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09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包括依次连接的栅格井、隔油池和池体,所述池体内部分为池体上层和池体下层,所述隔油池与池体下层连接,所述池体上层下侧部设置有事故池出水管,所述池体下层内设置有潜污泵,用以将事故水输送至池体上层并由事故池出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事故池不仅储存容量大,构造简单,便于管理,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基建投资费用。基建投资费用。基建投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石化企业的泄露、爆炸事故时有发生,油品与化学产品对水环境而言是巨大的威胁。2005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造成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敲响了石化企业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的警钟。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法规与政策,要求石化企业需设置应急事故池,以暂存突发事故产生的废水,避免污染物外泄,同时减缓对污水处理厂水处理设施的冲击。然而,目前我国化工企业事故池普及率较低,一是因为关于事故池的研究起步较晚,事故池相关的设计规范与管理标准尚未完善;二是因为事故池作为应急设施,利用率低,容积大,一旦事故发生,事故池除了容纳生产废水还需容纳灭火所需的大量废水等。传统应急事故池多为地下式,受结构稳定与建造难度的限制,深度多为5m以下,在必须保障容积的前提下,占地面积非常大;而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尤其是中小型石化企业,难以建造符合规范要求的应急事故池。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成本,同时保证进入事故池前进行有效预处理的应急事故池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不仅构造简单,便于运行维护和管理,而且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减少占地面积。
[0004]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依次连接的栅格井、隔油池和池体,所述池体内部分为池体上层和池体下层,所述隔油池与池体下层连接,所述池体上层下侧部设置有事故池出水管,所述池体下层内设置有潜污泵,用以将事故水输送至池体上层并由事故池出水管排出。
[0005]进一步的,所述池体下层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池体上层下侧部设置有池体上层排空管,所述池体上层上侧部设置有池体上层溢流管,所述池体下层上侧部设置有池体下层溢流管,所述池体下层下侧部设置有池体下层排空管,所述池体下层排空管与设置在池体下层内部的排空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油池与池体下层上侧部之间经事故池进水管连接,所述隔油池内部分隔为三格。
[0008]进一步的,所述潜污泵依次经潜污泵出水管和池体上层进水管与池体上层的上侧部连接,所述池体上层溢流管、池体下层溢流管、事故池进水管、潜污泵出水管、池体上层排空管、池体下层排空管上均设有闸阀,所述事故池出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和蝶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栅格井内部设置有栅格,用以除去水中悬浮固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池体上层和池体下层上均设有人孔及检修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池体上层顶部设置有通气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池体上层和池体下层内侧设置有步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构造简单,能够减少占地面积,维护方便,事故水经格栅井、隔油池预处理后,重力流进事故池下层,利用潜污泵将事故水提升至事故池上层,然后通过出水管道重力输送至水处理设施;其中,液位传感器连接泵控制系统,以根据液位高度控制泵的启停;池体上层溢流管和池体下层溢流管的设计,用以防污废水漫流,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池体上层排空管和池体下层排空管用以及时排除渣浆,满足紧急排空的需要;通过设置排空泵,以克服渣浆无法重力排出的问题;因此,对于大中小型的化工企业与其他工业园区,该事故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
[0015]图2为图1的横向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的竖向剖视图;
[0017]图中:1

格栅井,2

隔油池,3

通气管,4

人孔及检修孔,5

闸阀,6

池体上层溢流管,7

潜污泵出水管,8

池体下层排空管,9

止回阀,10

蝶阀,11

事故池出水管,12

池体上层排空管,13

池体上层进水管,14

潜污泵,15

排空泵,16

液位传感器,17

步梯,18

事故池进水管,19

池体下层溢流管,20

坡向集水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实施例:参照附图1

3所示,提供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包括依次连接的栅格井1、隔油池2和池体,池体为双层复合半地下式结构,其内部分为池体上层和池体下层,所述隔油池与池体下层连接,所述池体上层下侧部设置有事故池出水管11,所述池体下层内设置有潜污泵14,用以将池体下层的事故水提升输送至池体上层并由事故池出水管排出。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池体下层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6;液位传感器置于池体底部,液位传感器与泵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检测底部液体压力,转换成电信号,以电流形式输出至泵控制系统,根据启泵液位(约池容1/3~1/2处)、停泵液位(略高于泵吸水口处)控制泵的启停。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池体上层下侧部设置有池体上层排空管12,所述池体上层上侧部设置有池体上层溢流管6,所述池体下层上侧部设置有池体下层溢流管19,所述池体下层下侧部设置有池体下层排空管8。
[0022]池体上层排空管、池体下层排空管用以及时排除渣浆,满足紧急排空的需要。上述的池体下层排空管与设置在池体下层内部的排空泵15连接,用以克服渣浆无法重力排出的问题。
[0023]池体下层溢流管、池体上层溢流管的设置可以以防止污染废水漫流,管中心标高与最高设计水位齐平,所述最高设计水位约于池容2/3~3/4处。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油池与池体下层上侧部之间经事故池进水管18连接;
[0025]在本实施例中,隔油池的保护高度大于400 mm,所述隔油池2内部沿水流方向分隔为三格,每格宽度小于6 m,使布水均匀,隔油池顶部加设阻燃材料的盖板。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潜污泵依次经潜污泵出水管7和池体上层进水管13与池体上层的上侧部连接,所述池体上层溢流管、池体下层溢流管、事故池进水管、潜污泵出水管、池体上层排空管、池体下层排空管上均设有闸阀5,所述事故池出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9和蝶阀10。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格井内部设置有栅格,用以除去水中悬浮固体。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池体上层和池体下层上均设有人孔及检修孔4。人孔及检修孔还可以兼作通风设施。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池体上层顶部设置有通气管3,防止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聚集于密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栅格井、隔油池和池体,所述池体内部分为池体上层和池体下层,所述隔油池与池体下层连接,所述池体上层下侧部设置有事故池出水管,所述池体下层内设置有潜污泵,用以将事故水输送至池体上层并由事故池出水管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下层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上层下侧部设置有池体上层排空管,所述池体上层上侧部设置有池体上层溢流管,所述池体下层上侧部设置有池体下层溢流管,所述池体下层下侧部设置有池体下层排空管,所述池体下层排空管与设置在池体下层内部的排空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应急事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与池体下层上侧部之间经事故池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功端陈卓艺边归国罗静鄢忠森夏铭谦林欣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