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状结构型式的模块化连接器(100),其能够与对应的对接连接器(1)、特别是与印制电路板连接器插在一起,其中所述模块化连接器具有多个彼此串接并且直接借助机械连接件相互机械连接成条状的连接器模块(100a,100b,100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对接连接器、特别是印制电路板连接器接触的模块化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特别是印制电路板连接器接触的模块化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与这种对接连接器接触的模块化连接器,其具有特别简单的并且可根据各种应用调整的结构。
[0003]本专利技术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权利要求1的主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0005]根据权利要求1,提供一种采用条状结构型式的模块化连接器,其能够与对应的对接连接器、特别是与印制电路板连接器插在一起,其中所述模块化连接器具有多个彼此串接并且直接借助机械连接件相互机械连接成条状的连接器模块,这些连接器模块具有各一模块壳体、包含至少一个触点的至少一个对接面、以及优选分别至少一个导体接头和/或用于连接至印制电路板的焊接接头,其中所述连接器具有至少两个结构型式不同的连接器模块,且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结构型式不同的连接器模块之间设有适配连接器模块。借助所述适配连接器模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在结构型式不同的连接器模块之间的过渡。据此,例如可以设有多个第一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紧跟着设有适配连接器模块,紧跟着设有多个第二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也可以设有两个以上的适配连接器模块,用于将两个以上的结构型式的连接模块彼此串接。
[0006]根据一个有益技术方案,所述模块化连接器的连接器模块并不保持在保持框架中,而是直接在其串接侧相互机械连接。这是因为,基于适配连接器模块,即使不采用保持框架,也能实现包含各种结构型式的连接模块的模块化连接器。
[0007]根据另一有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器模块具有各一串接前侧和各一串接背侧,其中,彼此直接串接的连接器模块的模块壳体的串接前侧和穿侧背侧具有对应的机械连接件。其中还可采用以下方案:适配连接器模块的模块壳体的串接前侧的机械连接件与第一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的模块壳体的机械连接件对应,且其串接背侧的机械连接件与第二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的模块壳体的机械连接件对应,其中,第一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的机械连接件与第二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的机械连接件不兼容。这样一来,适配连接器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相邻的不同结构型式的连接器的机械连接。
[0008]这些适配连接器模块自身优选构建为(完整的)第一结构尺寸的连接器模块,但具有包含串接前侧和串接背侧的模块壳体,其中串接前侧和串接背侧如下构建:朝向一个串接侧实现对另一第一结构尺寸的连接器模块的串接,并且朝向另一串接侧实现对第二结构型式、特别是第二结构尺寸的连接器模块的串接。
[0009]其中根据一个变体方案,简单且优选地,所述对应的机械连接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卡钩和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卡槽,其形成卡合构件,这些卡合构件在彼此串接的连接器模块
上相互卡合。
[0010]根据一个进一步方案或者替代方案,简单且优选地,所述对应的机械连接件具有一个或多个销件和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容置孔。据此可如下设置:所述销件具有非圆形的、特别是多边形的横截面,以及,所述容置孔具有对应的特别是多边形的横截面,因此由此实现的锁紧能够防止彼此串接的模块壳体的相对扭转。
[0011]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变体方案,所述卡钩和/或销件在相应适配连接器模块的串接背侧上的相互距离可以不同于所述卡槽和/或容置孔在相应适配连接器模块的串接前侧上的相互距离。这样便能根据接线板的壳体尺寸简单地调整机械连接件的布局。此外,不同结构型式的模块壳体可具有以下区别:其具有不同的结构尺寸,以及,适配连接器模块的串接前侧的尺寸不同于串接背侧。根据另一变体方案,优选地,所述模块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针对完整的连接器的容置壳体,这个完整的连接器配设有自有的壳体、导体接头以及包含触点的对接面。这个连接器可以采用不同的构建方案,并且例如构建为数据连接器,包含一个以上的的接触元件和屏蔽装置。或者构建为光学连接器或其他传输元件。
[0012]此外,模块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双重或多重对接面。
[0013]总体而言,模块壳体的对接面可以采用总体或者部分相同或不同的设计。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结合这些实施例阐释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些示例,而是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根据字面或等效地实施。其中:
[0016]图1a)为条状模块化连接器的透视图,其可与(模块化)印制电路板连接器那样的对接连接器插在一起,图1b)为另一条状模块化连接器的一个区段的透视图(无对接连接器),图1c)为图1b)中的模块化连接器的适配连接器模块,其连接有连接器模块;
[0017]图2a)和图2b)为针对如图1所示那样的模块化连接器的适配插接模块的透视图,以及,图2c)为图2b)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以透视图以及部分以分解图示出图4a)和图4b)中的模块化连接器;
[0019]图4a)为在对接前,设计为印制电路板连接器的接线板的透视图以及对应的模块化连接器的透视图,图4b)为对接后的视图;
[0020]图5a)以侧向剖视图示出连接器配置,其包含处于对接状态下的印制电路板连接器和模块化(对接)连接器,以及,图5b)至5d)为图5a)中的连接器配置在对应的连接器插在一起时的示意性侧视图,不含金属及触点操纵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a)示出条状模块化连接器100,其可与一个对接连接器插在一起,对接连接器可设计为模块化印制电路板连接器1(参阅图4和图5a),但也可以设计为用于与线缆连接的连接器。其中,对接连接器1可以布置在印制电路板LP上,并且在一侧上与印制电路板至少导电连接,并且可选地与其机械连接,特别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焊接连接实现,例如在焊针3处。
[0022]模块化连接器100呈条状。其具有多个彼此连接并且相互机械连接成条的连接器
模块100a、100b、100c、
…
。
[0023]连接器模块(下文也简称为模块100a、
…
)沿笔直的串接方向x彼此串接。模块100a、
…
各自具有模块壳体101。相应的模块壳体101具有对接面101a,其用于与对接连接器1的一个区段的对应的对接面2a对接,对接连接器也可以具有模块化结构。为了对接在一起,使得连接器100沿垂直于对接方向x的对接方向y运动并且与对接连接器1、例如印制电路板连接器对接在一起,其中,模块化连接器100的对接触点105(参阅图5a)与对接连接器(在此为印制电路板连接器1)的对接触点5接触。垂直于印制电路板LP的方向以z表示。第一连接器模块(例如图3左侧的)和/或最后的连接器模块可以沿串接方向以及逆向于串接方向具有盖板104a和/或端板103a(参阅图3)。
[0024]对接触点105形成在连接器100的连接器模块的对接面侧101a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条状结构型式的模块化连接器(100),其能够与对应的对接连接器(1)、特别是与印制电路板连接器插在一起,其中所述模块化连接器具有多个彼此串接并且直接借助机械连接件相互机械连接成条状的连接器模块(100a,100b,100c,
…
),所述连接器模块各自具有模块壳体(101)、包含至少一个对接触点(105)的至少一个对接面(101a)、以及优选地分别至少一个导体连接(110)和/或用于连接至印制电路板的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至少两个结构型式不同的连接器模块(100a,
…
),且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结构型式不同的连接器模块(100a,
…
)之间设有适配连接器模块(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模块各自具有串接前侧(104)和串接背侧(103),其中,彼此直接串接的连接器模块的模块壳体(101)的串接前侧(104)和串接背侧(103)具有对应的机械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连接器的连接器模块(100a,100b,100c,130a,
…
)不保持在保持框架中。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适配连接器模块(130a,
…
)构建为完整的连接器模块,以及,所述适配连接器模块(130a,
…
)的模块壳体(101)的串接前侧(104)的机械连接件与第一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的模块壳体(101)的机械连接件对应,且串接背侧(103)的机械连接件与第二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的模块壳体(101)的机械连接件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的机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结构型式的连接器模块的机械连接件不兼容。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机械连接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卡钩(131)和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