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立专利>正文

一种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及具有其的地下防护工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04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防护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包括外箱、内箱、进烟管、定板和动板;内箱设置于外箱中,进烟管的一端位于外箱外侧,其另一端穿过外箱的侧壁后与内箱连通,定板与内箱的底端开口连接,并向外箱的内壁延伸,定板与外箱的底部具有间隔,动板可浮动地设置于定板的上方,定板开有若干个第一气孔,动板开有若干个第二气孔,且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相互交错,以使动板下沉与定板接触时,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相互遮挡封闭外箱内的流体流动,外箱内和内箱内均设置有除尘液,所述外箱开有排烟口。还公开了具有其的电站,其有益效果在于:有效防御低压速燃(爆轰)、边爆边扩等破坏。爆边扩等破坏。爆边扩等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及具有其的地下防护工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防护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及具有其的地下防护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地下防护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国防工程、人防工程、侦察工程、通信工程,以及地下电站、供水站等。地下防护工程所涉及的燃油电站,包括但不限于以汽油、柴油、重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内燃机机组启动后,烟气温度高达400~600℃,排出地下防护工程后,会与周边产生较高的温差,加之地下工况恶劣、燃料燃烧不充分,而传统消除烟尘装置存在不足,烟气与地面空气结合,形成片状或絮状的黑、蓝、灰色高温排烟或白色烟雾,从而暴露排烟口,影响工程安全保密。此外,城市中的电站,排烟处理不好,还会污染环境,危害操作人员及附近居民健康。
[0003]从近几场局部战看,地下防护工程越来越多面临温压(云爆)武器的打击。这些武器冲击波,能够沿孔洞进入工程内部,杀伤人员、破坏设备;武器燃烧进入工程,会引燃内部可燃物、造成二次爆炸(燃爆),耗尽氧气,杀伤人员,破坏设备。
[0004]目前地下防护工程设置的除尘、消波设施,存在功能相对单一,需要平战转换,及防御温压(云爆)武器能力弱等问题。以人防工程电站为例,有的除尘装置效能参差不齐,无防冲击波性能,有的消波装置功能相对单一,防燃烧(爆)性能不足,有的基本没有考虑防御燃烧、低压速燃(爆轰)、边爆边扩等的破坏。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兼具除烟消波的设备,有效防御燃烧、低压速燃(爆轰)、边爆边扩等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r/>[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具备去除地下防护工程燃油机组烟气颗粒、消除冲击波沿排烟管道向内袭击、阻断燃烧通过排烟管道传播等功能,并能做到平战一体,保持燃油机组运行可靠,提高地下燃油电站伪装防护能力,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烧、低压速燃(爆轰)、边爆边扩等破坏。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烟消波阻燃装置的地下防护工程。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包括外箱、内箱、进烟管、定板和动板;所述内箱设置于外箱中,所述进烟管的一端位于外箱外侧,其另一端穿过外箱的侧壁后与内箱连通,所述定板与内箱的底端开口连接,并向外箱的内壁延伸,所述定板与外箱的底部具有间隔,所述动板可浮动地设置于定板的上方,所述定板开有若干个第一气孔,所述动板开有若干个第二气孔,且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相互交错,以使动板下沉与定板接触时,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相互遮挡封闭外箱内的流体流动,所述外箱内和内箱内均设置有除尘液,所述外箱开有排烟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箱包括上下连接的主箱体和箱颈,所述主箱体呈上大下小的倒
圆台状,所述箱颈呈圆柱状,所述箱颈的下边缘与定板连接,所述动板套设于箱颈的外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孔沿定板中心至边缘呈放射状分布,孔径和间距均逐渐增大;第二气孔的分布方式与第一气孔相同、位置交错。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定于外箱内,所述动板沿限位柱可浮动地设置,以限定动板浮动的高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弹簧和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安装于限位柱的头端,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螺母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动板连接。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安装于外箱的底板或定板,所述动板开有用于穿过限位柱的通孔,所述定板开有用于穿过或安装限位柱的安装孔,所述限位环套设于限位柱并覆盖通孔和安装孔。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悬吊机构;所述动板的密度大于除尘液,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悬挂弹簧和浮体;所述浮体位于外箱与内箱之间,所述浮体悬浮于除尘液表面,所述浮体通过悬吊弹簧与动板连接,以带动动板上下浮动。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排烟扩散室,所述排烟口开设于外箱的侧壁,所述排烟口与排烟扩散室一侧的临空墙上部连接,所述排烟扩散室另一侧的侧壁底部开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的外侧设置可开合的消波机构。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烟管斜向下设置,以避免尾烟冷凝倒流。
[0017]一种地下防护工程,包括上述的除烟消波阻燃装置。
[0018]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本专利技术合理分配装置的内部空间,使装置同时具备除烟、消波、阻燃三种功能,能够保持燃油电站在恶劣工况下的稳定运行。正常状态下,携尘尾烟进入本装置,在外箱的下部洗浴,去除烟尘颗粒,洁净烟气经外箱与内箱之间的空间,进入排烟口排出,消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排烟暴露征候。战时,冲击波从排烟口进入,外箱、内箱、除尘液、动板、定板等产生“散、堵、滞、消”作用,消除耗散冲击波。同时,由于外下部贮有具有阻燃功能的除尘液能够有效隔绝燃烧的传播。
[0020]2.本专利技术使用浸入式水浴的方式去除烟尘、效率较高。机组启动后,烟气携带粉尘颗粒通过散烟器进入内腔箱,改变轨迹向下,部分质量较大颗粒从烟中脱落,掉入箱颈,被除尘液捕捉。烟气前行,自上而下经箱身、箱颈进入除尘液,亲水、较重颗粒将被捕捉,气体变成大小不等的烟柱、气泡。烟气改变轨迹,在定板下由内向外做水平运动,烟柱、气泡中裹挟的颗粒得到释放,被除尘液捕捉。烟气继续前行,遇到第一气孔上浮膨胀,再次改变轨迹,烟柱爆裂、气泡重组,烟尘颗粒继续脱落、被捕捉;烟气搅动除尘液,带动其中的浮体、悬挂弹簧、限位弹簧、动板不规则运动,进一步破坏气柱、气泡,去除烟气中的微小烟尘颗粒。由于液体分子间距远远小于烟气分子,从除尘液中逸出的烟尘将不含固体颗粒。干净的烟气在外箱上部汇集,经进烟管余热烘烤,进入排烟口,经地上风口排出地面。
[0021]3.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消除进入从排烟口进入的冲击波。当冲击波来临时,部分正压将通过排烟口进入,使外箱内部压力陡然增大,装置自动响应,采取散、堵、滞、消等主动措施,阻挡、削弱、抵消、耗散进入的冲击波。一是散:由于外箱顶面远大于排烟口管道断面,利用空间的扩散作用削弱进入的冲击波,降低冲击波的峰值。二是堵:冲击波正压推动除尘液由定板下部进入内腔,浮体、悬挂弹簧、动板随液体下行,在箱颈、定板及限位机构的约束
下,动板与定板叠压,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相封闭,堵塞冲击波及除尘液的流动通道,中断冲击波向内传播。随之而至的冲击波负压,将拉动除尘液向上流动,带动浮体、悬挂弹簧、动板上行,拉开冲击波及除尘液的流动通道,保障燃油机组排烟需要。之后,如有冲击波来临,装置将重复上述动作。三是滞:利用外箱、内箱中空气的压缩性、除尘液的粘滞性、悬挂弹簧和限位弹簧的弹性、外箱自身的惯性,能够削弱冲击波峰值,迟滞冲击波的作用,降低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四是消。冲击波在气、液中的传播机理不同,部分负压与正压在外箱内相遇,对冲、消耗部分能量;外箱产生震动,在除尘液、减震器与地面的共同作用下,削弱、耗散、直至最终消除冲击波的能量。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内箱、进烟管、定板和动板;所述内箱设置于外箱中,所述进烟管的一端位于外箱外侧,其另一端穿过外箱的侧壁后与内箱连通,所述定板与内箱的底端开口连接,并向外箱的内壁延伸,所述动板可浮动地设置于定板的上方,所述定板开有若干个第一气孔,所述动板开有若干个第二气孔,且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相互交错,以使动板下沉与定板接触时,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相互遮挡封闭外箱内的流体流动,所述外箱内和内箱内均设置有除尘液,所述外箱开有排烟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包括上下连接的主箱体和箱颈,所述主箱体呈上大下小的倒圆台状,所述箱颈呈圆柱状,所述箱颈的下边缘与定板连接,所述动板套设于箱颈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沿定板中心至边缘呈放射状分布,孔径和间距均逐渐增大;第二气孔的分布方式与第一气孔相同、位置交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定于外箱内,所述动板沿限位柱可浮动地设置,以限定动板浮动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烟消波阻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立
申请(专利权)人:叶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