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片切边装置,包括导料带、顶台、底座和极片,顶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正上方,底座顶部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两侧中心均设置有螺纹套管,所述顶台和所述底座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螺纹柱,两侧所述螺纹套管螺纹套接于两侧所述升降螺纹柱上,所述极片整体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顶部,所述顶台底部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底部设置有切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极片切边装置使用时切片机构能够控制底部的切片头对升降台顶部的极片进行切片操作,当需要对厚度不同的极片进行切片操作时,仅需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升降螺纹柱转动,进而可通过螺纹套管带动升降台上升或下降,进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极片切片操作,更加实用。更加实用。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切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极片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极片切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充放电寿命长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便捷式小型电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成为国内外锂电行业竞相研究的热点。目前,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降低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集流体的厚度、降低隔离膜的厚度和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硅基阳极。其中,通过将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厚度提高,也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一种有效手段,具体原理为:将电极极片厚度提高可以相应减少电池内部电芯的层数,减少了电极集流体和隔离膜的空间占有率,为活性物质提供更多的空间。
[0003]锂电池极片的加工设备大多采用切片装置进行切边操作,但是传统的切片装置切片时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极片进行切割操作时,切片机构的调整十分麻烦,进而影响其切割精度。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极片切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切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极片切边装置,包括导料带、顶台、底座和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两侧中心均设置有螺纹套管,所述顶台和所述底座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螺纹柱,两侧所述螺纹套管螺纹套接于两侧所述升降螺纹柱上,所述极片整体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顶部,所述顶台底部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底部设置有切片机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切片机构包括横向滑组、竖向导轨、竖向模组和切片头,所述横向滑组滑动卡接于所述横向导轨的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竖向模组滑动卡接于所述竖向导轨的内部,所述竖向模组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切片头。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台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两侧所述导向板分别滑动插接于所述底座顶部两侧设置的导向槽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侧所述升降螺纹柱顶端均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套接有连动皮带,所述连动皮带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顶台内部设置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料带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左侧。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料带底部设置有支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导料带将待切片的极片导至升降台上,切片机构能够控制底部的切片头对升降台顶部的极片进行切片操作,当需要对厚度不同的极片进行切片操作时,仅需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升降螺纹柱转动,进而可通过螺纹套管带动升降台上升或下降,进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极片切片操作,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图1是根据该技术的一种极片切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该技术的一种极片切边装置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该技术的一种极片切边装置的切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导料带;2、顶台;3、底座;4、升降台;5、升降螺纹柱;6、螺纹套管;7、驱动轴;8、连动皮带;9、驱动电机;10、外罩;11、极片;12、横向导轨;13、切片机构;14、支架;15、导向板;16、导向槽;17、横向滑组;18、竖向导轨;19、竖向模组;20、切片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切边装置,包括导料带1、顶台2、底座3
和极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台2设置于所述底座3的正上方,所述底座3顶部设置有升降台4,所述升降台4的两侧中心均设置有螺纹套管6,所述顶台2和所述底座3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螺纹柱5,两侧所述螺纹套管6螺纹套接于两侧所述升降螺纹柱5上,所述极片11整体放置于所述升降台4的顶部,所述顶台2底部设置有横向导轨12,所述横向导轨12底部设置有切片机构13。
[0025]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切片机构13包括横向滑组17、竖向导轨18、竖向模组19和切片头20,所述横向滑组17滑动卡接于所述横向导轨12的内部。
[0026]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竖向模组19滑动卡接于所述竖向导轨18的内部,所述竖向模组19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切片头20。
[0027]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升降台4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15,两侧所述导向板15分别滑动插接于所述底座3顶部两侧设置的导向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切边装置,包括导料带(1)、顶台(2)、底座(3)和极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台(2)设置于所述底座(3)的正上方,所述底座(3)顶部设置有升降台(4),所述升降台(4)的两侧中心均设置有螺纹套管(6),所述顶台(2)和所述底座(3)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螺纹柱(5),两侧所述螺纹套管(6)螺纹套接于两侧所述升降螺纹柱(5)上,所述极片(11)整体放置于所述升降台(4)的顶部,所述顶台(2)底部设置有横向导轨(12),所述横向导轨(12)底部设置有切片机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机构(13)包括横向滑组(17)、竖向导轨(18)、竖向模组(19)和切片头(20),所述横向滑组(17)滑动卡接于所述横向导轨(1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片切边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浩,唐海军,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浩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