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41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及控制系统;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及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内设置有大通量精密滤芯,下腔体内设置有紫外灯阵,进水管道的出口与下腔体底部的入口相连通,下腔体的顶部通过隔板上的通孔与大通量精密滤芯的入口相连通,上腔体顶部侧面的出口与反渗透系统相连通,该系统最大程度的降低反渗透膜发生有机、无机及生物污染的几率,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降低运行成本。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涉及一种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是一种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截留特性,在一定压力下,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高效分离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纯水、饮用水、半导体、制药等行业,近年来其在循环水排污水处理、中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有机、无机和生物等类型的污染,严重损害膜性能,从而导致整个系统脱盐率和产水率下降,同时还缩短反渗透膜使用寿命。
[0003]通常情况下,反渗透前端会设计混凝、澄清、过滤、氯化、活性炭吸附等预处理系统,将大部分悬浮物、胶体、溶解杂质、有机物、细菌和微生物去除,避免反渗透膜发生各类污染。在反渗透膜进水端,还设计了保安过滤器,进一步拦截残留的悬浮颗粒物,以防其划伤反渗透膜。然而,无论何种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无法确保对各类污染物的彻底去除,尤其是细菌和微生物,会在保安过滤器滤元和反渗透膜等部位滋生繁衍,形成生物粘泥,导致滤元和反渗透膜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此外,当原水水质波动、前端预处理系统设备性能下降或加药控制不当时,反渗透进水也时常出现有机物(TOC)超标问题,一方面导致反渗透有机污染,同时有机物成为细菌和微生物养料,进一步加重反渗透生物污染程度。
[0004]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开发一套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它集过滤悬浮物、杀菌及降解有机物等多效功能于一体,可完全替代传统的保安过滤器,在反渗透前建立起最后一道更为全面的水质屏障,保障反渗透系统高效运行,降低运行及膜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该系统最大程度的降低反渗透膜发生有机、无机及生物污染的几率,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及控制系统;
[0007]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及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内设置有大通量精密滤芯,下腔体内设置有紫外灯阵,进水管道的出口与下腔体底部的入口相连通,下腔体的顶部通过隔板上的通孔与大通量精密滤芯的入口相连通,上腔体顶部侧面的出口与反渗透系统相连通。
[0008]下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上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0009]上腔体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顶部端盖。
[0010]还包括第一阀门、在线SDI测定仪及第二阀门;进水管道的出口经第一阀门及在线SDI测定仪与第二阀门的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的出口与下腔体的底部入口相连通。
[0011]还包括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及高压泵;上腔体顶部侧面的出口与第三阀
门及第四阀门的入口相连通,第四阀门的出口经第五阀门及高压泵与反渗透系统相连通。
[0012]还包括第六阀门及第七阀门;第六阀门的入口与下腔体底部的入口相连通,压缩空气管道的出口经第七阀门与第二阀门的入口相连通。
[0013]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紫外灯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及第七阀门相连接。
[0014]在工作时,进水流入壳体的下腔体后,先通过紫外灯阵杀灭及分解进水中残留的微生物及有机物,然后再进入上腔体中,通过大通量精密滤芯过滤水中残留的悬浮颗粒物,最后经上腔体排出。
[0015]在工作时,控制系统对进水SDI以及壳体的进出口压差进行检测,当进水水质劣化或壳体进出口压差过高时,则对运行人员预警的同时,自动调整紫外灯阵的光照强度以及对大通量精密滤芯进行水汽反洗。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所述的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在具体操作时,进水流入壳体的下腔体后,先通过紫外灯阵杀灭及分解进水中残留的微生物及有机物,然后再进入上腔体中,通过大通量精密滤芯过滤水中残留的悬浮颗粒物,最后经上腔体排出,另外,本技术通过控制系统对进水SDI以及壳体压差进行检测,当进水水质劣化或压差过高时,则对运行人员预警的同时,自动调整紫外灯阵的光照强度以及对大通量精密滤芯进行水汽反洗,一方面确保多效保护效果,另一方面显著延长大通量精密滤芯的使用寿命,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保安过滤器,并且对反渗透膜的保护作用更全面,同时还在运行智能化、配置灵活性、运行成本等发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实用性也极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为控制系统、2为壳体、3为大通量精密滤芯、4为紫外灯阵、5为第一压力传感器、6为第二压力传感器、7为在线SDI测定仪、8为第一阀门、9为第二阀门、10为第三阀门、11为第四阀门、12为第五阀门、13为第六阀门、14为第七阀门、15为隔板、16为顶部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2]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包括壳体2及控制系统1;
[0023]壳体2内通过隔板15分隔为上腔体及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内设置有大通量精密滤芯3,下腔体内设置有紫外灯阵4,下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上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6,上腔体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顶部端盖16,进水管道的出口经第一阀门8及在线SDI测定仪7与第二阀门9的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9的出口与下腔体的底部入口相连通,下腔体与上腔体之间通过隔板15上的通孔相连通,上腔体顶部侧面的出口与第三阀门10及第四阀门11的入口相连通,第四阀门11的出口经第五阀门12及高压泵与反渗透系统相连通,第六阀门13的入口与下腔体底部的入口相连通,压缩空气管道的出口经第七阀门14与第二阀门9的入口相连通。
[0024]控制系统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紫外灯阵4、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五阀门12、第六阀门13及第七阀门14相连接。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及控制系统(1);壳体(2)内通过隔板(15)分隔为上腔体及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内设置有大通量精密滤芯(3),下腔体内设置有紫外灯阵(4),进水管道的出口与下腔体底部的入口相连通,下腔体的顶部通过隔板(15)上的通孔与大通量精密滤芯(3)的入口相连通,上腔体顶部侧面的出口与反渗透系统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上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腔体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顶部端盖(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门(8)、在线SDI测定仪(7)及第二阀门(9);进水管道的出口经第一阀门(8)及在线SDI测定仪(7)与第二阀门(9)的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9)的出口与下腔体的底部入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型反渗透多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阀门(10)、第四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予平王宁飞刘玮王钊叶洲谭小华俞杰杨泽潘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