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包括刀座,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侧刀,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刀槽侧壁上,且刀刃延伸至刀座的侧面外侧;角刀,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刀槽侧壁上,且刀刃延伸至刀座的侧面外侧和底面外侧;角刀顶端高度大于或等于侧刀底端高度;刀柄,固定设置在刀座上端,用于连接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能减少刀片的浪费、便于人员进行换刀操作。便于人员进行换刀操作。便于人员进行换刀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
[0001]本技术涉及机加工刀具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
技术介绍
[0002]燕尾槽结构是一种常用的零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燕尾槽加工时,通常先开出通槽,然后使用单独的燕尾槽铣刀在通槽的两侧壁加工出燕尾槽形状。现有技术中的燕尾槽铣刀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刃各个部位的实际磨损情况不同,因此刀片被严重磨损的部位只占到一小部分,但此时却要更换整个刀片,造成刀片的浪费,且刀片通常是焊接在刀座上的,换刀较为不便。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设计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能减少刀片的浪费、便于人员进行换刀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解决现有技术中燕尾槽铣刀换刀时容易造成刀片浪费且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0006]刀座,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
[0007]侧刀,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槽侧壁上,且刀刃延伸至所述刀座的侧面外侧;
[0008]角刀,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刀槽侧壁上,且刀刃延伸至所述刀座的侧面外侧和底面外侧;所述角刀顶端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侧刀底端高度;
[0009]刀柄,固定设置在所述刀座上端,用于连接动力机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在所述刀座的侧面沿周向交替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分别设置有第一装刀面和第二装刀面,所述第一装刀面和所述第二装刀面均平行于所述刀座的径向,所述侧刀设置在所述第一装刀面上,所述角刀设置在所述第二装刀面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刀面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侧刀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装刀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角刀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刀座顶部设置加强段,用于加强所述刀座结构强度。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个压块,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内;所述压块上设置有抵臂,所述抵臂抵接所述侧刀和所述角刀的顶面。
[0016]进一步地,所述抵臂呈“L”型,所述抵臂通过端面抵接所述侧刀和所述角刀的顶面。
[0017]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8]设计的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通过将侧刀和角刀组合形成可以加工燕尾槽的形
状,使侧刀和角刀可以根据自身的磨损情况进行更换,保证侧刀和角刀的刀刃都可以尽可能地被使用到可用极限,从而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侧刀和角刀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内,使侧刀和角刀便于拆卸,从而便于人员进行换刀操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合式燕尾槽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合式燕尾槽铣刀的仰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合式燕尾槽铣刀的主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侧刀的三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角刀的三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块的主视图;
[0027]附图标记:刀座1、第一刀槽11、第二刀槽12、第一装刀面13、第二装刀面14、第一卡槽15、第二卡槽16、加强段17、侧刀2、角刀3、刀柄4、压块5、抵臂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如图1~6所示,包括:刀座1,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刀槽11和第二刀槽12;侧刀2,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刀槽11侧壁上,且刀刃延伸至刀座1的侧面外侧;角刀3,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刀槽12侧壁上,且刀刃延伸至刀座1的侧面外侧和底面外侧;角刀3顶端高度大于或等于侧刀2底端高度;刀柄4,固定设置在刀座1上端,用于连接动力机构。
[0031]具体的,通过将侧刀2和角刀3组合,在动力机构通过带动刀柄4使铣刀整体转动后,侧刀2和角刀3可以形成加工燕尾槽的形状,从而可以进行燕尾槽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侧刀2和角刀3的实际磨损情况不同,使侧刀2和角刀3可以根据自身的磨损情况进行更换,保证铣刀侧刀2和角刀3的刀刃都可以尽可能地被使用到可用极限,从而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侧刀2和角刀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刀槽11和第二刀槽12内,使侧刀2和角刀3便于拆卸,从而便于人员进行换刀操作。
[0032]作为第一刀槽11和第二刀槽12的一种优选设置方式,如图1~4所示,第一刀槽11和
第二刀槽12在刀座1的侧面沿周向交替设置,使侧刀2和角刀3在加工时受到的反作用力会均匀地分布在刀座1的周向,从而使铣刀在转动时更加平稳。
[0033]为了保证侧刀2和角刀3在加工时的切削力度,如图1~3所示,第一刀槽11和第二刀槽12分别设置有第一装刀面13和第二装刀面14,第一装刀面13和第二装刀面14均平行于刀座1的径向,侧刀2设置在第一装刀面13上,角刀3设置在第二装刀面14上,此结构保证侧刀2和角刀3的刀刃在加工时与切削面垂直,从而提升切削力度。
[0034]为了防止侧刀2和角刀3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歪斜,如图1~4所示,第一装刀面13设置有第一卡槽15,侧刀2设置在第一卡槽15中;第二装刀面14设置有第二卡槽16,角刀3设置在第二卡槽16中。第一卡槽15和第二卡槽16的侧壁分别抵住侧刀2和角刀3的侧面,从而对侧刀2和角刀3的转动进行限制。
[0035]若将第一刀槽11和第二刀槽12设置成贯通的槽,则第一刀槽11和第二刀槽12之间的凸台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因此在刀座1顶部设置加强段17,如图1~4所示,加强段17使刀座1在该处形成完整的侧面,从而加强刀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燕尾槽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1),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刀槽(11)和第二刀槽(12);侧刀(2),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槽(11)侧壁上,且刀刃延伸至所述刀座(1)的侧面外侧;角刀(3),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刀槽(12)侧壁上,且刀刃延伸至所述刀座(1)的侧面外侧和底面外侧;所述角刀(3)顶端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侧刀(2)底端高度;刀柄(4),固定设置在所述刀座(1)上端,用于连接动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燕尾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槽(11)和所述第二刀槽(12)在所述刀座(1)的侧面沿周向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燕尾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槽(11)和所述第二刀槽(12)分别设置有第一装刀面(13)和第二装刀面(14),所述第一装刀面(13)和所述第二装刀面(14)均平行于所述刀座(1)的径向,所述侧刀(2)设置在所述第一装刀面(13)上,所述角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燕,黄贤基,宋益雨,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精美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