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74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包括底箱,底箱的内部设有过滤海绵块,底箱的上端为开口状,且底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洗箱,清洗箱的顶部固定嵌设有料筒,且料筒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管,料筒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滤网,两个滤网的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插接有接水盒,接水盒的正面设有下水管,清洗箱的内底部设有漏水板,且漏水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筒,两个分离筒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被动齿轮,料筒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接水盒后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茜草清洗效果差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茜草,中药材名,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和根茎,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功能主治为: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在使用之前需要对茜草进行清洗,传统的清洗多是直接放在水池中搅拌处理,这种方式一方面容易对茜草造成损伤造成后期药效的削弱,另外水资源消耗大,杂质清理不彻底。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该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结构紧凑,通过倾斜自动过滤杂质和后续的转动离心除杂相结合的方式对茜草进行充分清洗,效率高除杂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解决了茜草清洗效果差,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包括底箱,底箱的内部设有过滤海绵块,底箱的上端为开口状,且底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洗箱,清洗箱的顶部固定嵌设有料筒,且料筒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管,料筒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滤网,两个滤网的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插接有接水盒,接水盒的正面设有下水管,清洗箱的内底部设有漏水板,且漏水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筒,两个分离筒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被动齿轮,料筒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接水盒后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左右两个被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08]清洗箱的内顶壁左右端和左右内壁之间连接有喷头,且两个喷头的相互远离的一端连通有导水管,且两个导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底箱的左右端底部连通,两个导水管上均设有水泵,清洗箱的左右内壁均设有引料槽,清洗箱的正面设有能够闭合的箱门
[0009]优选的,分离筒包括与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的且表面为镂空设计的筒体,筒体内侧面的下方设有五个环形均匀分布的清洗杆。
[0010]优选的,两个滤网呈倾斜设置,且两个滤网倾斜端的长度为二十厘米,滤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四十度。
[0011]优选的,下水管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下水管呈水平等距离分布在接水盒的正面底部。
[0012]优选的,下水管的正面端位于主动齿轮以及被动齿轮正面的前方位置。
[0013]优选的,引料槽为倾斜设置,且引料槽的底部位于对应侧分离筒的上方。
[0014]优选的,主动齿轮以及被动齿轮的外表面均经过防锈蚀处理。
[0015]优选的,箱门与清洗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且箱门的正面设有观察窗。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通过设置的两个下料管、两个滤网、两个引料槽以及对应的两个分离筒,对茜草进行均分后进行清洗处理,避免茜草的堆积影响清洗效果。
[0019]2、通过设置的喷头、滤网和分离筒能够对茜草分别进行初步杂质去除和二次去除,既能保证茜草的清洗效果,同时提高整体的清洗效率。
[0020]3、通过设置的电机、转轴、主动齿轮以及两个被动齿轮,利用离心力原理使得分离筒不断的转动,将含有少量的杂质跟着残余的水一起与茜草分离,同时加快茜草的干燥程度。
[0021]4、通过设置的导水管、水泵、过滤海绵块以及喷头之间的配合,实现水资源过滤后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主体正视图的剖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主体的正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分离筒的俯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下水管与接水盒连接关系的侧视图。
[0027]图中:1底箱、2过滤海绵块、3清洗箱、4料筒、5下料管、6滤网、7接水盒、8下水管、9漏水板、10支撑杆、11分离筒、111筒体、112清洗杆、12被动齿轮、13电机、14转轴、15主动齿轮、16喷头、17导水管、18水泵、19引料槽、20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9]图1

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包括底箱1,底箱1的内部设有过滤海绵块2,底箱1的上端为开口状,且底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洗箱3,清洗箱3的顶部固定嵌设有料筒4,且料筒4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管5,料筒4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滤网6,两个滤网6呈倾斜设置,且两个滤网6倾斜端的长度为二十厘米,滤网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四十度,使得茜草和水混合物自动沿着滤网6向下方移动,实现初步的杂质过滤处理,两个滤网6的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插接有接水盒7,接水盒7的正面设有下水管8,下水管8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下水管8呈水平等距离分布在接水盒7的正面底部,加快接水盒7内水的排放,清洗箱3的内底部设有漏水板9,且漏水板9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10,且两个支撑杆1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筒11,分离筒11包括与支撑杆10
顶部固定连接的且表面为镂空设计的筒体111,筒体111内侧面的下方设有五个环形均匀分布的清洗杆112,两个分离筒11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被动齿轮12,料筒4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远离电机13的一端贯穿接水盒7后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5,主动齿轮15以及被动齿轮12的外表面均经过防锈蚀处理,主动齿轮15与左右两个被动齿轮12之间相互啮合,下水管8的正面端位于主动齿轮15以及被动齿轮12正面的前方位置;
[0030]清洗箱3的内顶壁左右端和左右内壁之间连接有喷头16,且两个喷头16的相互远离的一端连通有导水管17,且两个导水管17的另一端分别与底箱1的左右端底部连通,两个导水管17上均设有水泵18,清洗箱3的左右内壁均设有引料槽19,引料槽19为倾斜设置,且引料槽19的底部位于对应侧分离筒11的上方,清洗箱3的正面设有能够闭合的箱门20,箱门20与清洗箱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且箱门20的正面设有观察窗,便于观察清洗箱3内水的干净程度,从而判断茜草的清洗程度。
[0031]本实施例工作时,打开箱门20,然后从底箱1的开口处向内加入清水,之后向料筒4中加入待清洗的茜草,关闭箱门20,之后打开下料管5、电机13以及水泵18,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茜草控标的清洗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内部设有过滤海绵块(2),底箱(1)的上端为开口状,且底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洗箱(3),清洗箱(3)的顶部固定嵌设有料筒(4),且料筒(4)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管(5),料筒(4)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滤网(6),两个滤网(6)的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插接有接水盒(7),接水盒(7)的正面设有下水管(8),清洗箱(3)的内底部设有漏水板(9),且漏水板(9)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10),且两个支撑杆(1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筒(11),两个分离筒(11)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被动齿轮(12),料筒(4)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远离电机(13)的一端贯穿接水盒(7)后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5),主动齿轮(15)与左右两个被动齿轮(12)之间相互啮合;清洗箱(3)的内顶壁左右端和左右内壁之间连接有喷头(16),且两个喷头(16)的相互远离的一端连通有导水管(17),且两个导水管(17)的另一端分别与底箱(1)的左右端底部连通,两个导水管(17)上均设有水泵(18),清洗箱(3)的左右内壁均设有引料槽(19),清洗箱(3)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李晓莉高思文丁继敏王倩杨云翔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隆泰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