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797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进行计算,操作过程如下:(一)建立螺旋桨有限元模型:(二)网格划分:指定壁面上网格单元的最大尺度,通常选取0.01倍的螺旋桨直径作为网格单元的最大尺度,生成四面体网格;螺旋桨网格,同时赋予几何模型的材料属性,给定泊松比、杨氏模量和密度;(三)约束和载荷施加:在桨榖两侧端面施加固定约束,载荷方向为垂直于0.7半径处的弦线,载荷方向;(四)螺旋桨强度计算及结果处理:基于有限元静力学求解方法,计算获得了螺旋桨的等效应力分布,螺旋桨等效应力分布完成,给出了最大应力的位置和数值,从而实现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极地船舶推进器结构性能评估
,尤其是一种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极地船舶螺旋桨在工作过程中会与冰体发生碰撞作用,使得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螺旋桨的强度直接影响极地船舶运行安全性。
[0003]建立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可以在设计阶段对螺旋桨的强度进行评估,提升产品设计迭代效率,可以为极地船舶螺旋桨结构设计提供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从而是一种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螺旋桨最大等效应力值及最大等效应力发生位置,满足设计阶段对于螺旋桨强度的评估要求。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进行计算,操作过程如下:
[0007](一)建立螺旋桨有限元模型:
[0008]根据螺旋桨参数获得不同半径处的桨叶剖面线,把螺旋桨不同半径处的叶剖面线导入三维建模软件;
[0009]通过曲线扫略生成叶片三维实体,创建桨榖,螺旋桨单叶片模型;
[0010]根据载荷施加位置对叶片表面进行分区,
[0011]把建立好的三维模型导出为igs格式文件,利用有限元软件读入三维几何文件;
[0012](二)网格划分:
[0013]指定壁面上网格单元的最大尺度,通常选取0.01倍的螺旋桨直径作为网格单元的最大尺度,生成四面体网格;
[0014]螺旋桨网格,同时赋予几何模型的材料属性,给定泊松比、杨氏模量和密度;
[0015](三)约束和载荷施加:
[0016]在桨榖两侧端面施加固定约束,载荷方向为垂直于0.7半径处的弦线,载荷方向;
[0017](四)螺旋桨强度计算及结果处理:
[0018]基于有限元静力学求解方法,计算获得了螺旋桨的等效应力分布,螺旋桨等效应力分布完成,给出了最大应力的位置和数值,从而实现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
[001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20]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1,力为Fb,在叶片吸力面上,对从0.6R 到叶梢并从导边延伸0.2倍弦长的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21]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2,力为50%Fb,在叶片吸力面上,对从0.9R 以外的螺旋桨的叶梢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22]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3,力为Ff,在叶片压力面上,对从0.6R 到叶梢并从导边延伸0.2倍弦长的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23]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4,50%Ff,在叶片压力面上,对从0.9R以外的螺旋桨的叶梢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24]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5,60%
×
max{Fb,Ff},在叶片压力面上,对从0.6R到叶梢并从随边延伸到0.2倍弦长的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本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进行计算,提出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建立螺旋桨有限元模型,对螺旋桨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螺旋桨壁面进行分区,对不同区域施加不同载荷计算螺旋桨的应力分布,实现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螺旋桨不同位置施加等效载荷,实现了考虑冰桨作用的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桨不同半径剖面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桨的三维模型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桨叶壁面分区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有限元模型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桨网格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约束施加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桨叶受力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载荷施加位置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桨等效应力分布图。
[0037]图10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桨模型及叶片分区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桨模型网格示意图。
[0039]图12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桨模型等效应力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1]如图1

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进行计算,操作过程如下:
[0042](一)建立螺旋桨有限元模型:
[0043]根据螺旋桨参数获得不同半径处的桨叶剖面线,把螺旋桨不同半径处的叶剖面线导入三维建模软件;
[0044]通过曲线扫略生成叶片三维实体,创建桨榖,螺旋桨单叶片模型;
[0045]根据载荷施加位置对叶片表面进行分区,
[0046]把建立好的三维模型导出为igs格式文件,利用有限元软件读入三维几何文件;
[0047](二)网格划分:
[0048]指定壁面上网格单元的最大尺度,通常选取0.01倍的螺旋桨直径作为网格单元的最大尺度,生成四面体网格;
[0049]螺旋桨网格,同时赋予几何模型的材料属性,给定泊松比、杨氏模量和密度;
[0050](三)约束和载荷施加:
[0051]在桨榖两侧端面施加固定约束,载荷方向为垂直于0.7半径处的弦线,载荷方向;
[0052](四)螺旋桨强度计算及结果处理:
[0053]基于有限元静力学求解方法,计算获得了螺旋桨的等效应力分布,螺旋桨等效应力分布完成,给出了最大应力的位置和数值,从而实现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
[0054]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1,力为Fb,在叶片吸力面上,对从0.6R 到叶梢并从导边延伸0.2倍弦长的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55]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2,力为50%Fb,在叶片吸力面上,对从0.9R 以外的螺旋桨的叶梢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56]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3,力为Ff,在叶片压力面上,对从0.6R 到叶梢并从导边延伸0.2倍弦长的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57]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4,50%Ff,在叶片压力面上,对从0.9R以外的螺旋桨的叶梢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58]约束和载荷施加中,载荷工况5,60%
×
max{Fb,Ff},在叶片压力面上,对从0.6R到叶梢并从随边延伸到0.2倍弦长的区域,均匀施加的压力。
[0059]本专利技术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进行计算,
[0060]提出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
[0061]具体过程如下:
[0062](一)建立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进行计算,操作过程如下:(一)建立螺旋桨有限元模型:根据螺旋桨参数获得不同半径处的桨叶剖面线,把螺旋桨不同半径处的叶剖面线导入三维建模软件;通过曲线扫略生成叶片三维实体,创建桨榖,螺旋桨单叶片模型;根据载荷施加位置对叶片表面进行分区,把建立好的三维模型导出为igs格式文件,利用有限元软件读入三维几何文件;(二)网格划分:指定壁面上网格单元的最大尺度,通常选取0.01倍的螺旋桨直径作为网格单元的最大尺度,生成四面体网格;螺旋桨网格,同时赋予几何模型的材料属性,给定泊松比、杨氏模量和密度;(三)约束和载荷施加:在桨榖两侧端面施加固定约束,载荷方向为垂直于0.7半径处的弦线,载荷方向;(四)螺旋桨强度计算及结果处理:基于有限元静力学求解方法,计算获得了螺旋桨的等效应力分布,螺旋桨等效应力分布完成,给出了最大应力的位置和数值,从而实现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船舶螺旋桨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约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影博武珅刘登成辛公正唐登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