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及其吊具技术

技术编号:325662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及其吊具,一种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旋转卡尔多炉使其轴芯位于竖直方向;B、将炉帽与炉体从连接法兰处拆分;C、将炉帽上部设置的吊耳通过吊索与吊钩相连,随后起吊拆卸炉帽;D、吊钩通过吊具与炉体连接,随后起吊拆卸炉体。采用分体吊装后,最大起重量仅39.575t,同时增大吊装空间即炉帽高度1.195m。一种卡尔多炉吊具,包括与法兰盘构成螺栓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吊具相连。通过板状结构与环形板状的法兰盘上原有的螺栓孔构成螺栓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固稳定,同时不会破坏法兰盘结构。同时不会破坏法兰盘结构。同时不会破坏法兰盘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及其吊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吊安装领域,特别是一种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及其吊具。

技术介绍

[0002]卡尔多炉又称氧气斜吹转炉,在金属冶炼行业中,卡尔多炉主要应用于高品位或成分复杂的铜精矿的熔炼和吹炼,铅精矿、锡精矿的熔炼,铜转炉渣的贫化,含铅、锌高的铜烟尘的处理以及再生铜的冶炼等。
[0003]如图所示,卡尔多炉是一个衬有耐火砖的钢制容器,其结构包括炉帽和炉体,炉帽和炉体共同构成一个蛋形结构,炉帽和炉体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
[0004]现有技术中,在炉帽的上部周向布置有三个吊耳,起吊时先将卡尔多炉扶正使其轴芯位于竖直方向,再通过钢丝绳将三个吊耳与吊钩相连,然后将炉帽和炉体整体从环状驱动机构中吊出。
[0005]然而卡尔多炉总炉体(包括砖)重量接近50吨,其中炉帽(含砖)重量9.70吨;炉体(不含炉帽,含砖)重量39.575吨。卡尔多炉总炉体重量极为接近常见的50吨吊车起吊重量的上限,一旦发生卡滞、炉内积料等现象常规的50吨吊车便难以起吊。
[0006]同时现有技术中吊车吊钩完成吊装的高度=环状驱动机构高度+炉体高度+炉帽高度+吊具高度。现场施工过程中该高度通常超过了吊车的最大起吊高度,通常做法是将吊车的上限位解除,提升起吊高度,然而该种做法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及其吊具,能够有效缩短吊车所需的起吊高度。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旋转卡尔多炉使其轴芯位于竖直方向;B、将炉帽与炉体从连接法兰处拆分;C、将炉帽上部设置的吊耳通过吊索与吊钩相连,随后起吊拆卸炉帽;D、吊钩通过吊具与炉体连接,随后起吊拆卸炉体。采用分体吊装后,最大起重量仅39.575t,同时增大吊装空间即炉帽高度1.195m。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尔多炉吊具,能够有效稳固与炉体上的法兰盘连接。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尔多炉吊具,包括与法兰盘构成螺栓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吊具相连。通过板状结构与环形板状的法兰盘上原有的螺栓孔构成螺栓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固稳定,同时不会破坏法兰盘结构。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卡尔多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5是钢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旋转卡尔多炉使其轴芯位于竖直方向;对于本身就是竖直布置的其他炉结构无需此步骤。B、将炉帽1与炉体2从连接法兰处拆分;C、将炉帽1上部设置的吊耳1a通过吊索与吊钩相连,随后起吊拆卸炉帽1;D、吊钩通过吊具与炉体2连接,随后起吊拆卸炉体2。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卡尔多炉进行拆分吊装,避免整个炉体的重量超过起吊机的上限。同时本申请中两次吊装的高度分别为:吊车吊钩完成炉帽1吊装的高度=环状驱动机构高度+炉帽1高度+吊具高度;吊车吊钩完成炉体2吊装的高度=环状驱动机构高度+炉体2高度+吊具高度。采用分体吊装后,最大起重量仅39.575t,同时增大吊装空间即炉帽高度1.195m。
[0017]所述吊具与炉体2上部设置的法兰盘2a相连。在炉帽1上本身便存在用于吊挂的吊耳,而炉体2上却不存在对应的吊耳,因此将吊具直接与炉体2上的法兰盘2a相连,避免焊接吊耳破坏炉体2结构。
[0018]一种卡尔多炉吊具,包括与法兰盘2a构成螺栓连接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与吊具相连。通过板状结构与环形板状的法兰盘2a上原有的螺栓孔构成螺栓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固稳定,同时不会破坏法兰盘2a结构。
[0019]所述连接板10在法兰盘2a上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三个。若是只设置两个连接板10容易产生中心偏离造成炉体2的晃动。
[0020]所述连接板10上方设置有耳板20,耳板20上的耳孔21通过U形扣与钢链30活动连接。平板状的连接板10不便于连接也不便于开设连接孔,因此设置耳板20。
[0021]所有钢链30等长并交汇与连接扣40构成活动连接,连接扣40与吊钩相连。这样使得吊钩位置大致位于炉体2的轴线上,炉体的重心也位于炉体2的轴线上,这样便于保持炉体2的竖直。
[0022]所述耳板20板面向连接扣40所在处偏折,耳板20板面方向与钢链30长度方向相符。避免钢链30拉住耳板20时产生弯折力,这样耳板20只需要承受拉应力即可,避免耳板20与连接板的衔接处裂折。
[0023]所述耳板20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板结构,连接板10为关于等腰三角形中垂线对称的弧形板结构,耳孔21设置在靠近顶角的位置处。这样钢链30的作用点位于连接板10的中部位置,使得整个连接板受力均匀。
[0024]所述耳板20与连接板10夹角为60
°
。这样使得钢链30连接更为稳固。
[0025]耳板20与连接板10的钝角区域内设置有板面垂直于耳板20和连接板10板面的筋板50。加强耳板20与连接板10的结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尔多炉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旋转卡尔多炉使其轴芯位于竖直方向;B、将炉帽(1)与炉体(2)从连接法兰处拆分;C、将炉帽(1)上部设置的吊耳(1a)通过吊索与吊钩相连,随后起吊拆卸炉帽(1);D、吊钩通过吊具与炉体(2)连接,随后起吊拆卸炉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尔多炉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与炉体(2)上部设置的法兰盘(2a)相连。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尔多炉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法兰盘(2a)构成螺栓连接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与吊具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尔多炉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在法兰盘(2a)上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三个。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卡尔多炉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上方设置有耳板(20),耳板(20)上的耳孔(21)通过U形扣与钢链(30)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先如王爱荣何后闩李春侠左池舟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