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电炉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接口、吸烟机构、净化机构和排烟机构,所述接口开设在所述壳体底部并与工业电炉排烟口相匹配,所述吸烟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口内径处,所述净化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净化机构对相面设置有导烟风机,所述排烟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降低工业电炉油烟温度的同时,增加油烟颗粒物质的凝并现象,降低油烟颗粒物浓度,同时对油烟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对油烟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对油烟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电炉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电炉广泛应用于陶瓷、冶金、电子、玻璃、化工、机械、耐火材料、新材料开发、特种材料、建工等领域,电炉设备通常是成套的,包括电炉炉体、电力设备(电炉变压器、整流器、变频器等)、开闭器、附属辅助电器、真空设备、检测控制仪表(电工仪表、热工仪表等)、自动调节系统、工业电炉用机械设备,如进出料机械、炉体倾转装置等,工业电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工业炉砌体、工业炉排烟系统、工业炉预热器和工业炉燃烧装置。
[0003]现有技术当中,工业电炉在热处理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油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并伴随有刺鼻的气味,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油烟必须经过净化后才能排放。工业电炉排放出来的油烟温度高浓度大,目前使用的净化装置常常会因为温度过高而频频发生故障,并且净化处理效果不好。另外,净化装置还会将炉内的温度吸走,导致炉温拨动较大,增大热能损失。
[0004]有鉴于此,亟待设计出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能够在降低工业电炉油烟温度的同时,增加油烟颗粒物质的凝并现象,降低油烟颗粒物浓度,同时对油烟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能够在降低工业电炉油烟温度的同时,增加油烟颗粒物质的凝并现象,降低油烟颗粒物浓度,同时对油烟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接口、吸烟机构、净化机构和排烟机构,所述接口开设在所述壳体底部并与工业电炉排烟口相匹配,所述吸烟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口内径处,所述净化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净化机构对相面设置有导烟风机,所述排烟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接口、排烟口和检修门,所述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排烟口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面,所述检修门安装在所述壳体正面,所述净化机构与所述检修门相对设置,所述检修门上固定安装有导烟风机,所述导烟风机输出风朝向所述净化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吸烟机构包括:负压吸烟风机和过滤栅,所述负压吸烟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栅顶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烟风机由负压风机和环形导流罩构成,所述负压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壁面,所述环形导流罩与所述负压风机连通且所述环形导流罩罩设在所
述过滤栅顶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栅包括:架体、格栅板、导油板和第一水冷管,所述格栅板等间距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内径面,所述导油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格栅板底部,所述第一水冷管蛇形穿设在所述格栅板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净化板、导油过滤板和第二水冷管,所述净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壁面,所述导油过滤板等间距固定安装在所述净化板正面,所述导油过滤板之间的间隙内等间距设置有颗粒过滤格栅,所述第二水冷管蛇形穿设在所述导油过滤板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排烟机构设置为排烟管,所述排烟管设置为波纹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分别与冷却水回收器相连通,所述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的输入口分别与注水泵以及水箱连通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能够在降低工业电炉油烟温度的同时,增加油烟颗粒物质的凝并现象,降低油烟颗粒物浓度,同时对油烟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净化机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吸烟机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
‑
壳体,2
‑
接口,3
‑
吸烟机构,4
‑
净化机构,5
‑
排烟机构,6
‑
冷却水回收器,7
‑
注水泵,8
‑
水箱,11
‑
排烟口,12
‑
检修门,13
‑
导烟风机,31
‑
负压吸烟风机,32
‑
过滤栅,41
‑
净化板,42
‑
导油过滤板,43
‑
第二水冷管,44
‑
颗粒过滤栅,311
‑
负压风机,312
‑
环形导流罩,321
‑
架体,322
‑
格栅板,323
‑
导油板,324
‑
第一水冷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接口2、吸烟机构3、净化机构4和排烟机构5,所述接口2开设在所述壳体1底部并与工业电炉排烟口11相匹配,所述吸烟机构3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口2内径处,所述净化机构4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净化机构4对相面设置有导烟风机13,所述排烟机构5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顶面。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接口2、排烟口11和检修门12,所述接口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排烟口11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顶面,所述检修门12安装在所述壳体1正面,所述净化机构4与所述检修门12相对设置,所述检修门12上固定安装有导烟风机13,所述导烟风机13输出风朝向所述净化机构4。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烟机构3包括:负压吸烟风机31和过滤栅32,所述负压吸烟风机31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栅32顶面。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吸烟风机31由负压风机311和环形导流罩312构成,所述负压风机311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壁面,所述环形导流罩312与所述负压风机311连通且所述环形导流罩312罩设在所述过滤栅32顶面。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栅32包括:架体321、格栅板322、导油板323和第一水冷管324,所述格栅板322等间距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321内径面,所述导油板323固定安装在所述格栅板322底部,所述第一水冷管324蛇形穿设在所述格栅板322内。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机构4包括:净化板41、导油过滤板42和第二水冷管43,所述净化板41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接口(2)、吸烟机构(3)、净化机构(4)和排烟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2)开设在所述壳体(1)底部并与工业电炉排烟口(11)相匹配,所述吸烟机构(3)固定安装在所述接口(2)内径处,所述净化机构(4)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净化机构(4)对相面设置有导烟风机(13),所述排烟机构(5)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接口(2)、排烟口(11)和检修门(12),所述接口(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排烟口(11)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顶面,所述检修门(12)安装在所述壳体(1)正面,所述净化机构(4)与所述检修门(12)相对设置,所述检修门(12)上固定安装有导烟风机(13),所述导烟风机(13)输出风朝向所述净化机构(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烟机构(3)包括:负压吸烟风机(31)和过滤栅(32),所述负压吸烟风机(31)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栅(32)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接工业电炉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烟风机(31)由负压风机(311)和环形导流罩(312)构成,所述负压风机(311)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壁面,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圣力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