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整体上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65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造简单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整体上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上垫片的结构是:垫片中间部位设置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中间部位设置有圆孔,用以容纳电池盖片上的放气阀座;方形凸台两侧各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的中央分别设置有可穿入极柱的圆孔;在两个长方形凹槽的同侧分别设置极耳位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上垫片可通过调整极耳位凹槽的尺寸,容纳和定位不同宽度、厚度和数量的柔性极耳,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型号动力电池,从结构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整体上垫片,特别涉及是一种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整体上垫片
技术介绍
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体积小、质量轻、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及大型备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广泛。这些应用大部分都是几十只到上百只单体电池通过汇流条串联和并联在一起构成电池组,要求电池提供出从1C乃至20~30C的大电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颠簸及加速冲击的恶劣条件,因此对外部正负极柱乃至内部的柔性极耳的定位及可靠性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虽然提供在保证电池安全性同时能够方便装配和节省工时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的上垫片,但当所需求的极耳数量较多无法焊接时,不能保证电池内部柔性极耳的定位及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完好无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存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整体上垫片。 本技术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上垫片的结构是垫片中间部位设置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中间部位设置有圆孔,用以容纳电池盖片上的放气阀座;方形凸台两侧各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的中央分别设置有可穿入极柱的圆孔;在两个长方形凹槽的同侧分别设置极耳位凹槽。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上垫片的四周尺寸分别比壳体内腔小0.4mm,上垫片的整体高度等于壳体内腔高度减去极组高度;上垫片的中间部位专门设计有一个带圆孔的方形凸台,以容纳放气阀座;上垫片的带圆孔的方形凸台两侧各有一个含圆孔的长方形的凹槽,可以容纳极柱底座使极柱定位和防止极组振动;在两个长方形凹槽的同侧分别设计一个能容纳相应宽度和厚度的多层极耳的极耳位凹槽,使极耳定位且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而不至于由于挤压而破损,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技术提供的整体上垫片可通过调整极耳位凹槽的尺寸,容纳和定位不同宽度、厚度和数量的柔性极耳,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型号动力电池,从结构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本技术的上垫片的材质为PP或PTFE,可注塑成型或机加工。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的上垫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垫片1;带圆孔的方形凸台2;特殊设计含圆孔3;长方形的凹台4;极耳位10(此外装配中涉及的其他零部件有焊有放气阀座5并注塑上内、外绝缘垫6的电池盖片7,还涉及长方形极柱8及极柱座9)。上垫片长方体1,其中间部位有一个带圆孔的方形凸台2,以容纳电池盖片7上的放气阀座5;上垫片的带圆孔的方形凸台2两侧各有一个含可穿入极柱8的圆孔3的长方形的凹槽4,以穿入和固定极柱8和长方形极柱座9,在两个长方形凹槽的同侧分别设置以容纳极耳的极耳位凹槽10,从而使极耳定位且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而不至于由于挤压而破损,从而达到使电池安全和更加可靠的目的。 当电池极组与电池盖装配时,只需将极组上的头部穿孔的正、负极耳及内绝缘垫片6分别穿入长方形正、负极的极柱8上,接着将极柱座9穿入上垫片1的极柱圆孔3中,跟随将放气阀座5调整进入带圆孔的方形凸台2中,并将极柱座9调整进入长方形的凹槽4里,然后将伸出电池盖片7的正、负极极柱8,套上外绝缘垫片6、不锈钢垫片和不锈钢螺母,通过专用扳手拧紧,在此过程中极柱不会扭动,极耳定位在极耳位中,不会因空间狭小而导致断裂,从而达到保证电池安全和可靠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上垫片,其特征是,所述上垫片中间部位设置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中间部位设置有圆孔;方形凸台两侧各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的中央分别设置有可穿入极柱的圆孔;在两个长方形凹槽的同侧分别设置极耳位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构造简单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整体上垫片。本技术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上垫片的结构是垫片中间部位设置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中间部位设置有圆孔,用以容纳电池盖片上的放气阀座;方形凸台两侧各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的中央分别设置有可穿入极柱的圆孔;在两个长方形凹槽的同侧分别设置极耳位凹槽。本技术提供的整体上垫片可通过调整极耳位凹槽的尺寸,容纳和定位不同宽度、厚度和数量的柔性极耳,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型号动力电池,从结构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档编号H01M2/00GK201134446SQ200720098948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娜 张, 张火成, 郭军平, 邱瑞珍, 刚 许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极耳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上垫片,其特征是,所述上垫片中间部位设置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中间部位设置有圆孔;方形凸台两侧各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的中央分别设置有可穿入极柱的圆孔;在两个长方形凹槽的同侧分别设置极耳位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张火成郭军平邱瑞珍许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