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检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94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检测车。该轨道检测车包括主体、行走机构以及折叠机构,主体的两侧均可拆装连接有行走机构,折叠机构与主体相连接,折叠机构能在对主体进行支撑的展开状态以及对轨枕进行避让的折叠状态间切换。当需要对轨道检测车进行组装时,首先让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以对主体进行支撑,然后仅需要一人再将行走机构组装在主体上,组装完成后将折叠机构设置成折叠状态,以保证轨道检测车的正常运行,通过折叠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少对轨道检测车进行组装时的人力,大大降低了铁路行业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了铁路行业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了铁路行业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检测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检测车。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轨道交通领域高速发展,而安全运行是轨道交通的第一要素,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需要对轨道基础设施进行定时检修。传统的检修方法中,主要依赖大量的人力识别、记录的方式进行病害检测,然而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存在着错检、漏检及检测人员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智能化设备替代人力的轨道病害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轨道检测车进行病害检测,轨道检测车一般包括车体以及设置于车体上的图像采集装置和里程定位装置,车体能够沿轨道行走,在车体行走过程中,图像采集装置能够采集轨道的图像,同时里程定位装置能够记录车体的行走里程,从而可以结合图像信息和里程信息对轨道出现异常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对该位置进行检修。
[0004]在现有技术中,轨道检测车包括主体以及行走机构,主体的两侧均可拆装连接有行走机构,主体集成控制机构且具有较大的重量,行走机构能够带动主体运动。在对轨道检测车进行组装时,需要至少两人抬着主体,同时还需要一到二人将两组行走机构装在主体上,所以需要三到四人进行轨道检测车的组装,大大增加了铁路行业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车,能够减少组装轨道检测车所需人工,有效降低铁路行业的人工成本。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轨道检测车,包括主体以及行走机构,所述主体的两侧均可拆装连接有所述行走机构,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
[0008]折叠机构,与所述主体相连接,所述折叠机构能在对所述主体进行支撑的展开状态以及对轨枕进行避让的折叠状态间切换。
[0009]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叠机构包括:
[0010]两组支撑组件,沿第二方向排布且分别与所述主体枢接;
[0011]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上开设有腰型槽;以及
[0012]连接销,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连接销插接在所述腰型槽中且能沿所述腰型槽滑动。
[0013]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
[0014]第一复位件,分别与所述主体以及所述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一连杆复位,以使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
[0015]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0016]第一枢接轴,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体枢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7]两个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枢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8]第一支撑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以及
[0019]保护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伸出所述第二连杆的位置。
[0020]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
[0021]第二支撑杆,分别与连个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
[0022]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包括:
[0023]支撑机构;
[0024]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以及
[0025]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中,所述第一枢接轴穿设在所述轴承中。
[0026]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还包括:
[0027]缓冲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当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缓冲件相抵接。
[0028]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还包括:
[0029]两个手持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0030]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
[0031]快拆机构,能将所述主体与所述行走机构锁定,所述快拆机构包括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能够在受压后将所述主体与所述行走机构解锁。
[0032]作为一种轨道检测车的优选方案,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
[0033]连接件,与所述行走机构相连接;
[0034]第一图像采集组件以及第二图形采集组件,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组件和所述第二图形采集组件被配置为分别检测轨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的情况。
[003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提供的轨道检测车,当需要对轨道检测车进行组装时,首先让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以对主体进行支撑,然后仅需要一人再将行走机构组装在主体上,组装完成后将折叠机构设置成折叠状态,以保证轨道检测车的正常运行,通过折叠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少对轨道检测车进行组装时的人力,大大降低了铁路行业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检测车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图像采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图像采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图像采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车体与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车体与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车体与折叠机构的侧视图;
[004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车体、行走机构以及快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触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行走机构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安装块的剖视图;
[0049]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快拆机构的剖视图;
[0050]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行走机构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供电机构与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52]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限位杆以及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供电机构与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54]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中:
[0056]100

轨道检测车;200

轨道;300

轨枕;
[0057]1‑
车体;11

主体;111

支撑机构;11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检测车,包括主体(11)以及行走机构(12),所述主体(11)的两侧均可拆装连接有所述行走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检测车还包括:折叠机构(3),与所述主体(11)相连接,所述折叠机构(3)能在对所述主体(11)进行支撑的展开状态以及对轨枕进行避让的折叠状态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两组支撑组件(31),沿第二方向排布且分别与所述主体(11)枢接;第一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31)枢接,所述第一连杆(32)的另一端上开设有腰型槽(321);以及连接销(33),设置在所述主体(11)上,所述连接销(33)插接在所述腰型槽(321)中且能沿所述腰型槽(321)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还包括:第一复位件(34),分别与所述主体(11)以及所述支撑组件(31)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34)被配置为使所述支撑组件(31)和所述第一连杆(32)复位,以使所述折叠机构(3)处于折叠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1)包括:第一枢接轴(311),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体(11)枢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两个第二连杆(312),分别与所述第一枢接轴(311)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31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3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13)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两个所述第二连杆(312);以及保护件(314),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13)伸出所述第二连杆(312)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二亭姚秀军桂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