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摄像模组以及眼底摄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876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模组以及眼底摄像系统,眼底摄像模组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的多个光学部件;壳体设有第一孔;多个光学部件被配置为用于形成第一光学通道、第二光学通道以及第三光学通道;第一光学通道的一端连通第一孔、另一端分别连通于第二光学通道和第三光学通道;其中,第一光学通道和第二光学通道被配置为用于将经由第二光学通道的光引导至第一孔并通过第一孔射出壳体;第一光学通道和第三光学通道被配置为用于将经由第一孔射入壳体的光通过第三光学通道引导至光检测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眼底摄像模组结构简单、易于便携。易于便携。易于便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底摄像模组以及眼底摄像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眼底摄像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眼底摄像模组以及眼底摄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眼底照相机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技术的眼底摄影系统,通过灯具照明照亮视网膜,将眼底图像成像于传感器上,从而获取眼底图像。
[0003]然而,基于眼底照相机在眼科检查上的有效性,眼底照相机一般是医院专用的仪器设备,且价格相对较贵。当用户或者病患需要进行眼科检查时只能去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无法实现随时随地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模组,所述眼底摄像模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光学部件;所述壳体设有穿过所述壳体表面形成的第一孔;所述多个光学部件被配置为用于形成第一光学通道、第二光学通道以及第三光学通道;所述第一光学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孔、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二光学通道被配置为用于将经由所述第二光学通道的光引导至所述第一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孔射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被配置为用于将经由所述第一孔射入所述壳体的光通过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引导至光检测器。
[0005]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系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电子设备和眼底摄像模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检测器;所述眼底摄像模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光学部件;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多个光学部件被配置为用于形成第一光学通道、第二光学通道以及第三光学通道;所述第一光学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孔、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二光学通道被配置为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所述第一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孔引导至视网膜;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被配置为用于将来自视网膜的反射光引导至所述第二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孔引导至所述光检测器以捕获视网膜的图像。
[0006]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系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电子设备和眼底摄像模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源;所述眼底摄像模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光学部件;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三孔;所述多个光学部件被配置为用于形成第一光学通道、第二光学通道以及第三光学通道;所述第一光学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孔、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其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经由所述第三孔引导至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并经由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引导至所述第一孔以通过所述第一孔引导至视网膜;来自视网膜的反射光
可经由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引导至光检测器以捕获视网膜的图像。
[0007]本申请实施例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眼底摄像系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电子设备和眼底摄像模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源和光检测器;所述眼底摄像模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光学部件;所述壳体表面形成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所述多个光学部件被配置为用于形成第一光学通道、第二光学通道以及第三光学通道;所述第一光学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孔、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其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经由所述第三孔引导至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并经由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引导至所述第一孔以通过所述第一孔引导至视网膜;来自视网膜的反射光可经由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引导至所述第二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孔引导至所述光检测器以捕获视网膜的图像。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眼底摄像模组,通过在壳体设置第一孔,并通过设于壳体内的光学部件形成多个光学通道,且多个光学通道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引导光线经由第一孔射出壳体以实现眼底照明、以及可以将自第一孔射入壳体内的光线引导至光检测器以实现眼底成像。基于上述结构设置的眼底摄像模组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便携、可随时随地进行眼底摄像的光学设备。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眼底摄像系统,通过将眼底摄像模组与电子设备相耦合,并借用电子设备的光源和/或者光检测器,可以进一步减小眼底摄像模组的体积。另外,眼底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可拆卸地耦合,在需要进行眼底摄像时将眼底摄像模组耦合于电子设备上,并可在电子设备上显示眼底图像,操作简单,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眼底摄像模组的使用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实施例中眼底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眼底摄像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实施例中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图3实施例中另一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图3实施例中另一眼底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图6实施例中眼底摄像模组的成像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图6实施例中眼底摄像模组的照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图6实施例中眼底摄像模组的成像示意图;
[0020]图10是图6实施例中眼底摄像模组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
[0021]图11是图6实施例中眼底摄像模组的照明光路示意图;
[0022]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5]作为在此使用的“眼底照相机”、“眼底摄像模组”或者“眼底摄像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获取用户视网膜的图像(眼底拍摄)、映射角膜的表面曲率(角膜地形图),其主要是用于执行各种医学评价的光学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光学设备可以实现为包括光学部件、一个或多个光源以及一个或多个光检测器的独立的光学设备,或者可以实现为光学设备模块,该光学设备模块能被耦合到一个或多个附加电子设备从而组合形成全功能的光学设备。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由诸如激光器的光源产生的光被引向用户的眼睛。光源可以是光学设备的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摄像模组包括:壳体,设有穿过所述壳体表面形成的第一孔;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光学部件,所述多个光学部件被配置为用于形成第一光学通道、第二光学通道以及第三光学通道;所述第一光学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孔、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二光学通道被配置为用于将经由所述第二光学通道的光引导至所述第一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孔射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光学通道和所述第三光学通道被配置为用于将经由所述第一孔射入所述壳体的光通过所述第三光学通道引导至光检测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部件第一镜组、第二镜组、第三镜组以及分束器,所述第一镜组和所述分束器定义所述第一光学通道,所述第二镜组和所述分束器定义所述第二光学通道,所述第三镜组和所述分束器定义所述第三光学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组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光学通道的光经由所述第一孔聚焦于瞳孔,所述第一镜组还被配置为将经由所述第一孔射入的光聚焦于所述分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透镜和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靠近所述瞳孔,所述第二凸透镜靠近所述分束器,所述第一凸透镜和所述第二凸透镜的光轴共线;其中,所述第一凸透镜和所述第二凸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弧度朝向靠近所述分束器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二凸透镜的物侧面的弧度朝向背离所述分束器的方向凸出、像侧面的弧度朝向靠近所述分束器的方向凸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294.34

359.74mm,所述第一凸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23.22

28.38mm;所述第二凸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43.89

53.65mm,所述第二凸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106.79

130.53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透镜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凸透镜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凸透镜和所述第二凸透镜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凸透镜和所述瞳孔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所述第一厚度为10.59

12.95mm,所述第二厚度为13.50

16.50mm,所述第一间距为16.57

20.25mm,所述第二间距为12.60

15.40mm。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凸透镜和第四凸透镜,所述第三凸透镜和所述第二凸透镜设于所述分束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凸透镜设于所述第三凸透镜背离所述分束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三凸透镜和所述第四凸透镜的光轴共线,所述第三凸透镜和所述第四凸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透镜的物侧面的弧度朝向靠近所述分束器的方向凸出、像侧面的弧度朝向背离所述分束器的方向凸出;所述第
四凸透镜的物侧面的弧度朝向靠近分束器的方向凸出、像侧面的弧度朝向靠近分束器的方向凸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64.64

79.00mm,所述第三凸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38.29

46.79mm,所述第四凸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19.36

23.66mm,所述第四凸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94.22

115.16mm。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透镜具有第三厚度,所述第四凸透镜具有第四厚度,所述第三凸透镜和所述第四凸透镜之间具有第三间距,所述第四凸透镜和所述光检测器之间具有第四间距;其中,所述第三厚度为13.44

16.42mm,所述第四厚度为10.66

13.02mm,所述第三间距为10.54

12.88mm,所述第四间距为9.06

11.08mm。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底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在所述第二凸透镜的光轴的延长线上具有第五厚度,所述分束器和所述第二凸透镜之间具有第五间距,所述分束器和所述第三凸透镜之间具有第六间距;其中,所述第五厚度为25.20

30.80mm,所述第五间距为7.45

9.11mm,所述第六间距为7.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伟周奇群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