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68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包括呈圆柱型、设置有若干刻度、用于定量添加样品的定量加液管,定量加液管的下端连通有球形储液管,且定量加液管和球形储液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放液量的活塞;所述球形储液管的下端连通有呈U型的弯管,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螺母,弯管通过连接螺母连通有毛细管;毛细管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螺母,毛细管通过连接螺母连通有球形测定管;且球形测定管上设有上环形测定线和下环形测定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粘度计具有结构简单、可分体更换、操作简单、测量准确性高、可定量加液的优点,切实提高了液体粘度测定的效率。高了液体粘度测定的效率。高了液体粘度测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测量
,更具体涉及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

技术介绍

[0002]粘度是流体粘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通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三种: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其中运动粘度常应用于表征电力用润滑油、抗燃油、绝缘油的润滑性能或判断油品是否被污染的重要指标。
[0003]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在直立的毛细管中,以完全湿润管壁的状态流动时,其运动粘度与流动时间成正比。测定时,用已知运动粘度的液体作标准,测量其从毛细管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再测量试样自同一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则可计算出试样的粘度。
[0004]目前,常用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粘度计有奥氏粘度计和平氏粘度计。奥氏粘度计与平式粘度计在测定时,所加样品的量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而且传统的奥式粘度计与平式粘度计加液繁琐、不易操作、易碎,且单支粘度计为固定常数,在待测样品粘度范围大时需准备多种内径粘度计,导致测量过程占用空间大、浪费材料。因此,需要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以解决现有粘度计占用空间大、浪费材料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测量准确的粘度计。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包括呈圆柱型、设置有若干刻度、用于定量添加样品的定量加液管,定量加液管的下端连通有球形储液管,且定量加液管和球形储液管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放液量的活塞;所述球形储液管的下端连通有呈U型的弯管,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螺母,弯管通过连接螺母连通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螺母,毛细管通过连接螺母连通有球形测定管;且球形测定管上设有上环形测定线和下环形测定线。
[0008]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定量加液管、球形储液管与弯管一体成型,且采用有机玻璃材质。
[0009]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定量加液管外径为15mm,定量加液管的最大刻度为5mL,且每段刻度差值为0.2mL。
[0010]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毛细管两端、弯管上端、球形测定管下端均设置有外径7mm、牙高0.6mm的外螺纹。
[0011]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球形储液管的球径为22mm。
[0012]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且活塞两端装有用于防止漏液的密封圈,密封圈采用氟橡胶材质。
[0013]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螺母为双头螺母,连接螺母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5.8mm,且连接螺母的内部嵌有氟橡胶密封圈。
[0014]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主要由定量加液管、球形储液管、弯管、毛细管和球形测定管组成,定量加液管便于进行定量加液,毛细管、球形测定管部分通过连接螺母进行连接,便于进行更换;可用于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特别是电力用润滑油、抗燃油、绝缘油等油品。本技术设计的粘度计符合液体粘度测定需求,粘度计的部件少、易制作;且本技术提供的粘度计具有结构简单、可分体更换、操作简单、测量准确性高、可定量加液的优点,切实提高了液体粘度测定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8]其中:1、定量加液管,12、活塞,2、球形储液管,3、弯管,4、连接螺母,5、毛细管,6、球形测定管,61、上环形测定线,62、下环形测定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结合图1至2所示,包括定量加液管1、活塞12、球形储液管2、弯管3、连接螺母4、毛细管5、球形测定管6、上环形测定线61、下环形测定线62。
[0021]定量加液管1呈圆柱型,定量加液管1外径为15mm,用于定量添加样品。定量加液管1的上端与大气连通,且定量加液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刻度;其中最大刻度为5mL,每段刻度差值为0.2mL。
[0022]定量加液管1的下端连通有球形储液管2,球形储液管2的球径为22mm。
[0023]定量加液管1和球形储液管2之间设置有活塞12,用于控制放液量。活塞12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且活塞12两端装有密封圈,用于防止漏液;密封圈采用氟橡胶材质。
[0024]球形测定管6的上端与大气相通,球形储液管2的下端连通有弯管3。弯管3呈U型,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螺母4,弯管3通过连接螺母4连通有毛细管5。
[0025]毛细管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螺母4,毛细管5通过连接螺母4连通有球形测定管6;且球形测定管6上设有上环形测定线61和下环形测定线62。连接螺母4为双头螺母,连接螺母4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5.8mm,且连接螺母4的内部嵌有氟橡胶密封圈。
[0026]定量加液管1、球形储液管2与弯管3一体成型,且采用有机玻璃材质。
[0027]毛细管5两端、弯管3上端、球形测定管6下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外径为7mm、牙高为0.6mm,用于方便进行连接和替换。毛细管5可更换成内径为0.6mm、0.8mm、1.0mm或1.2mm的毛细管5;球形测定管6可替换为球径为17mm、18mm或19mm的球形测定管6。
[0028]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将粘度计用洗液和蒸馏水洗干净,然后烘干备用。选择合适内径的毛细管5与球形测定管6,然后连接螺母4中应嵌入氟橡胶密封圈,通过连接螺母4将弯管3与毛细管5连接,毛细管5与球形测定管6连接,将各部件连接组装完整,保证整个
粘度计密封性好,不会发生泄露。
[0029]组装好的毛细管粘度计使用JJG 115检定规程确定其毛细管常数c,而后将一定量的待测液放入粘度计的定量加液管1中,将粘度计垂直固定在恒温槽中,恒温5min~10min。压缩洗耳球后,通过球形测定管6向洗耳球内吸气。待液体上升至上环形测定线61上方1cm,拔开洗耳球。利用秒表测定液体流经上环形测定线61和下环形测定线62两刻度间所需的时间。重复同样操作,测定4次,要求各次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0s,取其平均值τ
t
。根据公式:
[0030][0031]即可计算出运动粘度
[0032]在待测样品粘度范围大时,通过连接螺母4更换不同孔径的毛细管5、不同球径的球形测定管6来扩大粘度计的粘度测量范围,不需要准备多种内径的粘度计,防止出现使用的粘度计过多,导致测量过程占用空间大、浪费材料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型、设置有若干刻度、用于定量添加样品的定量加液管(1),定量加液管(1)的下端连通有球形储液管(2),且定量加液管(1)和球形储液管(2)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放液量的活塞(12);所述球形储液管(2)的下端连通有呈U型的弯管(3),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螺母(4),弯管(3)通过连接螺母(4)连通有毛细管(5);所述毛细管(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螺母(4),毛细管(5)通过连接螺母(4)连通有球形测定管(6);且球形测定管(6)上设有上环形测定线(61)和下环形测定线(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加液管(1)、球形储液管(2)与弯管(3)一体成型,且采用有机玻璃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量加液分体可更换式粘度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聆菱张淑霞杨彦肖张建华李会鹏许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投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