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05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7
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设有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装配梁、第二装配梁、中心加强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焊接为一体,第一板体具有翻边,第一板体通过翻边将第二板体包裹;第一装配梁连接在第二板体的一端,第二装配梁连接在第二板体的另外一端;中心加强梁连接在第二板体的中心位置;第一支撑梁设置在第一装配梁和中心加强梁之间,第一支撑梁连接第二板体;第二支撑梁设置在第二装配梁和中心加强梁之间,第二支撑梁连接第二板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生产不同的轿底及轿顶框架底梁,用料省,制作简单,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美观。安全美观。安全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属于电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电梯轿底及轿顶框架钣金件,全部采用不同迂回加工方式。在同个平台不同的型号,主要的区别在于长宽度不同,外形相似,常规剪板、折弯、钻孔,形面采用激光切割,多块拼焊等,需花费长时间切换不同品种的产品夹具来焊接合成零件,其缺点是制作成本较高,工件工装占地位置大,且容易遗漏装配孔位。如何提高电梯轿底及轿顶的加工效率,降低生成成本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适用同平台不同型号的轿底及轿顶框架,减少加工误差,降低多块拼焊带来不稳定因素。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包括冲压成型组件,所述冲压成型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装配梁、第二装配梁、中心加强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焊接为一体,第一板体具有翻边,第一板体通过所述翻边将所述第二板体包裹;
[0005]所述第一装配梁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装配梁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的另外一端;所述中心加强梁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梁和中心加强梁之间,第一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梁和中心加强梁之间,第二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二板体。
[0006]作为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装配梁、第二装配梁、中心加强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端部均被所述第一板体的翻边包裹。
[0007]作为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装配梁、第二装配梁、中心加强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为梯形状,第一装配梁、第二装配梁、中心加强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顶部均设有折角。
[0008]作为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冲压组件,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压座、冲压凸起、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所述冲压凸起连接所述冲压座,冲压凸起设有冲压圆孔凹模,所述冲压圆孔凹模配置有冲压圆孔凸模;
[0009]所述第一刃口连接所述冲压凸起,所述第二刃口连接所述冲压凸起。
[0010]作为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冲压座的四角设有定位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装配梁、第二装配梁、中心加强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焊接为一体,第一板体具有翻边,第一板体通过翻边将第二板体包裹;第一装配梁连接在第二板体的一端,第二装配梁连接在第二板体的另外一端;中心加强梁连接在第二板体的中心位置;第一支撑梁设置在第一装配梁和中心加强梁之间,第一支撑梁连接第二板体;第二支撑梁设置在第二装配梁
和中心加强梁之间,第二支撑梁连接第二板体。本技术能够满足生产不同的轿底及轿顶框架底梁,用料省,制作简单,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美观。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3]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的冲压组件示意图。
[0017]图中,1、冲压成型组件;2、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第一装配梁;5、第二装配梁;6、中心加强梁;7、第一支撑梁;8、第二支撑梁;9、翻边;10、折角;11、冲压组件;12、冲压座;13、冲压凸起;14、第一刃口;15、第二刃口;1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0]参见图1和图2,提供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包括冲压成型组件1,所述冲压成型组件1包括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撑梁7和第二支撑梁8;所述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之间焊接为一体,第一板体2具有翻边9,第一板体2通过所述翻边9将所述第二板体3包裹;
[0021]所述第一装配梁4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3的一端,所述第二装配梁5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3的另外一端;所述中心加强梁6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3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梁7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梁4和中心加强梁6之间,第一支撑梁7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所述第二支撑梁8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梁5和中心加强梁6之间,第二支撑梁8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
[0022]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撑梁7和第二支撑梁8的端部均被所述第一板体2的翻边9包裹。具体的,第一板体2的翻边9不仅将第二板体3进行包裹,同时与第二板体3焊接的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撑梁7和第二支撑梁8的端部均被第一板体2的翻边9进行包裹,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
[0023]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撑梁7和第二支撑梁8均为梯形状,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撑梁7和第二支撑梁8的顶部均设有折角10。具体的,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撑梁7和第二支撑梁8均通过顶部的折角10与第二板体3焊接,折角10的设计增加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撑梁7、第二支撑梁8与第二板体3的焊接面积,进一步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
[0024]参见图图3,电梯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成型组件(1),所述冲压成型组件(1)包括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撑梁(7)和第二支撑梁(8);所述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之间焊接为一体,第一板体(2)具有翻边(9),第一板体(2)通过所述翻边(9)将所述第二板体(3)包裹;所述第一装配梁(4)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3)的一端,所述第二装配梁(5)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3)的另外一端;所述中心加强梁(6)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3)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梁(7)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梁(4)和中心加强梁(6)之间,第一支撑梁(7)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所述第二支撑梁(8)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梁(5)和中心加强梁(6)之间,第二支撑梁(8)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轿顶加工共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梁(4)、第二装配梁(5)、中心加强梁(6)、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迁欢
申请(专利权)人:鸿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