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块成型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496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砌块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总泵站、与模箱适配的模箱控制回路、与模头适配的模头控制回路、与布料机构适配的布料控制回路、与推板适配的推板控制回路,所述模箱控制回路、所述模头控制回路、所述布料控制回路以及所述推板控制回路均并联于所述总泵站的下游。其通过模箱控制回路中各液压部件与管路的协同配合,形成了差动连接回路及平衡回路,由此实现了模箱控制回路的快速平稳运行及调控,使模箱的动作过程更加平稳可控,有效降低了模箱动作过程中的能耗,降低了其相关部件的运行能耗,使砌块成型机的装机功率得以相应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液压控制系统的砌块成型机。的砌块成型机。的砌块成型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块成型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砌块成型设备配套控制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砌块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液压控制系统的砌块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砌块成型机通过把工业废渣压制成建筑砌块,变废为宝。目前现有的砌块成型机由于对成型原理和设计细节等方面的研究不够,导致大多数砌块成型机液压系统出现装机功率大、耗能高、运动不平稳等问题。
[0003]如液压系统的设计中,没有对其关键执行元件液压缸进行研究,笼统按参数选用,导致系统运行冲击太大,只能通过增加节流阀调节速度,从而延长了成型周期。有些系统则采用比例系统解决冲击问题,采用比例系统虽然可以解决液压缸的冲击问题,但其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更重要的是比例系统对系统的清洁度要求更高,而砌块成型机工作环境条件恶劣,使得比例阀常常损坏,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增加了系统运行成本。
[0004]砌块成型机通过振动加压成型,加压通过模头油缸实现,加压行程很短,一般不超过100mm,但由于结构等的限制,模头油缸的行程很大,活塞面积也很大,如某15块机模头油缸的活塞直径100mm,活塞杆直径70mm,行程1000mm。为了缩短成型周期,常常通过加大主泵功率的方式,这样在加压慢行时系统溢流损失很大,造成系统发热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运行。
[0005]砌块成型机通过对模箱中的物料加压成型,模箱置于栈板之上,成型后需要把模箱抬起,把成型后的砌块连同栈板一起推出。模箱的抬起与放下通过模箱油缸实现,由于受结构影响,模箱油缸的尺寸很大且需对称布置两个,如某15块机模箱油缸的活塞直径100mm,活塞杆直径56mm,行程450mm。而模箱油缸承受的负载主要是模箱的重量和模箱与砌块之间的摩擦力,此负载较小。为了缩短成型周期,常常通过加大主泵的排量,从而加大功率的方式,会造成系统发热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0006]砌块成型机通过对模箱中的物料加压成型,模箱置于栈板之上,成型后需要把模箱抬起,把成型后的砌块连同栈板一起推出,推出是由推板油缸实现的。推板油缸前面有棘爪,棘爪与栈板之间有间隔,推板油缸启动后加速运行到与栈板接触位置,会给栈板一个很大的冲击,此时由于刚成型的砌块强度较低,会造成砌块破碎。推板油缸运行到栈板的末端位置(由于品种的变换,往往栈板的末端位置与推板油缸的行程终端不一致)时,如果没有缓冲,同样会给栈板很大的冲击,会破坏砌块。
[0007]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砌块成型系统装机功率大、能耗高以及运动平稳性差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砌块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砌块成型机的装机功率和能耗得以适当降低,并提高其设备运动平稳性。本专利技术的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液压控制系统的砌块成型机。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砌块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总泵站、与模箱适配的模箱控制回路、与模头适配的模头控制回路、与布料机构适配的布料控制回路、与推板适配的推板控制回路,所述模箱控制回路、所述模头控制回路、所述布料控制回路以及所述推板控制回路均并联于所述总泵站的下游;
[0010]所述模箱控制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模箱液控单向阀、模箱油缸、模箱二位三通换向阀,所述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与所述模箱液控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上并联有模箱单向节流阀,模箱实施快上作业时,模箱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左位,由总泵站供给的压力油经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左位,模箱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模箱液控单向阀进入模箱油缸的上腔,模箱油缸下腔的回油经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左位回油箱;模箱实施快下作业时,模箱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左位,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右位,由总泵站供给的压力油经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进入模箱油缸的下腔,模箱油缸上腔的回油经模箱液控单向阀、模箱单向节流阀、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也进入模箱油缸的下腔,形成差动连接回路,模箱油缸上腔的回油经模箱单向节流阀的节流阀形成背压,与重力负载平衡,形成平衡回路;模箱在任意位置停留时,模箱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模箱油缸上腔的回油被模箱液控单向阀封闭,利用模箱液控单向阀锥面密封,使得模箱油缸能够在任意位置长时间停留。
[0011]优选地,所述模头控制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模头液控单向阀、模头油缸、模头二位三通换向阀,所述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与所述模头液控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上并联有模头单向节流阀,还包括与所述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并联的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0012]模头实施快上作业时,模头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左位,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由总泵站供给的压力油经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左位,第二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模头液控单向阀进入模箱油缸的下腔,模头油缸上腔的回油经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左位回油箱;模头实施快下作业时,模头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左位,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右位,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压力油经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进入模头油缸的上腔,模头油缸下腔的回油经模头液控单向阀、模头单向节流阀、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也进入模头油缸的上腔,形成差动连接回路,下腔的回油经模头单向节流阀的节流阀形成背压,与重力负载平衡,形成平衡回路;模头实施慢下作业时,模头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左位,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右位,由总泵站供给的压力油经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进入模头油缸的上腔,模头油缸下腔的回油经模头液控单向阀、模头单向节流阀、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回油箱,下腔的回油经模头单向节流阀的节流阀形成背压,与重力负载平衡,形成平衡回路;模头在任意位置停留时,模头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模头油缸下腔的回油被模头液控单向阀封闭,利用模头液控单向阀锥面密封,使得模头油缸能够在任意位置长时间停留。
[0013]优选地,所述推板控制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推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推板油缸、行程节流阀,所述推板油缸的活塞杆外端联动设置有凸轮板,所述行程节流阀上设置有与其阀芯联动的轮臂,所述轮臂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轮板滚动贴合适配的滚轮。
[0014]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模箱控制回路、所述模头控制回路、所述布料控制回路、所述推板控制回路并联的若干辅助液压控制回路。
[0015]优选地,所述总泵站包括主泵和副泵,所述模箱控制回路、所述模头控制回路、所述布料控制回路均连通于所述主泵的下游,所述推板控制回路以及各所述辅助液压控制回路均连通于所述副泵的下游。
[0016]优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块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泵站、与模箱适配的模箱控制回路、与模头适配的模头控制回路、与布料机构适配的布料控制回路、与推板适配的推板控制回路,所述模箱控制回路、所述模头控制回路、所述布料控制回路以及所述推板控制回路均并联于所述总泵站的下游;所述模箱控制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模箱液控单向阀、模箱油缸、模箱二位三通换向阀,所述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与所述模箱液控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上并联有模箱单向节流阀,模箱实施快上作业时,模箱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左位,由总泵站供给的压力油经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左位,模箱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模箱液控单向阀进入模箱油缸的上腔,模箱油缸下腔的回油经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左位回油箱;模箱实施快下作业时,模箱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左位,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右位,由总泵站供给的压力油经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进入模箱油缸的下腔,模箱油缸上腔的回油经模箱液控单向阀、模箱单向节流阀、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也进入模箱油缸的下腔,形成差动连接回路,模箱油缸上腔的回油经模箱单向节流阀的节流阀形成背压,与重力负载平衡,形成平衡回路;模箱在任意位置停留时,模箱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模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模箱油缸上腔的回油被模箱液控单向阀封闭,利用模箱液控单向阀锥面密封,使得模箱油缸能够在任意位置长时间停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控制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模头液控单向阀、模头油缸、模头二位三通换向阀,所述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与所述模头液控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上并联有模头单向节流阀,还包括与所述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并联的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模头实施快上作业时,模头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左位,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由总泵站供给的压力油经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左位,第二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模头液控单向阀进入模箱油缸的下腔,模头油缸上腔的回油经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左位回油箱;模头实施快下作业时,模头二位三通换向阀处于左位,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右位,模头第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处于中位,压力油经模头第一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右位,进入模头油缸的上腔,模头油缸下腔的回油经模头液控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平喜王永玲张静姚丽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