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74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壳体,尤指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包含有一中空管体,在中空管体的前端与后端设置有一前盖与一后盖,并且在该前盖上分别设置有一电性接点、一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环状电性接点;又在该后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该电性接点与该第一环状电性接点,最后将一可充放的锂电池或是镍氢电池放置于中空管体之内,并将该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性接点、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电性接点上,透过此一创作具电池接点的壳体与内部的电池供电,可以应用于同一规格的电动手工具或是发光手电筒。(*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改良的壳体,特别是关于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规格,只有单独的一号电池、二号电池、三号电池与四号电池,这些市售特殊规格的电池,并无法满足大众所需要的要求,因为许多需要大量电力的手工具,或是发出足够亮源的手电筒,都是传统电池规格所无法提供的。又,传统规格的电池外型都是相同的,一旦我们日常所须使用的电气产品内部无符合的规格,变会产生尴尬的状况,且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射出成型时便会受到限制,无法制作出特殊规格外型的模具;传统的手工具皆是使用110伏特的电压源,如此才能供给该手工具充足的电源,但是时代快速的进步,造就了许多新型产品的上市,尤其是一般市面上流行的手工具,因此具有可充电功能而不须依赖交流电压源的工具便产生了,此一工具最大的特色便是,需要大量的电流,并非市售规格电池所能满足,因此需要在内部设置一可充放电的电池,该电池为一锂电池或是一镍氢电池所组成,可以透过一般市面上110伏特或是220伏特的电压源,才可达到充电的目的。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以解决存在于技术中的该些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在该中空管体内部装设一锂电池或一镍氢电池后可以应用于各式各样的手工具,也可以应用于需要大量电流的手电筒。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透过电性接点作为负极,与一锂电池或一镍氢电池的负极作连接。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透过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环状电性接点作为正极,与一锂电池或一镍氢电池的正极作连接。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壳体,尤指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包含有一中空管体,在中空管体的前端与后端设置有一前盖与一后盖,并且在该前盖上分别设置有一电性接点、一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环状电性接点;又在该后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该电性接点与该第一环状电性接点,最后将一可充放的锂电池或是镍氢电池放置于中空管体的内,并将该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性接点、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电性接点上,透过此一创作具电池接点的壳体与内部的电池供电,可以应用于同一规格的电动手工具或是发光手电筒。本技术揭露的一种壳体,尤指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包含有一中空管体,在中空管体的前端与后端设置有一前盖与一后盖,并且在该前盖上分别设置有一电性接点、一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环状电性接点;又在该后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该电性接点与该第一环状电性接点,最后将一可充放的锂电池或是镍氢电池放置于中空管体的内,并将该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性接点、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电性接点上,透过本技术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与内部的电池供电,可以应用于同一规格的电动手工具或是发光手电筒。以下通过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的前盖与后盖正视图;其中图3a为前盖的正视图;图3b为后盖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一实施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技术部分)10中空管体20前盖201圆孔21电性接点202穿孔203第一环状电性接点204第二环状电性接点205第一卡合部206第二卡合部30后盖301第一环状电性接点302第一卡合部303穿孔304电性接点305圆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结构分解图与图3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的前盖与后盖正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一中空管体10,第二部分为前盖20,第三部分为后盖30;该中空管体1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可以存放一锂电池或一镍氢电池,且该电池具有可重复充放电的功能;又一前盖20,在该前盖20中心位置设置一圆孔201,在圆孔201上设置一电性接点21,且在圆孔201周围具有多数个穿孔202;一第一环状电性接点203与一第二环状电性接点204上的一第一卡合部205与一第二卡合部206透过多数个穿孔202将第一卡合部205与第二卡合部206固定于该多数个穿孔202内;其固定方式可以是将第一环状接点203上的第一卡合部205穿过穿孔202,再将第一卡合部205旋转一小角度绞合固定于前盖20上,或是以塑料射出成型的制程方式,直接将第一环状接点203固定于该前盖20上。又后盖30也是将第一环状电性接点301上的第一卡合部302穿过穿孔303,再将第一卡合部302旋转一小角度绞合固定于后盖30上,或是以塑料射出成型的制程方式,直接将第一环状接点301固定于该后盖30上,并且在后盖30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电性接点304于圆孔305内。该第二环状电性接点204上的第二卡合部206也是以相同的方式固定于该前盖20上,在此就不再多作赘述。最后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结构分解图与图4为本技术具电池接点的壳体一实施例图,将锂电池或是镍氢电池(图中未示)的正极与第一卡合部205、302、第二卡合部206相连接,负极与电性接点21、304相连接,再将前盖20与后盖30卡合于中空管体10的两端开口上,该壳体的材质为质地坚固的PVC材质且该电性接点、该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该第二环状电性接点的材质为一导电的金属材质,如此一来便可以应用于需要大电流规格的手工具或是手电筒内部供给电源,该壳体也可以做串联,形成多数个串联壳体以加强电力。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的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中空管体,在该中空管体的前端与后端设置有一前盖与一后盖,并且在该前盖上分别设置有一电性接点、一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环状电性接点;又在该后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该电性接点与该第一环状电性接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前盖中心设置有一圆孔,且在该圆孔外围设置有多数个穿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电性接点设置于该前盖表面的该圆孔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上设置有多数个第一卡合部,该第一环状电性接点固定于该前盖的穿孔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后盖中心设置有一圆孔,且在该圆孔外围设置有多数个穿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电性接点设置于该后盖表面的该圆孔内。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二环状电性接点上设置有多数个第二卡合部,将该第二环状电性接点以绞合或射出成型的方式固定于该后盖的穿孔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壳体的材质为质地坚固的PVC材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电性接点、该第一环状电性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电池接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中空管体,在该中空管体的前端与后端设置有一前盖与一后盖,并且在该前盖上分别设置有一电性接点、一第一环状电性接点与第二环状电性接点;又在该后盖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该电性接点与该第一环状电性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修谢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胜普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威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