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以及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26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以及电源,结构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和连接结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反馈回路、控制芯片和开关器件;反馈回路的输入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反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的反馈信号引脚;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控制开关器件的断开和导通;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的插接杆和安装于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一固定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搭配不同功能的直流电压变换电路,方便设计选型,方便库存备料。方便库存备料。方便库存备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以及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以及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源电路来说,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本身的设计在现有技术中是较为成熟的,大师传统的高功率因数电源的种类和规格繁多,不同规格需用不同的拓扑架构设计,当使用不同的产品时,为了选型方便,往往需要设计多种类型的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并为了与之匹配,需要对多种元件和芯片进行库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以及电源。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和连接结构;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反馈回路、控制芯片和开关器件;所述反馈回路的输入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反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的反馈信号引脚;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控制开关器件的断开和导通;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的插接杆和安装于所述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一固定片;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第一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杆匹配的插接套;连接块的第二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片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固定片。
[0006]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所述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分别设置于不同的PCB板上;每个PCB板固定于独立的壳体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组引线引出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组引线的端头固定有插接杆;所述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组引线引出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组引线的端头连接有第一固定片。
[000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块包括外壳部件;所述外壳部件套在所述插接杆外部;所述插接杆插入所述插接套的第一端;所述插接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片焊接固定;螺钉将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连接在一起。
[000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插接套的第一端内壁固定有弹性夹片将插于插接套的插接杆夹住。
[000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芯片为可产生PMW信号的芯片;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端并联有第一分压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有第二分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反馈回路连接至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入引脚;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芯片的反馈信号引脚;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连接至开关管的控制端。
[0010]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
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作为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公共端作为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
[0011]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取样电路;第一取样电路一端连接于开关管的第一极,另一端连接于控制芯片的电流感应引脚;第二取样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串联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开关管的第二极之间,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串联于接地端和控制芯片的过零信号引脚之间。
[0012]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芯片是型号为MP44014的功率因数控制芯片。
[0013]一种安装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的电源,还包括交流输入电路和滤波整流电路;交流输入电路用于输入交流电至滤波整流电路;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至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入端;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没有使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通过将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反馈回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进行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而是通过使用控制芯片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本身的输出电压和相关电流作为反馈参数进行功率因数校正,这样可以使得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作为相对独立的模块,与之配合,还设计了便于插接和拆解的物理结构,使得本技术可以配合buck电路模块或者boost电路模块实现快速连接使用,实现产品的高功率因数要求的同时,满足不同功率断和产品不同性能的需求,方便设计选型以及原材料库存的储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中的电路框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中的独立电路模块的第一壳体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中的独立电路模块的第二壳体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中的连接块的示意图。
[0020]图5为连接块连接好之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图。
[0022]图7为包括交流输入电路和滤波整流电路的电路图。
[0023]图中:101、插接杆;102、外壳部件;103、插接套;104、第二固定片;105、第一固定片;106、螺钉;107、弹性夹片;20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2、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3、交流输入电路;204、滤波整流电路;205、第一组引线;206、第一壳体;207、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为实施例中的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交流输入电路203用于输入交流电至滤波整流电路204。滤波整流电路204对交流电进行整流之后输入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包括反馈回路、控制芯片U1和开关器件Q1。反馈回路的输入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的输出端。反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反馈信号引脚。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出引脚控制开关管Q1的断开和导通。控制芯片U1是可以通过反馈信号来产生PWM
信号以控制开关管Q1的芯片。进一步的,控制芯片U1还包括用于接收开关管Q1的电流信号的电流感应引脚,以及,用于接收开关管Q1的电流过零信号的过零信号引脚,以便于更精确的获取输出信号的反馈信息来控制开关管Q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2。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2将调整好的直流电压传输至负载。
[0026]所以,为了保证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本技术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没有从负载端获取反馈信号,在现有技术中,有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是从负载端获取反馈信号的,那样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就必然无法完全脱离后面的电路模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了。
[0027]图2为实施例中的独立电路模块的第一壳体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的独立电路模块的第二壳体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和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2分别设置于不同的PCB板上。每个PCB板固定于独立的壳体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组引线205引出第一壳体206。第一组引线205的端头固定有插接杆101。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2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组引线引出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2)和连接结构;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包括反馈回路、控制芯片和开关器件;所述反馈回路的输入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的输出端;所述反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的反馈信号引脚;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控制开关器件的断开和导通;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的输出端的插接杆(101)和安装于所述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2)的输入端的第一固定片(105);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第一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杆(101)匹配的插接套(103);连接块的第二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片(105)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固定片(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和所述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2)分别设置于不同的PCB板上;每个PCB板固定于独立的壳体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组引线(205)引出第一壳体(206);所述第一组引线(205)的端头固定有插接杆(101);所述直流电压变换电路(202)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组引线引出第二壳体(207),所述第二组引线的端头连接有第一固定片(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外壳部件(102);所述外壳部件(102)套在所述插接杆(101)外部;所述插接杆(101)插入所述插接套(103)的第一端;所述插接套(1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片(104)焊接固定;螺钉(106)将第一固定片(105)和第二固定片(104)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模块化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套(103)的第一端内壁固定有弹性夹片(107)将插于插接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昌荣朱红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