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98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所述试验机的安装盘的下表面安装测试棒,两个圆柱形支撑杆穿过连接圆盘、安装盘与底座Ⅰ、Ⅱ固联,所述底座Ⅰ、Ⅱ中间设置燕尾槽滑台,燕尾槽滑台后端上安装电机Ⅱ与长螺杆后端固联,所述燕尾槽滑块Ⅰ上表面依次设置电子称、刮板支撑杆,所述燕尾槽滑块Ⅱ上表面设置容纳桶。测试棒在容纳桶插拔过程的摩擦阻力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摩擦阻力数值反映了输送带制造材料与粉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测试棒粘附的粉料通过刮环刮下、收集,粘附的粉料质量反映了输送带制造材料对粉料的粘附性能。固定测试所用粉料的材质、颗粒度等因素,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以对不同输送带制造材料进行测试,可为选择合理的输送带制造材料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实验依据。实验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附力试验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粉料输送装置中,输送带对粉料的粘附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在港口用装船机输送煤炭时,经常发生煤粉粘附皮带,回程时机器的振动将导致部分粘附的煤粉洒落,堆积在装船机的栏杆、走台、回转减速机和梯子等处。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堆积的煤粉更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影响设备的运行及检查维修。输送带与粉料的低粘附性成为输送带的重要指标之一。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固体材料表面粘附力测量方法及系统”(CN201310055691.0),公开了物体静态表面对微颗粒的粘附能力测试的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冰层粘附力的装置及测试方法”(CN202010689853.6),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冰层粘附力的装置及测试方法。专利技术专利“一种LED晶片表面粘附力测试仪”(CN201110440988.X),公开了特定LED晶体表面粘附力的测试方案。上述专利技术中,难以实现模拟输送带的运行及运行环境,无法实现输送过程中粉料与输送带粘附力的测试,部分专利技术更不适用于大颗粒粉料的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出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该试验机模拟粉料在输送带上粘附和脱离的过程,通过测试粘附过程中测试棒受到的拉力和刮环刮除粉料的质量来比较不同粉料在输送带制造材料上的粘附性能,同时,也可以比较不同输送带制造材料对粉料的粘附性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包括电机Ⅰ、电机Ⅱ和控制柜。所述电机Ⅰ安装在支撑板的上方,支撑板与连接圆盘之间通过圆柱形支撑杆固定联接,电机Ⅰ输出轴内孔与传动螺杆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传动螺杆与传动螺母相配合,传动螺母与连接圆盘通过短支撑杆固定联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连接盘和连接圆盘之间,所述连接盘通过螺栓连接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下表面安装多只测试棒;所述支撑板固联的两个圆柱形支撑杆穿过连接圆盘、安装盘与底座Ⅰ、Ⅱ固定联接,所述底座Ⅰ、Ⅱ中间设置燕尾槽滑台,所述燕尾槽滑台与燕尾槽滑块Ⅰ、燕尾槽滑块Ⅱ相配合,所述燕尾槽滑块Ⅰ和燕尾槽滑块Ⅱ靠近燕尾槽的上部加工螺纹通孔并与长螺杆相配合,燕尾槽滑台的后端上表面安装电机Ⅱ,所述电机Ⅱ的输出轴与长螺杆后端固定联接,所述燕尾槽滑块Ⅰ上表面依次设置电子称、刮板支撑杆,所述燕尾槽滑块Ⅱ上表面设置容纳桶;测试棒上粘接的输送带制造材料固定不变,改变容纳桶中粉料的材质、颗粒度,可比较不同粉料在输送带制造材料上的粘附性能;所述容纳桶中的粉料的材质、颗粒度固定不变,改变输送带制造材料,可得到不同输送带制造材料对粉料的粘附性能。
[0005]所述测试棒为等直径外表面其顶端加工成锥形,测试时插入容纳桶中的粉料中,测试棒的外表面粘接的材料与输送带制造材料相同。
[0006]所述测试棒上粘接的输送带制造材料固定不变,改变容纳桶中粉料的材质、颗粒度,可比较不同粉料在输送带制造材料上的粘附性能;所述容纳桶的粉料的材质、颗粒度固定不变,改变输送带制造材料,可得到不同输送带制造材料对粉料的粘附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可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性能,测试棒在容纳桶插拔过程的摩擦阻力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摩擦阻力数值反映了输送带制造材料与粉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测试棒粘附的粉料通过刮环刮下、收集,粘附的粉料质量反映了输送带制造材料对粉料的粘附性能。固定测试所用粉料的材质、颗粒度等因素,通过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对不同输送带制造材料进行测试,可为选择合理的输送带制造材料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一种检测粉料和粉料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的三维轴测图;图2是一种检测粉料和粉料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的正视图;图3是一种检测粉料和粉料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未安装保护罩时的左视图;图4是一种检测粉料和粉料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的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N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测试棒剖视图。
[0009]在上述附图中,1.测试棒,2.压力传感器,3.连接盘,4.连接圆盘,5.电机Ⅰ,5ˊ.电机Ⅱ,6.传动螺杆,7.传动螺母,8.短支撑杆,9.支撑板,10.圆柱形支撑杆,11.刮环,12.圆形刮板,13.燕尾槽滑台,14.燕尾槽滑块Ⅰ,14ˊ.燕尾槽滑块Ⅱ,15.长螺杆,16.电子称,17.刮板支撑杆,18.底座Ⅰ,18ˊ.底座Ⅱ,19.安装盘,20.容纳桶,21.控制柜,22.保护罩,23.尼龙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图1~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该试验机包括测试棒1、压力传感器2、连接盘3、连接圆盘4、电机Ⅰ、Ⅱ(5、5ˊ)、传动螺杆6、传动螺母7、短支撑杆8、支撑板9、圆柱形支撑杆10、刮环11、圆形刮板12、燕尾槽滑台13、燕尾槽滑块Ⅰ、Ⅱ(14、14ˊ)、长螺杆15,电子称16、刮板支撑杆17、底座Ⅰ、Ⅱ(18、18ˊ)、安装盘19、容纳桶20、控制柜21、保护罩22和尼龙毛刷23,输送带制造材料M,其中:所述电机Ⅰ5安装在支撑板9的上方,支撑板9与连接圆盘4之间通过圆柱形支撑杆10固定联接,电机Ⅰ5输出轴内孔与传动螺杆6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传动螺杆6与传动螺母7相配合,传动螺母7与连接圆盘4通过短支撑杆8固定联接。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连接盘3和连接圆盘4之间,所述连接盘3通过螺栓连接安装盘19,所述安装盘19的下表面安装多只测试棒1。所述与支撑板9固联的两个圆柱形支撑杆10穿过连接圆盘4、安装盘19与底座Ⅰ、Ⅱ(18、18ˊ)固定联接,所述底座Ⅰ、

(18、18ˊ)的中间设置燕尾槽滑台13,所述燕尾槽滑台13与燕尾槽滑块Ⅰ14、燕尾槽滑块Ⅱ14ˊ相配合,燕尾槽滑块Ⅰ14和燕尾槽滑块Ⅱ14ˊ靠近燕尾槽的上部加工螺纹通孔并与长螺杆15相配合,燕尾槽滑台13的后端上表面安装电机Ⅱ5ˊ,所述电机Ⅱ5ˊ的输出轴与长螺杆15后端固定联接,所述燕尾槽滑块Ⅰ14上表面依次设置电子称16、刮板支撑杆17,所述燕尾槽滑块Ⅱ14ˊ上表面设置容纳桶20。
[0012]所述刮板支撑杆17上端安装圆形刮板12,圆形刮板12上加工均匀分布的通孔,在所述通孔中安装刮环11,刮环11内表面用胶粘剂粘接一层尼龙毛刷23,所述圆形刮板12和刮板支撑杆17四周安装保护罩22。所述测试棒1等直径外表面粘接固定一周被加工成等长带状的输送带制造材料M。
[0013]实施例2所述容纳桶20中的粉料的材质、颗粒度等因素固定不变,改变输送带制造材料,可比较不同输送带制造材料对粉料的粘附性能;所述测试棒1上粘接的输送带制造材料固定不变,改变容纳桶20中粉料的材质、颗粒度等因素,可比较不同粉料在输送带制造材料上的粘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粉料和输送带制造材料的粘附力试验机,包括电机Ⅰ(5)、电机Ⅱ(5ˊ)和控制柜(2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Ⅰ(5)安装在支撑板(9)的上方,支撑板(9)与连接圆盘(4)之间通过圆柱形支撑杆(10)固定联接,电机Ⅰ(5)输出轴内孔与传动螺杆(6)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传动螺杆(6)与传动螺母(7)相配合,传动螺母(7)与连接圆盘(4)通过短支撑杆(8)固定联接,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连接盘(3)和连接圆盘(4)之间,所述连接盘(3)通过螺栓连接安装盘(19),所述安装盘(19)的下表面安装多只测试棒(1);所述支撑板(9)固联的两个圆柱形支撑杆(10)穿过连接圆盘(4)、安装盘(19)与底座Ⅰ、Ⅱ(18、18ˊ)固定联接,所述底座Ⅰ、Ⅱ(18、18ˊ)中间设置燕尾槽滑台(13),所述燕尾槽滑台(13)与燕尾槽滑块Ⅰ(14)、燕尾槽滑块Ⅱ(14ˊ)相配合,所述燕尾槽滑块Ⅰ(14)和燕尾槽滑块Ⅱ(14ˊ)靠近燕尾槽的上部加工螺纹通孔并与长螺杆(15)相配合,燕尾槽滑台(13)的后端上表面安装电机Ⅱ(5ˊ),所述电机Ⅱ(5ˊ)的输出轴与长螺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效文郭毅伟魏博刘长鑫庞世发邢兰御江睿正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