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3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包括有:形成的第1涡流空间(111),在第1涡流空间(111)的一侧形成吸入空气和灰尘第1涡流空间的入口(112),在第1涡流空间(111)的上部形成主要排出空气的第1涡流空间的出口(113),并根据离心力从空气中分离灰尘的第1灰尘分离桶(110);和连通结合于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下端,捕集分离的灰尘的灰尘捕集桶(150);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第1涡流空间(111)连通形成的第2涡流空间(121),在第2涡流空间(121)的一侧与第1涡流空间的出口(113)连通形成第2涡流空间的入口(122),第2涡流空间(121)的另一侧形成与主叶轮(11)连通排出空气的第2涡流空间出口(123),第2涡流空间(121)的主壁面形成将灰尘循环到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循环口(124)的第2灰尘分离桶(120);和连通第2灰尘分离桶(120)的循环口(124)和第1灰尘分离桶的入口(112)的循环管(130);和设置于第2灰尘分离桶的入口(122),吸入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空气和灰尘的一部分,在的第2灰尘分离桶(120)的内部形成涡流的补助叶轮(140)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风吸尘器。更进一步说是涉及一种以循环式分离灰尘,而减少压力损失,并能提高捕集效率的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真空吸尘器,是吸入混有灰尘和小颗粒的空气,然后用织物做的灰尘过滤袋或用纸做的过滤纸过滤,把空气滤掉但把灰尘和小颗粒留在过滤袋或过滤纸里的装置。但是,由于灰尘和小颗粒等污物的积累要经常更换灰尘过滤袋或灰尘过滤纸,由此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在经济上考虑也不合适。另外,在更换灰尘过滤袋或灰尘过滤纸时,使用者要用手直接去抓灰尘过滤袋或灰尘过滤纸,所以显得很不卫生。旋风方式的真空吸尘器吸入混有灰尘的空气后使混有灰尘的空气高速旋转,然后通过旋转空气的离心力,从混有污物的空气中将灰尘或小的污物以从重到轻的顺序逐个甩出后,把甩出的灰尘或小的污物捕集到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的灰尘捕集桶中。这样,可以用眼睛从外部就能观察透明聚集桶的灰尘或污物的积累程度。因此,当从外部观察到透明灰尘捕集桶内的灰尘和污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则可以倒掉透明灰尘捕集桶内的灰尘和污物。并且,灰尘捕集桶的使用寿命几乎是半永久性的。从而,在两方面考虑,旋风方式的真空吸尘器具有又经济又卫生的效果。因此,最近研究和开发旋风方式的真空吸尘器的研究开发活动非常活跃。图1是现有的旋风吸尘器的吸尘器本体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旋风吸尘器是由产生吸入力的叶轮11;和与叶轮11连通,并具备从空气中分离灰尘的灰尘分离单元15的吸尘器本体部10;和与该吸尘器本体部10连接,并具备了移动到要打扫的位置后吸入灰尘或微细粒子等异物的管嘴头21的吸尘器吸入部20所构成。如图2所示,灰尘分离单元15是由具备所定的涡流空间12a,并能够把与空气一同吸入的灰尘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分离桶12和;连通结合于灰尘分离桶12的下端,聚集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捕集桶13所构成。灰尘分离桶12将涡流空间12a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形成为越往下部走就越窄的‘过滤嘴’结构。在灰尘分离桶12的上部侧周面,倾斜形成与连接管嘴头21的吸入管30连通、吸入空气和灰尘的入口12b,上端形成与叶轮11连通,排出分离了灰尘的干净空气的出口12c。图面中未说明的符号22是刷子,23是轮子,40是把手。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旋风吸尘器的动作如下。即,向吸尘器本体部10加电源后,叶轮11旋转,通过吸尘器吸入部20的管嘴头21的吸入,空气和灰尘将一同经过灰尘分离桶12的入口12b吸入到涡流空间12a,吸入的空气和灰尘将在灰尘分离桶12a的内部旋转,根据离心力分离干净的空气和灰尘后,灰尘将随着灰尘分离桶12落下留在灰尘捕集桶13内,而干净的空气将由于叶轮11的吸入力通过出口12c排出,并且旋风吸尘器会不断的反复这一连串的过程。但是,在如上所述的旋风吸尘器中,在将灰尘捕集桶13的捕集效率设计的高的情况下,压力损失将变大,叶轮11的吸入率将变小。相反,将叶轮11的吸入率设计高的情况下,则存在捕集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提高灰尘分离桶的捕集效率,又可以减低叶轮的压力损失的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包括有形成的第1涡流空间,在第1涡流空间的一侧形成吸入空气和灰尘第1涡流空间的入口,在第1涡流空间的上部形成主要排出空气第1涡流空间的出口,并根据离心力从空气中分离灰尘的第1灰尘分离桶;和连通结合于第1灰尘分离桶的下端,捕集分离的灰尘的灰尘捕集桶;还设有与第1灰尘分离桶的第1涡流空间连通形成的第2涡流空间,在第2涡流空间的一侧与第1涡流空间的出口连通形成第2涡流空间的入口,第2涡流空间的另一侧形成与主叶轮连通排出空气的第2涡流空间出口,第2涡流空间的主壁面形成将灰尘循环到第1灰尘分离桶的循环口的第2灰尘分离桶;和连通第2灰尘分离桶的循环口和第1灰尘分离桶的入口的循环管;和设置于第2灰尘分离桶的入口,吸入第1灰尘分离桶的空气和灰尘的一部分,在的第2灰尘分离桶的内部形成涡流的补助叶轮构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将灰尘分离桶制作为双重,循环灰尘分离的同时,利用放电极分离灰尘,形成令压力损失最小化的灰尘分离桶,通过此提高吸入率和捕集效率。另外不需具备灰尘过滤器,所以可以减少生产费用和维持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旋风吸尘器的吸尘器本体的侧视图;图2是现有的旋风吸尘器中灰尘分离原理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吸尘器中灰尘分离原理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原理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其中11叶轮(主叶轮) 21吸入管嘴30吸入管 110第1灰尘分离桶111第1涡流空间 112第1涡流空间的入口113第1涡流空间的出口 120第2灰尘分离桶121第2涡流空间 122第2涡流空间的入口123第2涡流空间的出口 124循环口130循环管 140补助叶轮150灰尘储藏桶 160,170放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提供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吸尘器中灰尘分离原理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原理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吸尘器包括形成所定的涡流空间111,并第一次分离空气和灰尘的第1灰尘分离桶110;和同样具有所定的涡流空间121,连通于第1灰尘分离桶110,并再次分离空气和微细尘土的第2灰尘分离桶120;和为了将第2灰尘分离桶120分离的灰尘循环到第1灰尘分离桶110,而连通第2灰尘分离桶120和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循环管130;和内藏于第2灰尘分离桶120、将通过了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灰尘向第2灰尘分离桶120的离心力方向引导的补助叶轮140;和连通于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下端,捕集分离的灰尘的灰尘捕集桶150所构成。第1灰尘分离桶110将第1涡流空间111向上下方向延长的形成,形成为越往下部走就越窄的‘过滤嘴’结构。在灰尘分离桶110的上部侧周面形成有与吸尘器吸入部20(如图1所示)上的带有管嘴头21的吸入管30相连通的吸入空气和灰尘的入口112,并且在上端形成有与第2涡流空间121连通,排出分离了灰尘的干净空气的出口113,第1涡流空间111的入口112以轴中心为基准,稍微倾斜的形成。第2灰尘分离桶120为了与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第1涡流空间111连通,形成了第2涡流空间121。该第2涡流空间121的下部形成了与第1涡流空间111的出口113连通的入口122,第2涡流空间121的上部形成与主叶轮(图1所示)11连通,排出空气的出口123,第2涡流空间121的主壁面形成将灰尘循环到第1灰尘分离桶111的循环口124。又如图3所示,第2灰尘分离桶120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还可以如图4所示,形成为越往上走就越窄的‘过滤嘴’形状。循环管130形成为单纯的圆形管。循环管130一端连通第2涡流空间121的循环口124,另一端连通于第1涡流空间111的入口112的吸入管30。根据吸尘器本体部的形状,循环管130可以使用硬质或形成为如软管等软质的材质。补助叶轮140的导入侧相对于第2涡流空间121的入口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包括有形成的第1涡流空间(111),在第1涡流空间(111)的一侧形成吸入空气和灰尘第1涡流空间的入口(112),在第1涡流空间(111)的上部形成主要排出空气的第1涡流空间的出(113),并根据离心力从空气中分离灰尘的第1灰尘分离桶(110);和连通结合于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下端,捕集分离的灰尘的灰尘捕集桶(150);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第1灰尘分离桶(110)的第1涡流空间(111)连通形成的第2涡流空间(121),在第2涡流空间(121)的一侧与第1涡流空间的出口(113)连通形成第2涡流空间的入口(122),第2涡流空间(121)的另一侧形成与主叶轮(11)连通排出空气的第2涡流空间出口(123),第2涡流空间(121)的主壁面形成将灰尘循环到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炯株柳正焕郑京仙李成和金镛鎭夏炳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