位以及成品出料工位,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在第二旋转移料机构的半成品送出工位以及第三旋转移料机构的外O型圈组装工位,所述外O型圈组装工位上设有用于将外O型圈与半成品组装在一起并送至第三旋转移料机构上的外O型圈组装机构,所述正向密封检测工位和逆止性能开启检测工位分别设有一个检测工站,所述成品出料工位设有成品出料机构。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旋转移料机构的挡水杆进料工位上通过挡水杆进料组件实现挡水杆的进料,第一旋转移料机构将挡水杆位移至挡水杆组件组装工位,挡水杆组装机构将内O型圈套装在对应的挡水杆上,第一旋转移料机构再将套装有内O型圈的挡水杆位移至第一质控工位上通过第一CCD检测机构对其进行形态检测,第一旋转移料机构将检测结果合格的移送至挡水杆组件送出工位,再通过第一送料机构将其输送至第二旋转移料机构的挡水杆入壳工位,第二旋转移料机构的外壳进料工位上通过外壳供料机构将外壳依次输送至第二旋转移料机构上,第二旋转移料机构将外壳移动至挡水杆入壳工位后,第一送料机构将套装有内O型圈的挡水杆移栽至第二旋转移料机构上对应的外壳内,第二旋转移料机构再将该组件移动至弹簧装入工位,弹簧装入工位上的弹簧组装机构将弹簧装入对应外壳226内,第二旋转移料机构再将其移动至第二质控工位,第二质控工位上的弹簧测力机构对进行弹簧测力同时第二CCD检测机构对弹簧进行形态检测,然后第二旋转移料机构将检测结果合格的组件再移动至端盖组装工位上,端盖组装工位上的端盖供料机构将端盖依次输送至对应的外壳上实现半成品的组装,最后第二旋转移料机构将半成品移动至半成品送出工位,通过第二送料机构将半成品输送至第三旋转移料机构的外O型圈组装工位上,外O型圈组装工位上的外O型圈组装机构将外O型圈套装在半成品上实现产品的完整组装,然后第三旋转移料机构依次将产品输送至正向密封检测工位和逆止性能开启检测工位,分别通过对应的检测工站对产品进行正向密封检测以及逆止性能开启检测,最后,第二送料机构将产品输送至成品出料工位,通过该工位上的半成品出料机构实现产品的出料。通过上述步骤实现逆止阀的自动化组装,设备效率可以达到14只/分钟,其具有组装效率高、节约资源以及人工成本低的优点,并且能够保证没有不合格品输出,提升产品品质,从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旋转移料机构包括第一凸轮分割器,第一凸轮分割器的输出端联动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设有多个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设有第一竖向滑台气缸,第一竖向滑台气缸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机械夹爪。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物料在挡水杆组件组装区中的各个工位之间的转移以及组装,具有效率高的优点。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杆进料组件包括第一振动盘、第一直振器以及用于传输挡水杆的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安装于第一直振器上,第一输送轨道的一端与第一振动盘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一输送轨道的另一端设置在靠近第一转盘边缘的位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实现挡水杆的有序进料。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杆组装机构包括内O型圈进料组件和内O型圈套装组件,所述内O型圈进料组件包括第二振动盘、第二直振器以及用于传输内O型圈的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安装于第二直振器上,第二输送轨道的首端与第二振动盘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内O型圈套装组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支座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输送轨道的末端相衔接的操作板,所述第二支座上位于操作板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一竖向滑台气缸,所述第一竖向滑台气缸的活动端上设有第一横向滑台气缸,所述第一横向滑台气缸的伸出端上设有三爪气缸,所述三爪气缸的三个活动端上分别设有一个L形安装块,每个L形安装块上分别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所述逆止阀包括挡水杆(224)、内O型圈(225)、外壳(226)、端盖(227)、弹簧(228)以及外O型圈(229),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平台(1),所述加工平台(1)上设有挡水杆组件组装区(2)、半成品组装区(3)、产品组装及检测区(4),所述挡水杆组件组装区(2)与半成品组装区(3)之间通过第一送料机构(5)相连接,所述半成品组装区(3)与产品组装及检测区(4)通过第二送料机构(6)相连接;所述挡水杆组件组装区(2)内设有用于传输物料的第一旋转移料机构(7),加工平台(1)上围绕第一旋转移料机构(7)依次设有挡水杆进料工位、挡水杆组件组装工位、第一质控工位以及挡水杆组件送出工位,所述挡水杆进料工位上设有用于挡水杆(224)进料的挡水杆进料组件(8),所述挡水杆组件组装工位上设有用于将内O型圈(225)套装在对应挡水杆(224)上的挡水杆组装机构(9),所述第一质控工位上设有用于对套装有内O型圈(225)的挡水杆(224)进行形态检测的第一CCD检测机构(10);所述半成品组装区(3)内设有用于传输物料的第二旋转移料机构(11),加工平台(1)上围绕第二旋转移料机构(11)依次设有外壳进料工位、挡水杆入壳工位、弹簧装入工位、第二质控工位、端盖组装工位以及半成品送出工位,所述外壳进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将外壳(226)依次输送至第二旋转移料机构(11)上的外壳供料机构(12),所述第一送料机构(5)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旋转移料机构(7)的挡水杆组件送出工位以及第二旋转移料机构(11)的挡水杆入壳工位上,用于将第一旋转移料机构(7)上套装有内O型圈(225)的挡水杆(224)移栽至第二旋转移料机构(11)上对应的外壳(226)内,所述弹簧装入工位上设有用于将弹簧(228)装入对应外壳(226)内的弹簧组装机构(13),所述第二质控工位上设有用于弹簧(228)测力的弹簧测力机构(14)以及用于对弹簧(228)进行形态检测的第二CCD检测机构(15),所述端盖组装工位上设有用于将端盖(227)依次输送至对应外壳(226)上的端盖供料机构(16);所述产品组装及检测区(4)内设有用于传输物料的第三旋转移料机构(17),加工平台(1)上围绕第三旋转移料机构(17)依次设有外O型圈组装工位、正向密封检测工位、逆止性能开启检测工位以及成品出料工位,所述第二送料机构(6)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在第二旋转移料机构(11)的半成品送出工位以及第三旋转移料机构(17)的外O型圈组装工位,所述外O型圈组装工位上设有用于将外O型圈(229)与半成品组装在一起并送至第三旋转移料机构(17)上的外O型圈组装机构(18),所述正向密封检测工位和逆止性能开启检测工位分别设有一个检测工站(19),所述成品出料工位设有成品出料机构(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移料机构(7)包括第一凸轮分割器(21),第一凸轮分割器(21)的输出端联动连接有第一转盘(22),第一转盘(22)上设有多个取料组件(23),所述取料组件(23)包括第一支座(24),第一支座(24)上设有第一气缸(25),第一气缸(25)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机械夹爪(26);所述挡水杆进料组件(8)包括第一振动盘(27)、第一直振器(28)以及用于传输挡水杆(224)的第一输送轨道(29),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9)安装于第一直振器(28)上,第一输送轨道(29)的一端与第一振动盘(27)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一输送轨道(29)的另一端设置在靠近第一转盘(22)边缘的位置;所述挡水杆组装机构(9)包括内O型圈进料组件(30)和内O型圈套装组件(31),所述内O型圈进料组件(30)包括第二振动盘(32)、第二直振器(33)以及用于传输内O型圈(225)的第二输送轨道(34),所述第二输送轨道(34)安装于第二直振器(33)上,第二输送轨
道(34)的首端与第二振动盘(32)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内O型圈套装组件(31)包括第二支座(35),第二支座(35)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输送轨道(34)的末端相衔接的操作板(36),所述第二支座(35)上位于操作板(36)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一竖向滑台气缸(37),所述第一竖向滑台气缸(37)的活动端上设有第一横向滑台气缸(38),所述第一横向滑台气缸(38)的伸出端上设有三爪气缸(39),所述三爪气缸(39)的三个活动端上分别设有一个L形安装块(40),每个L形安装块(40)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圆杆(41),所述操作板(36)上开设有供三个圆杆(41)活动的轨迹槽(42);所述轨迹槽(42)包括直线部(421)以及位于直线部(421)一端的三个扩散部(422),相邻两个扩散部(422)之间的夹角为120
°
;所述操作板(36)上安装有盖板(43),所述盖板(43)上开设有供三个圆杆(41)活动的活动槽(44),并且所述盖板(43)靠近操作板(36)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通活动槽(44)与第二输送轨道(34)的O型圈导槽(45);所述L形安装块(40)上开设有插孔(46),所述圆杆(41)插接于对应的插孔(46)中,并且所述圆杆(41)与对应的插孔(46)过盈配合;所述L形安装块(40)的底部设有定位凸部(47),所述三爪气缸(39)的三个活动端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对应L形安装块(40)相契合的定位凹部(48),并且所述三爪气缸(39)的三个活动端分别通过螺丝与对应的L形安装块(40)相连接;所述第一CCD检测机构(10)包括第一安装柜(49),第一安装柜(49)上安装有第一CCD相机(50),第一安装柜(49)上位于第一CCD相机(50)前方的位置还安装有第一光源(51),所述第一安装柜(49)与第一转盘(22)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不良品箱(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移料机构(11)包括第二凸轮分割器(53),第二凸轮分割器(53)的输出端联动连接有第二转盘(54),第二转盘(54)上设有多个安插载具(55),所述安插载具(55)上包括定位座(56)、导向杆(57)、复位弹簧(58)以及支撑座(59),所述定位座(56)安装于第二转盘(54)上,所述定位座(56)上开设有用于外壳(226)定位的定位孔(60),所述导向杆(57)安装于第二转盘(54)上,所述支撑座(59)滑动设置在导向杆(57)上,所述复位弹簧(58)套设在导向杆(57)上位于第二转盘(54)与支撑座(59)之间的位置,所述导向杆(57)上还卡接有用于抵在支撑座(59)下端面的第一限位卡簧(61),所述导向杆(57)的中部设有支撑杆(62),所述支撑杆(62)上端插入定位孔(60)底部用于支撑外壳(226);所述第二转盘(54)下方的位置设有作用于所述安插载具(55)的顶出组件(63),所述顶出组件(63)包括顶出气缸(64),所述顶出气缸(64)的输出端上安装有作用于支撑座(59)的顶出头(6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供料机构(12)包括外壳供料组件(66)和第一移栽组件(67),所述外壳供料组件(66)包括第三振动盘(68)、第三直振器(69)以及用于传输外壳(226)的第三输送轨道(70),所述第三输送轨道(70)安装于第三直振器(69)上,第三输送轨道(70)的首端与第三振动盘(68)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三输送轨道(70)的末端设置在第一移栽组件(67)侧方;所述第一移栽组件(67)包括第一支柱(71),第一支柱(71)上设有第一横向移栽滑台(72),第一横向移栽滑台(72)的活动端上设有第一竖向移栽滑台(73),第一竖向移栽滑台(73)的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移栽机械夹爪(74);所述第一送料机构(5)包括第四直振器(75)以及用于传输物料的第四输送轨道(76), 所述第四输送轨道(76)安装于第四直振器(75)上,所述第四输送轨道(76)的侧方设有第二支柱(77),第二支柱(77)上设有第二横向移栽滑台(78),第二横向移栽滑台(78)的活动端上设有第二竖向移栽滑台(79),第二竖向移栽滑台(79)的活动端上安装有T形安
装块(80),所述T形安装块(80)上开设有滑孔(81),所述滑孔(81)上贯穿设置有吸料管(82),吸料管(82)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限位凸缘(83),吸料管(82)外周位于限位凸缘(83)与T形安装块(80)之间的位置套装有缓冲弹簧(84),所述吸料管(82)靠近上端的位置卡接有第二限位卡簧(85),第二限位卡簧(85)抵在T形安装块(80)上端面,所述吸料管(82)上端设有用于外接抽气装置的第一接头(8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装机构(13)包括互相连接的弹簧进料组件(87)和弹簧装入组件(88),所述弹簧装入组件(88)包括升降驱动件(89),升降驱动件(89)的活动端上设有移动板(90),所述移动板(90)上靠近第二转盘(54)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弹簧(228)导向的导向管(91),当第二转盘(54)上的定位座(56)运动至弹簧装入工位时,定位座(56)上的定位孔(60)同轴于导向管(91),所述移动板(90)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导向管(91)内的弹簧(228)逐一下落的通断件(92);所述通断件(9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通断件(92)竖向堆叠设置,所述通断件(92)包括小型自由安装气缸(93),所述小型自由安装气缸(93)的伸出端上安装有插针(94),所述导向管(91)侧部开设有供所述插针(94)插入导向管(91)内部的条形孔(95);所述通断件(92)还包括连接头(96),所述连接头(96)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97)和第二螺孔(98),所述插针(9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97)构成螺纹连接的螺柱部(99),所述小型自由安装气缸(93)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二螺孔(98)螺纹连接;所述小型自由安装气缸(93)的伸出端上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00),所述锁紧螺母(100)抵在连接头(96)的端面上;所述弹簧进料组件(87)包括弹簧振动盘(101)、软管(102)以及预出料管(103),所述预出料管(103)安装于导向管(91)上端,所述软管(102)的一端与弹簧振动盘(101)的出口端相连通,软管(102)的另一端与预出料管(103)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止阀组装测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测力机构(14)包括第三支柱(104),所述第三支柱(104)上安装有安装臂(105),安装臂(105)上设有升降组件(106),所述升降组件(106)的伸出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7),所述压力传感器(107)的探测端上连接有作用于弹簧(228)的挤压头(108),当第二转盘(54)上的定位座(56)运动至第二质控工位时,定位座(56)上的定位孔(60)同轴于导向管(91);所述升降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仁余杨春亿余麒峰李峰向世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