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558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合金材料,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i 8~21%,Sn 5~10%,Al 0.5~2.0%,微量元素0.05~1.6%和余量的Cu;所述微量元素为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铜镍锡合金的基础上对成分进行优化改进,通过添加Al以及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改变了溶质元素Sn在晶界处的空位浓度和Sn元素的浓度,降低不连续析出相的析出动力,抑制其析出,提高了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
,尤其涉及一种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信息、5G通讯、探井油田、海洋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高速发展,对超高强铜合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对超高强度铜合金的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如合金要求具有高强度、高温条件下具有高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0003]目前,铜合金主要以铜镍锡材料为主,其具有高强度、高弹性、高抗应力松弛和抗高温软化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型铜合金,但该合金容易在时效析出过程中产生晶界不连续相,降低合金的强度、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如何提高铜镍锡合金的强度、耐磨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合金材料具备高强度、高耐磨性能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合金材料,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i 8~21%,Sn 5~10%,Al 0.5~2.0%,微量元素0.05~1.6%和余量的Cu;所述微量元素为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
[0007]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为P 0.05~0.3%、Fe 0.05~0.5%、Co 0.1~0.5%和Si 0.05~0.3%中的至少一种。
[0008]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为P 0.1~0.2%、Fe 0.1~0.2%、Co 0.2~0.3%和Si 0.1~0.2%中的至少一种。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铜合金原料依次进行熔炼和铸造,得到合金铸锭;
[0011](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加热均匀化和热挤压,得到热挤压态合金;
[0012](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热挤压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态合金;
[0013](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固溶态合金依次进行一次冷拉拔和一次时效处理,得到时效态合金;
[0014](5)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时效态合金依次进行二次冷拉拔和二次时效处理,得到铜合金材料。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加热均匀化的温度为850~950℃,加热均匀化的时间为8~12h。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固溶处理的温度为850~950℃,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为4~8h。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一次冷拉拔的加工率为20~50%。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一次时效处理的温度为400~600℃,一次时效处理的保温时间为1~24h。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二次冷拉拔的加工率为20~40%。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二次时效处理的温度为400~500℃,二次时效处理的保温时间为2~8h。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合金材料,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i 8~21%,Sn 5~10%,Al 0.5~2.0%,微量元素0.05~1.6%和余量的Cu;所述微量元素为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在铜镍锡合金的基础上对成分进行优化改进,通过添加Al以及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改变了溶质元素Sn在晶界处的空位浓度和Sn元素的浓度,降低不连续析出相的析出动力,抑制其析出,提高了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合金材料的室温下抗拉强度σ
b
为1200~1500MPa,室温下屈服强度σ
0.2
为1100~1450MPa,导电率为5~10%IACS,200℃下1000h的抗应力松弛率为85~90%;300℃抗拉强度σ
b
≥1100MPa,伸长率≥5%;与12CrNi3A钢,按照GB/T35083.1

2018标准,在300℃下,转速2417r/min,接触载荷1N,摩擦时间60min后的磨损量为0.5~1.5g;盐雾试验中腐蚀速率≤0.022mm/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合金材料,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i 8~21%,Sn 5~10%,Al 0.5~2.0%,微量元素0.05~1.6%和余量的Cu;所述微量元素为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
[0023]按质量百分比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合金材料包括Ni 8~21%,优选为9~19%,进一步优选为10~17%,更优选为11%、12.6%、13.8%或15%。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Ni元素的含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0024]按质量百分比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合金材料还包括Sn 5~10%,优选为6.9~9.3%,进一步优选为7~9%,更优选为7.5~8.6%,最优选为8%。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Sn元素的含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0025]按质量百分比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合金材料还包括Al 0.5~2.0%,优选为0.8~1.8%,进一步优选为1.0~1.5%,更优选为1.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Al元素的含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0026]按质量百分比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合金材料还包括微量元素0.05~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微量元素为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P、Fe、Co和Si中的至少两种,进一步优选为P、Fe、Co和Si中的至少三种,更优选为P、Fe、Co和Si。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能够配合Al元素,改变溶质元素Sn在晶界处的空位浓度和Sn元素的浓度,降低不连续析出相的析出动力,抑制其析出,提高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微量元素优选为P 0.05~0.3%、Fe 0.05~0.5%、Co 0.1~0.5%和Si 0.05~0.3%中的至少一种。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铜合金材料包括P时,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P为0.05~0.3%,优选为0.05~0.2%,更优选为0.1~0.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P元素的含量能够进一步提高
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铜合金材料包括Fe时,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Fe为0.05~0.5%,优选为0.1~0.3%,更优选为0.1~0.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Fe元素的含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铜合金材料包括Co时,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Co为0.1~0.5%,优选为0.1~0.3%,更优选为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Co元素的含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合金材料,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i 8~21%,Sn5~10%,Al 0.5~2.0%,微量元素0.05~1.6%和余量的Cu;所述微量元素为P、Fe、Co和Si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为P0.05~0.3%、Fe 0.05~0.5%、Co 0.1~0.5%和Si 0.05~0.3%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为P0.1~0.2%、Fe 0.1~0.2%、Co 0.2~0.3%和Si 0.1~0.2%中的至少一种。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合金原料依次进行熔炼和铸造,得到合金铸锭;(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加热均匀化和热挤压,得到热挤压态合金;(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热挤压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态合金;(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固溶态合金依次进行一次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丽军解浩峰黄国杰米绪军张习敏
申请(专利权)人: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