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91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驱动底座以及驱动底座上固定的第三锥形套,所述第三锥形套上方设有共轴设置的第二锥形套、第一锥形套以及转盘,所述第三锥形套、第二锥形套以及第一锥形套中相邻两者之间均固定有交叉支撑机构,以用于带动第二锥形套与第一锥形套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了交叉支撑机构,实现了在整体设备移动时的重心降低后稳定运动,同时便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收纳使用,采用了联动锁紧防转动结构,便于将操作面板角度卡死后的操作使用。操作面板角度卡死后的操作使用。操作面板角度卡死后的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服务机器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0003]现代各行业中,服务机器人在快速的受到发展与推广,智能服务机器人逐渐进入各种简单可替代劳动的领域,且具有效率高,损耗小的特点,然而现有的服务机器人在具体使用环境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在进行一些需要位移的服务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轮子等结构进行位移,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重心较高,从而产生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服务机器人在通过轮子位移后重心较高不稳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驱动底座以及驱动底座上固定的第三锥形套,所述第三锥形套上方设有共轴设置的第二锥形套、第一锥形套以及转盘,所述第三锥形套、第二锥形套以及第一锥形套中相邻两者之间均固定有交叉支撑机构,以用于带动第二锥形套与第一锥形套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交叉支撑机构包括有呈交叉形设置的交叉传动杆以及与两个交叉传动杆中心交叉处转动连接的传动销轴,所述第一锥形套、第二锥形套以及第三锥形套内腔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水平等距分布的三个隔盘,三个所述隔盘上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交叉传动杆转动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驱动底座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副,所述第一驱动副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第三锥形套内设置有与螺纹柱旋合连接的水平螺纹套,所述水平螺纹套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连杆,且两个斜连杆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底端转动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第三锥形套与第二锥形套之间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锥形套与第一锥形套之间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转盘顶端固定有操作面板,所述转盘底端外缘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形套开口处卡接的内嵌转环。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转盘下端面贴合滑动有两个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底端中心处开设有与两个挡块配合插接的限位挡槽,所述第一锥形套
上固定有第二驱动副,所述第二驱动副输出端与转盘固定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驱动底座底端转动连接两个呈竖直分布的驱动轮。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中,采用了交叉支撑机构,由于采用了水平螺纹套与螺纹柱之间的旋合连接,以及两个滑块与水平螺纹套之间传动连接的两个斜连杆,实现了螺纹柱转动时可带动水平螺纹套竖直下移,实现了带动第一锥形套、第二锥形套以及第三锥形套的互相远离,将操作面板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了在整体设备移动时的重心降低后稳定运动,同时在支撑展示时的整体升高,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锥形套、第二锥形套以及第三锥形套之间的叠放结构,以便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收纳使用。
[0019]2、本技术中,采用了联动锁紧防转动结构,由于采用了转盘下方设置的两个挡块,以及两个挡块与两个滑块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二驱动副带动转盘以及操作面板的转动,当第一锥形套、第二锥形套以及第三锥形套互相远离展开后,此时滑块带动两个挡块嵌入限位挡槽处,同时操作面板的转动受到限位卡死停止,从而便于将操作面板角度卡死后的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轮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柱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挡槽处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操作面板;2、转盘;3、第一锥形套;4、第二锥形套;5、第三锥形套;6、驱动底座;7、内嵌转环;8、滑块;9、滑槽;10、螺纹柱;11、第一驱动副;12、驱动轮;13、第二槽口;14、隔盘;15、第一槽口;16、第二驱动副;17、挡块;18、限位挡槽;19、交叉传动杆;20、水平螺纹套;21、传动销轴;22、斜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驱动底座6以及驱动底座6上固定的第三锥形套5,第三锥形套5上方设有共轴设置的第二锥形套4、第一锥形套3以及转盘2,第三锥形套5、第二锥形套4以及第一锥形套3中相邻两者之间均固定有交叉支撑机构,以用于带动第二锥形套4与第一锥形套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其中,交叉支撑机构伸长后带动第三锥形套5、第二锥形套4以及第一锥形套3互相远离,从而实现了整体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收缩稳定移动,在固定展开后伸长使用。
[0028]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交叉支撑机构包括有呈交叉形设置的交叉传动杆19以及
与两个交叉传动杆19中心交叉处转动连接的传动销轴21,第一锥形套3、第二锥形套4以及第三锥形套5内腔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水平等距分布的三个隔盘14,三个隔盘14上均开设有滑槽9,且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与交叉传动杆19转动连接,其中,滑块8的竖直截面均呈工形结构,使得滑块8在滑槽9内滑动过程中,始终受到滑槽9的限位,避免滑块8滑动过程中脱离滑槽9的位置。
[0029]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驱动底座6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副11,第一驱动副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0,第三锥形套5内设置有与螺纹柱10旋合连接的水平螺纹套20,水平螺纹套20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斜连杆22,且两个斜连杆22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滑块8底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驱动副11转动过程中通过螺纹柱10带动水平螺纹套20的竖直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同一滑槽9内的两个滑块8之间的间距受到调整。
[0030]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第三锥形套5与第二锥形套4之间开设有第二槽口13,第二锥形套4与第一锥形套3之间开设有第一槽口15,转盘2顶端固定有操作面板1,转盘2底端外缘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形套3开口处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驱动底座(6)以及驱动底座(6)上固定的第三锥形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形套(5)上方设有共轴设置的第二锥形套(4)、第一锥形套(3)以及转盘(2),所述第三锥形套(5)、第二锥形套(4)以及第一锥形套(3)中相邻两者之间均固定有交叉支撑机构,以用于带动第二锥形套(4)与第一锥形套(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支撑机构包括有呈交叉形设置的交叉传动杆(19)以及与两个交叉传动杆(19)中心交叉处转动连接的传动销轴(21),所述第一锥形套(3)、第二锥形套(4)以及第三锥形套(5)内腔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水平等距分布的三个隔盘(14),三个所述隔盘(14)上均开设有滑槽(9),且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交叉传动杆(19)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底座(6)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副(11),所述第一驱动副(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0),所述第三锥形套(5)内设置有与螺纹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梁谢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蓝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