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648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泥回流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包括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所述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的外侧配合安装有加固机构,所述连接盘的内部嵌入有延伸至外侧的辅助密封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加固套,所述第一加固套的外侧铰接有第二加固套;本装置的第一加固套和第二加固套可对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的外侧进行保护与支撑,加强了连接部位外侧的稳定性,本装置设置有辅助密封机构,能够使活动式密封垫对连接盘连接部位的外侧进行挤压,从而确保连接盘的连接部位外侧密封性良好,避免了连接盘连接部位密封性有限的情况。有限的情况。有限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提泥回流器
,具体是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的原理是利用升液管内外液体的密度差,使液体得到提升的方法,压缩空气经布气器与污水或污泥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密度比原液密度要低,密度差形成升液管内外液体的液面高度变化,密度小的混合液升高随升液管排出,达到微动力提泥回流目的;
[0003]但是,现有的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外侧连接部位缺少支撑与保护,同时接口处一般通过螺栓连接,存在密封型有限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包括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所述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的外侧配合安装有加固机构,所述连接盘的内部嵌入有延伸至外侧的辅助密封机构;
[0007]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加固套,所述第一加固套的外侧铰接有第二加固套,所述第一加固套的外侧固定有磁铁块,所述第二加固套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套,所述磁铁块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金属套的外侧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以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杆以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配合安装有垫片。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底壁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顶部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式密封垫,所述限位圈的底部安装有活动柱,所述挤压弹簧的内底壁连接有限位套。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柱的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限位套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套嵌入固定在所述连接盘的内部,所述连接盘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所述活动式密封垫活动的通槽。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加固套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块,所述第二加固套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装置设置有加固机构,第一加固套和第二加固套可对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的外侧进行保护与支撑,加强了连接部位外侧的稳定性。
[0015]2、本装置设置有辅助密封机构,能够使活动式密封垫对连接盘连接部位的外侧进行挤压,从而确保连接盘的连接部位外侧密封性良好,避免了连接盘连接部位密封性有限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2为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中加固机构的立体图;
[0018]图3为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中辅助密封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中:1、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2、连接盘;3、安装孔;4、加固机构;41、第一加固套;42、第二加固套;43、磁铁块;44、金属套;45、第一螺纹杆;46、第二螺纹杆;47、螺纹套;48、垫片;5、辅助密封机构;51、固定套;52、挤压弹簧;53、限位圈;54、活动式密封垫;55、活动柱;56、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包括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盘2,连接盘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3,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的外侧配合安装有加固机构4,连接盘2的内部嵌入有延伸至外侧的辅助密封机构5;
[0021]加固机构4包括第一加固套41,第一加固套41的外侧铰接有第二加固套42,第一加固套41的外侧固定有磁铁块43,第二加固套42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套44,磁铁块43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5,金属套44的外侧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6,第一螺纹杆45以及第二螺纹杆4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7,螺纹套47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第一螺纹杆45以及第二螺纹杆46的外侧配合安装有垫片48,可将第一加固套41和第二加固套42套在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连接部位的外侧,且此时第一加固套41外侧的磁铁块43能够与第二加固套42外侧的金属套44吸附在一起,并使磁铁块43外侧的第一螺纹杆45一侧与金属套44外侧的第二螺纹杆46一侧贴合,第一螺纹杆45和第二螺纹杆46可组成完整的螺纹柱,可将螺纹套47套在第一螺纹杆45以及第二螺纹杆46的外侧,并通过顺时针拧动螺纹套47的方式完成第一加固套41和第二加固套42的安装固定,且第一加固套41和第二加固套42可对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的外侧进行保护与支撑。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辅助密封机构5包括固定套51,固定套51的内底壁设置有挤压弹簧52,挤压弹簧52的顶部连接有限位圈53,限位圈53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式密封垫54,固定套51嵌入固定在连接盘2的内部,连接盘2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活动式密封垫54活动的通槽,限位圈53的底部安装有活动柱55,挤压弹簧52的内底壁连接有限位套56,活动柱55的一端活动插接在限位套56的内部,当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安装时,通过固定套51内的挤压弹簧52提供弹力,能够竖直方向推动限位圈53移动,并能够使活动式密封垫54对连接盘2连接部位的外侧进行挤压,从而确保连接盘2的连接部位外侧密封性良好。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设置有加固机构4,可将第一加固套41和第二加
固套42套在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连接部位的外侧,且此时第一加固套41外侧的磁铁块43能够与第二加固套42外侧的金属套44吸附在一起,并使磁铁块43外侧的第一螺纹杆45一侧与金属套44外侧的第二螺纹杆46一侧贴合,第一螺纹杆45和第二螺纹杆46可组成完整的螺纹柱,可将螺纹套47套在第一螺纹杆45以及第二螺纹杆46的外侧,并通过顺时针拧动螺纹套47的方式完成第一加固套41和第二加固套42的安装固定,且第一加固套41和第二加固套42可对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的外侧进行保护与支撑,加强了连接部位外侧的稳定性;本装置设置有辅助密封机构5,当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安装时,通过固定套51内的挤压弹簧52提供弹力,能够竖直方向推动限位圈53移动,并能够使活动式密封垫54对连接盘2连接部位的外侧进行挤压,从而确保连接盘2的连接部位外侧密封性良好,避免了连接盘2连接部位密封性有限的情况。
[0024]以上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包括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盘(2),所述连接盘(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主体(1)的外侧配合安装有加固机构(4),所述连接盘(2)的内部嵌入有延伸至外侧的辅助密封机构(5);所述加固机构(4)包括第一加固套(41),所述第一加固套(41)的外侧铰接有第二加固套(42),所述第一加固套(41)的外侧固定有磁铁块(43),所述第二加固套(42)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套(44),所述磁铁块(43)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5),所述金属套(44)的外侧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6),所述第一螺纹杆(45)以及所述第二螺纹杆(4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7),所述第一螺纹杆(45)以及所述第二螺纹杆(46)的外侧配合安装有垫片(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力提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密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章王增辉付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