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27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属于道路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步骤如下,S1、以厚壁竹材为制造原料,使用粉碎机将所述厚壁竹材粉碎,获得竹碎屑;S2、将水泥、砂和步骤S1中所述的竹碎屑放入搅拌机中,然后向所述搅拌机中加水,并通过所述搅拌机将水泥、砂、竹碎屑和水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水泥混凝土;S3、将步骤S2中所述的水泥混凝土,经摊铺、振捣、养护过程形成非透水慢行道铺面和/或透水慢行道铺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替换传统的混凝土粗集料,铺筑环保、轻质、舒适、经济的慢行道铺面,并且,竹材选自植物,具有明显的固碳效果,兼具低碳环保功能、明显的社会效益外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社会效益外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社会效益外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材料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供人们休闲用的步道、跑道等慢行道主要为预制透水砖、彩色硬质路面(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或者塑胶跑道,但透水砖、彩色硬质路面舒适性较差,同时,沥青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大量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不利于低碳环保及可持续发展。
[0003]并且,目前大量使用的塑胶跑道采用聚氨酯基材料,聚氨酯基材料具有使用性能优良、颜色鲜亮、美观、弹性好和耐磨等特点,但是聚氨酯塑胶跑道对人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害,其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规定的Ⅱ级危害物(高度危害),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此外,聚氨酯塑胶跑道材料在铺设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催化剂,对环境造成破坏;再者,施工中大量使用的苯和甲苯等可挥发性有机溶剂,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现有的慢行道铺面技术有待改善。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利用竹碎屑作为粗集料,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替换传统的混凝土粗集料,铺筑环保、轻质、舒适、经济的慢行道铺面,由于竹材在中国品种多样、种植分布广、为可再生资源,能够有效可以减少石料的开采;并且,竹材选自植物,具有明显的固碳效果;此外,竹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质轻,有助于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节省能源,有效地减低生产成本,兼具低碳环保功能,符合业内之需求,因此,利用竹材铺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外和经济效益。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0008]S1、以厚壁竹材为制造原料,使用粉碎机将所述厚壁竹材粉碎,获得竹碎屑,并使用表面改性剂处理所述竹碎屑。
[0009]S2、将水泥、砂和步骤S1中所述的竹碎屑放入搅拌机中,然后向所述搅拌机中加水,并通过所述搅拌机将水泥、砂、竹碎屑和水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水泥混凝土。
[0010]S3、将步骤S2中所述的水泥混凝土,经摊铺、振捣、养护过程形成非透水慢行道铺面和/或透水慢行道铺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结构,由到上依次包括夯实地基土、透水底基层、透水基层、砂浆找平层、竹碎屑集料面层,以楠竹、斑竹等厚壁竹材为制造原料,能够提高路面的舒适性,且能够避免使用沥青等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沥青大量使用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有助于实现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且采用
楠竹、斑竹等植物作为慢行道铺面的原料,竹材具有良好的固碳效果,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所述的厚壁竹材包括楠竹和斑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楠木和斑竹等厚壁竹材作为慢行道铺面的原材料之一,有助于获得坚固和舒适的慢行道铺面。
[0014]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竹碎屑粒径的范围为3~30mm。
[0015]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竹碎屑的集料为连续级配或大粒径间断级配。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续级配是指按照规定筛孔尺寸的标准筛竹碎屑集料进行筛分析时,所得到的级配曲线是一顺滑的曲线,具有连续线,相邻粒级的粒料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由大到小,各粒级颗粒均有,并按质量比例搭配组成的粗集料,称为连续级配粗集料。由竹碎屑连续级配粗集料配置的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不易产生离析,经适当振捣,可获得既密实又舒适的慢行道铺面。间断级配是指颗粒尺寸缺中间一个粒级或几个粒级的集料级配。大颗粒的空隙由很小的颗粒填充,可以使集料的堆积密度增加。
[0017]进一步地:在步骤S2获得的水泥混凝土中加入外添加增强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添加增强剂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能够快速渗透至水泥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的副产品发生二次反应,能够有效堵塞混凝土内部毛细微孔,从而能够提高慢行道铺面的表面硬度、密实度、耐磨性。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水、水泥、砂和竹碎屑的添加重量比为(3.3~ 3.7):(6.3~6.7):(1.8~2.2):(4.8~5.2)。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的应用,将所述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应用于铺筑人行道、自行车道、跑道和/或广场。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方法利用竹碎屑作为粗集料,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替换传统的混凝土粗集料,铺筑环保、轻质、舒适、经济的慢行道非透水面层,由于竹材在中国品种多样、种植分布广、为可再生资源,能够有效可以减少石料的开采;并且,竹材选自植物,具有明显的固碳效果;此外,竹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质轻,有助于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节省能源,有效地减低生产成本,兼具低碳环保功能,符合业内之需求,因此,利用竹材铺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外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竹碎屑水泥混凝土非透水现浇铺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竹碎屑水泥混凝土透水现浇铺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竹碎屑水泥混凝土非透水预制块铺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竹碎屑水泥混凝土透水预制块铺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如图 1至图2所示,步骤如下:
[0031]S1、以厚壁竹材为制造原料,使用粉碎机将厚壁竹材粉碎,获得竹碎屑,竹碎屑由粒径为3~30mm的材料形成连续级配。
[0032]S2、将水泥、砂和步骤S1中的竹碎屑放入搅拌机中,然后向搅拌机中加水,并通过搅拌机将水泥、砂、竹碎屑和水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水泥混凝土;其中,水的重量为350克、水泥的重量为650克、砂的重量为200克,竹碎屑的重量为500克。
[0033]S3、将步骤S2中的混凝土摊铺到处理好的基面上、并通过振捣和养护过程,形成非透水慢行道铺面,即为整体连续的现浇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非透水现浇铺面。
[0034]实施例2: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如图 3至图4所示,步骤如下:
[0035]S1、以厚壁竹材为制造原料,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S1、以厚壁竹材为制造原料,使用粉碎机将所述厚壁竹材粉碎,获得竹碎屑,并使用表面改性剂处理所述竹碎屑;S2、将水泥、砂和步骤S1中所述的竹碎屑放入搅拌机中,然后向所述搅拌机中加水,并通过所述搅拌机将水泥、砂、竹碎屑和水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水泥混凝土;S3、将步骤S2中所述的水泥混凝土,经摊铺、振捣、养护过程形成非透水慢行道铺面和/或透水慢行道铺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所述的厚壁竹材包括楠竹和斑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碎屑水泥混凝土慢行道铺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所述的竹碎屑粒径的范围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洲陈祥袁国康王仁其唐乃膨毕研秋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