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30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灯罩(3);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人眼可见,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人眼不可见;所述后航行灯固定在飞机机身上,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固定设置在后航行灯内,朝向飞机尾部;所述灯罩(3)罩设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灯罩(3)的下半部分镀有滤膜,所述滤膜对第一光源的透光率大于第一透光率,对第二光源的透光率不大于第二透光率;所述滤膜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朝向飞机的下方辐射。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朝向飞机的下方辐射。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朝向飞机的下方辐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附件
,具体涉及一种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 灯。

技术介绍

[0002]后航行灯是飞机重要的机外照明设备,安装在机身尾部,用于显示飞机尾 部最大外形,向其他飞机提供自己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同时也帮助飞行员在夜 间飞行时通过目视判别其他飞机的航向,从而掌握周围空域的情况,及时作出 预判和相应的措施。
[0003]目前的飞机多采用白色LED灯作为后航行灯的光源。但是,存在某些情况 下仅需要己方可见,现有的后航行灯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解决现有后航行灯无法解 决某些情况下仅需要己方可见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 源和灯罩3;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人眼可见,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人 眼不可见;其中,
[0006]所述后航行灯固定在飞机机身上,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 光源固定设置在后航行灯内,朝向飞机尾部;
[0007]所述灯罩3罩设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灯罩3的下半部分镀有滤 膜,所述滤膜对第一光源的透光率大于第一透光率,对第二光源的透光率不大 于第二透光率;所述滤膜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朝向飞机的下方辐 射。
[0008]可选的,所述灯罩3呈半球形。
[0009]可选的,所述滤膜的厚度取1

10nm。
[0010]可选的,所述滤膜采用金属氧化物滤膜,采用离子束沉积、磁控溅射沉积 加工。
[0011]可选的,所述滤膜镀设在所述灯罩的内侧。
[0012]可选的,第一透光率为80

95%,第二透光率不大于10%。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光源为红外光源,所述滤膜为滤红外膜。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源为LED光源。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 源和灯罩3;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人眼可见,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人 眼不可见;其中,所述后航行灯固定在飞机机身上,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光 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固定设置在后航行灯内,朝向飞机尾部;所述灯罩3罩设所 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灯罩3的下半部分镀有滤膜,所述滤膜对第一光 源的透光率大于第一透光率,对第二光源的透光率不大于第二透光率;所述滤 膜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朝向飞机的下方辐射。通过设置滤膜,可 以使得红外光线指向飞机的上方和后方,避免红外光线向飞机下方辐射,起到 隐蔽效果,通过采用两种光源,提供了友好模式和隐蔽模式,实现了多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的爆炸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端盖;2—密封圈;3—灯罩;
[0020]4—印制板组件;5—密封圈;6—支架;
[0021]7—绝缘垫片;8—支座;9—壳体;
[0022]10—橡胶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参照图1

2,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领 域新型红外隐蔽模式下下半球不可见的机外照明设备,它是一款具有双模式功 能、在红外隐蔽模式下隐形的后航行灯。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 灯罩3;其中,
[0026]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人眼可见,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人眼不可见;其 中,
[0027]后航行灯固定在飞机机身上,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 固定设置在后航行灯内,朝向飞机尾部;
[0028]所述灯罩3罩设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灯罩3的下半部分镀有滤 膜,所述滤膜对第一光源的透光率大于第一透光率,对第二光源的透光率不大 于第二透光率;所述滤膜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朝向飞机的下方辐 射。
[0029]示例性的,第一透光率可以为80

95%,第二透光率不大于10%。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机航行灯,还包括:端盖1、密封圈2、灯罩3、印制板 组件4、封严圈5、支架6、绝缘垫片7、支座8、壳体9、橡胶衬套10,如图1 所示。
[0031]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固定设置在印制板组件4上,印制板组件4固定设置 在绝缘垫片7上;
[0032]绝缘垫片7通过支座8设置在壳体9的前端,壳体9的后端固定在飞机机 身上;
[0033]封严圈5设置在支座8和壳体9之间;
[0034]所述灯罩3通过端盖1固定在所述支架6上;
[0035]所述印制板组件4通过导线和插座与飞机机身上的电源连接;
[0036]橡胶衬套10套设在导线上,用于引导和固定导线的安装;
[0037]密封圈2设置在端盖1和灯罩3之间。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航行灯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两种光源。对应的,后航 行灯的照明模式可以分为友好模式和隐蔽模式。其中,
[0039]友好模式下,后航行灯可以与前航行灯/防撞灯配合向其他飞机提供自己的 位置和运动方向。
[0040]隐蔽模式下,第二光源可以为红外照明,可以用于编队集合并向其他飞机 提供自己的位置,而且通过设置滤膜,可以使得红外光线指向飞机的上方和后 方,避免红外光线
向飞机下方辐射,起到隐蔽效果。
[0041]本专利技术在灯罩3的下半球上进行滤红外膜加工,使红外光线向后和向上辐 射,实现红外隐蔽模式下的下半球不可见的功能。
[0042]通过在灯罩下半球部分进行滤红外膜加工,红外滤膜对白光的透过率达到 95%以上,而对红外光线的透过率达到5%以下,红外滤膜不影响友好模式下的 照明功能。
[0043]如图2所示,红外滤膜的加工使红外光线只能向上方和后方辐射,通过将 红外隐蔽模式下红外光线固定方向辐射,进而实现红外隐蔽模式下的下半球不 可见的功能。
[0044]可选的,滤膜的厚度取1

10nm。
[0045]可选的,滤膜采用介质膜或金属膜,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加 工。
[0046]所述介质膜包括TiO2、SiO2、MgF2、H4、Ta2O5、Al2O3等;
[0047]所述金属膜包括Al、Ag、Cr、Au等;
[0048]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包括真空蒸镀、离子镀、溅射、分子束外延等;
[0049]所述化学气相沉积包括化学气相沉淀法、电镀、电解、阳极氧化等。
[0050]为了区分航行灯在飞机上的上下安装方向,在航行灯的壳体7上可以进行 不对称双翼结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区分航行灯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半球镀滤红外膜的后航行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灯罩(3);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人眼可见,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人眼不可见;其中,所述后航行灯固定在飞机机身上,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固定设置在后航行灯内,朝向飞机尾部;所述灯罩(3)罩设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灯罩(3)的下半部分镀有滤膜,所述滤膜对第一光源的透光率大于第一透光率,对第二光源的透光率不大于第二透光率;所述滤膜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朝向飞机的下方辐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航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3)呈半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树腾李辉郝芯王建桢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