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化铟的减薄抛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62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化铟的减薄抛光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磷化铟晶圆放在铺满研磨液的研磨机上进行研磨;研磨液以6~100ml/min的流量滴在旋转盘上,转速范围为20~90rpm/min;(2)将磷化铟晶圆放在铺满抛光液的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抛光液以6~100ml/min的流量滴在抛光垫上;(3)对完成化学机械抛光的磷化铟晶圆进行清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大大提高了减薄效果、抛光效果,且能减少侵蚀抛光设备,降低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化铟的减薄抛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磷化铟的减薄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磷化铟(InP)是一种重要的III

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相比其他半导体材料来说,其电场迁移速度、导热性等更好,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在军用雷达、激光器等高频器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更佳的参数和功能,芯片厚度的超薄化是目前特殊器件的一个趋势,因为薄芯片具有很多优势,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保证芯片焊接时背面的良好接触性,减少接触电阻和寄生效应,减小封装体积,减轻重量等。
[0003]由于磷化铟材料脆性强、硬度小,其晶圆在减薄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题。传统工艺的磷化铟晶圆研磨过程中,将晶圆厚度从300~400μm减薄至200微米,单片工艺需要40分钟,同时存在5~10微米的损伤层,但为提高产出,晶圆将承受过大的机械压力来得到较快的研磨速率,该方法会加深磷化铟的损伤层,增大晶圆的内应力,最终导致磷化铟薄片晶圆在后续工艺中产生极高的破片风险。同时在后续晶圆切割工艺中,过厚的晶圆厚度不利于晶圆切割工艺,过大的晶圆内应力也会导致切割碎屑增多,影响切割良率。因此,作为磷化铟单颗芯片的终端应用,需要提供更薄的磷化铟晶圆厚度,更小的晶圆内应力。
[0004]目前的减薄抛光工艺一般包括纯机械抛光、半化学半机械抛光。纯机械抛光一般使用碱性抛光液,抛光速度慢,抛光效果差;半化学半机械抛光是在抛光液中加入带腐蚀性的介质剂,一般采用氧化剂介质使晶圆表面形成氧化层后,再在抛光过程中将氧化层剥离。但选用腐蚀性介质剂对抛光效果影响较大,腐蚀性弱的介质虽然抛光质量好,抛光速度却很慢,不利于大批量生产;腐蚀性强的介质抛光速度能够明显提升,但是会减少抛光垫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
[0005]因此,精确控制的减薄抛光工艺条件对磷化铟晶圆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磷化铟晶圆的减薄抛光工艺存在产出低,良品率低,对机台腐蚀性大,材料消耗导致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磷化铟的减薄抛光方法,通过控制研磨条件、抛光条件得到更薄的磷化铟晶圆厚度,更小的晶圆内应力,最终减少磷化铟晶圆的损伤,提高磷化铟的加工品质。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磷化铟的减薄抛光方法,包括:
[0009](1)将磷化铟晶圆放在铺满研磨液的研磨机上进行研磨;研磨液以6~100ml/min的流量滴在旋转盘上,转速范围为20~90rpm/min;
[0010](2)将磷化铟晶圆放在铺满抛光液的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抛光液以6~100ml/min的流量滴在抛光垫上。
[0011]由于过厚的晶圆厚度不利于晶圆切割工艺,过大的晶圆内应力会导致切割碎屑增
多,影响切割良率,专利技术人发现,若晶圆厚度超过400μm会加大切割难度,致使划片刀快速磨损,若晶圆厚度小于120μm,容易使晶圆在移动和制备的过程中发生崩角、断裂,因此,本专利技术将晶圆减薄后的厚度控制在120~160μm,晶圆受力范围0.15~0.8g/cm2可以保证切割效果,降低破片风险。
[0012]进一步地,磷化铟晶圆研磨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用酸漂洗磷化铟晶圆和载片,干燥后在载片上涂粘合剂,固化后将磷化铟晶圆与载片进行键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酸为5~20%盐酸,进一步为10%的盐酸。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5~20%的盐酸(HCl)中漂洗磷化铟晶圆可以去除表面金属离子及颗粒,确保后续的减薄、抛光效果,若浓度不在上述范围内,金属离子清洗不干净,会溶于清洗剂中,沉积在晶圆上,影响晶圆质量。
[0015]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为石蜡粘合剂;涂粘合剂的厚度为3~10μm。
[0016]所述石蜡粘合剂根据产品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具备耐温、耐酸碱等性能的石蜡粘合剂。
[0017]进一步地,固化的温度为90~120℃,进一步为100℃。
[0018]进一步地,键合的温度为90~120℃,键合时间为3~8min,键合压力0.25~0.50Mpa;进一步地,键合的温度为100℃,键合时间为5min,键合压力0.35Mpa。
[0019]进一步地,磷化铟晶圆减薄后的厚度为120~160μm。
[0020]进一步地,(1)中晶圆受力范围0.15~0.8g/cm2,研磨速率为5~20μm/min;
[0021](2)中抛光机转速范围为20~90rpm/min,晶圆受力范围0.15~0.8kg/cm2。
[0022]进一步地,(1)中的研磨液质量浓度为15~25%,研磨液的组分配比为氧化铝:水:助磨剂=150~250g:900~1100ml:25~35ml,进一步为200g:1000ml:30ml;
[0023]进一步地,所述助磨剂为羧酸盐。
[0024]本专利技术在减薄加工过程采用氧化铝、水、助磨剂作为减薄研磨液,能够减少磷化铟晶圆研磨面的损伤,且其他杂质,无污染、无腐蚀。
[0025]进一步地,(2)中研磨液为含次氯酸钠的氧化铝溶液,pH=11.5~12.5;溶液中,所述氧化铝粒径0.2~0.5μm,含量为11~15%。
[0026]进一步地,对完成化学机械抛光的磷化铟晶圆进行清洗;使用NMP、IPA清洗浸泡,将表面的石蜡粘合剂清除。
[002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磷化铟晶圆抛光后的良品率,InP衬底磷化铟晶圆的最终厚度为120~160μm,抛光效果良好,无划痕;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物理研磨进行减薄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机械研磨进行抛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中的最终厚度及晶圆片内厚度为5次实验的平均值。
[0033]实施例1
[0034]S1、
[0035]a)将完成正面工艺的磷化铟晶圆和载片放在浓度为10%的盐酸(HCl)中漂洗30秒钟,去除表面金属离子及颗粒,使用甩干机干燥,保证表面清洁干燥;
[0036]b)在载片上旋涂特殊石蜡粘合剂,蜡层厚度要求6μm,100℃烘烤固化,确保蜡层均匀;
[0037]c)将磷化铟晶圆与载片放入键合机进行键合,键合温度为100℃,键合时间为5min,键合压力0.35Mpa,键合后去除边缘多余的蜡层;
[0038]d)将键合完成的载片安装在工件上,工件的厚度控制设定为125μm。
[0039]S2、物理研磨:在基盘上用热压胶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化铟的减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磷化铟晶圆放在铺满研磨液的研磨机上进行研磨;研磨液以6~100ml/min的流量滴在旋转盘上,转速范围为20~90rpm/min;(2)将磷化铟晶圆放在铺满抛光液的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抛光液以6~100ml/min的流量滴在抛光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磷化铟晶圆研磨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用酸漂洗磷化铟晶圆和载片,干燥后在载片上涂粘合剂,固化后将磷化铟晶圆与载片进行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为5~20%盐酸,进一步为10%的盐酸;所述粘合剂为石蜡粘合剂;涂粘合剂的厚度为3~10μm;固化的温度为90~120℃,进一步为1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键合的温度为90~120℃,键合时间为3~8min,键合压力0.25~0.50Mpa;进一步地,键合的温度为100℃,键合时间为5min,键合压力0.35Mpa。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锦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