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73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包括主体(1),设于主体(1)内部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设于主体(1)上的用以将这个装置安装在待监测输电线路状态设备上的连接部(2)、电源/数据接口(4)和用以安装SIM卡的卡槽(5),所述电源/数据接口(4)和所述卡槽(5)分别与所述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模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用性强、节约成本、通讯灵活等优点。通讯灵活等优点。通讯灵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在线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电能传输的重要载体。高压输电线路传输距离较长,工作环境也比较偏僻复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提高输电线路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3]输电在线监测装置目前主流的通讯方式采用2G、3G等无线通讯手段。个别情况利用无线(WiFi)接力或OPGW光纤传输技术。随着技术发展目前2G网络陆续退运,而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前期绝大部分采用的是2G网络。随着网络退运设备也需更新迭代,增加维护成本。WIFI虽然接入简单,容错性好,带宽高,但缺点在于传输距离短,功耗较高。GPRS/3G适合长距离传输,实现简单、距离远,但带宽较小,依赖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与服务。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适合于铺设OPGW的线路,优点在于带宽极高,有线的方式可靠性较好。缺点在于仅限于铺设OPGW方式的线路,且施工时较困难。以上四种方式混合传输,如:无线网桥接力+OPGW、无线网桥+WIFI、WIFI+GPRS/3G等等。
[0004]在以前,传统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大多用于一般的城市和乡镇,往往能得到较多的支持,比如GPRS/3G、有线以太网甚至WIFI,市电供应也较容易实现,然而对于人迹罕至、基础设施缺乏的地区,尤其是类似于高原山区等,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基础设施的支持,这些地区存在移动网络信号覆盖不了的情况,但又属于输电线路重要监测点,因网络问题覆盖不到则可能会放弃监测。导致移动通信网络无法全面覆盖,在无人区、少人区等地区,由于没有基站,造成通信死角。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在线监测系统的通信方式就无法使用。但是往往在这种地区,由于人工巡检更为困难,在线监测的意义更为重大,这方面的需求也更为强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包括主体,设于主体内部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设于主体上的用以将这个装置安装在待监测输电线路状态设备上的连接部、电源/数据接口和用以安装SIM卡的卡槽,所述电源 /数据接口和所述卡槽分别与所述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模块连接。
[0008]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用以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模块密封在主体内部的密封板,所述电源/数据接口和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密封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上还设有防水透气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底部周向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源/数据接口以及所述卡槽的高度。
[0011]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结构,其内壁设有用以与待监测输电线路状态设备相匹配的套接结构。
[0012]所述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模块包括MCU主控电路、数据监测模块、北斗通讯模组、无线数据终端模组、4G模块、SIM卡电路、北斗终端卡电路和电源模块。MCU 主控电路分别与电源模块、数据监测模块连接、无线数据终端模组、北斗通讯模组和4G模块连接,4G模块与SIM卡电路连接,北斗通讯模组与北斗终端卡电路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MCU主控电路通过第一MOS管连接4G模块,并通过第二 MOS管连接北斗通讯模组。
[0014]进一步地,MCU主控电路的主控芯片采用STM32L476RET。
[0015]进一步地,MCU主控电路的主控芯片的PI10_LTE4G1_PWR_ONOFF控制脚连接第一MOS管的G极,MCU的PI8_beidou_PWR_ONOFF控制脚连接第二MOS 管的G极。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将移动网络通讯与北斗卫星短报文通讯相结合,具有灵活的通讯方式,可通过网络信号质量自动切换通讯方式,也可设置关键信息切换通讯方式,也可单独设置北斗卫星通讯方式,解决了在人迹罕至、基础设施缺乏的地区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传统在线监测系统的通信方式无法适用的问题。
[0018]2)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通过连接部安装于待监测输电线路状态的设备上,相比于人工巡检更加可靠、方便,节约了成本。
[0019]3)本专利技术装置适用于待监测输电线路状态的设备不仅包括山区输电线路的杆塔、地基输电线路,还包括车辆导航监控、海洋渔业管理、气象探测、森林防火、灾害监测等无人值守设备和电信/电力等行业,设备防护等级符合IP65规范、满足野外无人值守等多个场景的应用。
[0020]4)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主体的底部周向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且密封板上还设有防水透气阀,可进一步提高主体的防水性和透气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的 MCU主控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24]图4为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的 SIM卡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的北斗终端卡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26]图6为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的北斗通
讯模组与无线数据终端模组主控电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27]图1、2中标号所示:
[0028]1、主体,2、连接部,3、延伸部,4、电源/数据接口,5、卡槽,6、防水透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的外部结构图,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底部的连接部2。
[0031]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主体1为骰盅型结构,主体1的底部设有密封板,主体1的内部设有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模块,密封板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模块密封在主体1的内部。主体1的底部周向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
[0032]主体1的底部密封板的中央位置设置连接部2,且密封板的底面上还设有电源 /数据接口4和用以安装SIM卡的卡槽5,卡槽5上设有可通过螺栓或螺丝实现卡槽封闭的卡板,电源/数据接口4、卡槽5分别与内部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设于主体(1)内部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设于主体(1)上的用以将这个装置安装在待监测输电线路状态设备上的连接部(2)、电源/数据接口(4)和用以安装SIM卡的卡槽(5),所述电源/数据接口(4)和所述卡槽(5)分别与所述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用以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模块密封在主体(1)内部的密封板,所述电源/数据接口(4)和所述卡槽(5)设于所述密封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上还设有防水透气阀(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周向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所述延伸部(3)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源/数据接口(4)以及所述卡槽(5)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网络和北斗卫星通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为中空结构,其内壁设有用以与待监测输电线路状态设备相匹配的套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欣影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