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清洗去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454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3
本公开涉及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清洗去污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筛分装置将放射性污染土壤分为大粒径土壤颗粒、中粒径土壤颗粒和小粒径土壤颗粒,然后分别采用漂洗筛分装置对大粒径土壤颗粒进行清洗,采用研磨清洗装置和浸泡装置对中粒径土壤颗粒进行清洗,采用絮凝沉淀装置对小粒经土壤颗粒进行清洗,从而有效实现不同放射性程度污染土壤的分类与清洗,且本公开中的清洗剂可循环使用,显著减少土壤清洗过程中液体废物的产生量,最大程度上节省了清洗去污成本,实现减容处理,达到清洗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清洗去污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放射性土壤净化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清洗去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外对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去污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借鉴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土壤处理技术经验,已开发出多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去污技术,如化学去污、物理去污和其它种类的去污技术。其中化学去污主要包括化学萃取,电动力学去污,堆浸等;物理去污主要包括基于土壤粒径与污染核素分布关系的筛分、浮选、分离选通系统(Segmented Gate Systems,SGS)、就地玻璃固化等;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技术主要有土壤清洗、热解吸等。
[0003]针对放射性污染土壤研究开发的去污技术,土壤清洗被认为最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土壤去污技术之一,主要因为土壤清洗处理费用较低,工艺简单、适用性广、技术比较成熟,可获得较大程度的减容和较好的去污效率,而其它土壤处理技术,除筛分和分离选通技术,其它技术均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0004]土壤清洗主要采用水或添加化学清洗试剂将土壤中的各级粒径的放射性核素去除掉,而后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淋洗溶液再生而循环使用,最终使被去污的土壤能够达到回填的要求。其中产生的泥浆废物作固化处理。土壤的去污时,用水冲洗是最基本的,必要时添加去污剂如:柠檬酸、EDTA、草酸、硫酸钠、硝酸等。关于核素沾污的类型,其中粘土是土壤沾污的主要携带着,越粗糙的、比表面积越小的土壤越易被污染。为使污染土壤得到充分清洗,需要使用大量清洗水和清洗剂,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废液,这些废液也造成了二次污染,无法有效地实现净化土壤的目的。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工艺简单、适用性广、去污效率高且废液产生量少的土壤清洗去污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清洗去污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清洗放射性污染土壤表面沾染的核素,减少了废液的产生,最大程度上节省了清洗运行成本,实现减容处理,达到清洗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0006]本公开提供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清洗去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筛分单元、处理单元和絮凝单元;
[0007]所述筛分单元包括除杂土壤物料入口、第一筛分装置、第一筛分出口、第二筛分出口和第三筛分出口;其中,所述第一筛分出口、第二筛分出口和第三筛分出口的筛分尺寸依次减小;
[0008]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研磨清洗装置、浸泡装置、漂洗筛分装置和干燥测量装置;
[0009]所述研磨清洗装置包括第二土壤颗粒入口、中性水第一入口和研磨后物料出口,所述浸泡装置包括待浸泡土壤入口、浸泡后土壤出口和清洗剂入口;所述第二筛分出口与
所述第二土壤颗粒入口连通;所述研磨后物料出口与所述待浸泡土壤入口连通;
[0010]所述漂洗筛分装置包括第一土壤颗粒入口、待漂洗土壤入口、漂洗水入口、第四筛分出口、第五筛分出口与待处理漂洗水出口,所述第一土壤颗粒入口与所述第一筛分出口连通,所述待漂洗土壤入口与所述浸泡装置的浸泡后土壤出口连通,所述第四筛分出口与所述干燥测量装置的第四土壤颗粒入口连通;
[0011]所述絮凝单元包括第一絮凝装置和第二絮凝装置,所述第一絮凝装置包括第三土壤颗粒入口、第一浓密机、第一上清液出口和第一沉淀物出口,所述第三土壤颗粒入口与所述第三筛分出口连通;
[0012]所述第二絮凝装置包括第五土壤颗粒入口、第二浓密机、第二上清液出口和第二沉淀物出口,所述第二上清液出口与所述浸泡装置的清洗剂入口连通;
[0013]其中,所述第五筛分出口与所述第五土壤颗粒入口连通;所述第四筛分出口的筛分尺寸大于所述第五筛分出口的筛分尺寸。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筛分装置包括第一筛面和第二筛面,所述第一筛面的孔径为1.9~2.1mm,所述第二筛面的孔径为0.12~0.13mm;优选地,所述第一筛分装置包括双层振动筛;
[0015]所述漂洗筛分装置的筛面孔径为0.12~0.13mm,优选地,所述漂洗筛分装置包括漂洗筛。
[0016]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筛分装置,所述第二筛分装置位于所述研磨清洗装置与所述浸泡装置之间;
[0017]所述第二筛分装置包括待筛物料入口、第六筛分出口和第七筛分出口,所述待筛物料入口与所述研磨后物料出口连通,所述第六筛分出口与所述浸泡装置的待浸泡土壤入口连通,所述第七筛分出口与所述第三土壤颗粒入口连通;
[0018]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筛面孔径为0.12~0.13mm;优选地,所述第二筛分装置包括脱水筛。
[0019]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进料除杂单元,所述进料除杂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料仓、螺旋给料机和分泥斗;所述分泥斗包括待处理土壤入口、中性水第二入口、除杂土壤物料出口和含杂质废水出口,所述除杂土壤物料出口与所述筛分单元的除杂土壤物料入口连通。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絮凝装置还包括中性水储槽,所述中性水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浓密机与所述分泥斗之间;所述第一浓密机的第一上清液出口与所述中性水储槽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中性水储槽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研磨清洗机的中性水第一入口连通,所述中性水储槽的第二出口与所述分泥斗的中性水第二入口连通;
[0021]所述第二絮凝装置还包括清洗剂储槽,所述清洗剂储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浓密机与所述浸泡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浓密机的第二上清液出口与所述清洗剂储槽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清洗剂储槽的出口与所述浸泡装置的清洗剂入口连通。
[0022]可选地,所述研磨清洗装置包括研磨清洗机,所述第一浓密机包括中性浓密机,所述第二浓密机包括酸性浓密机。
[0023]可选地,所述漂洗筛分装置还包括净化器和漂洗水储槽,所述净化器设置于所述待处理漂洗水出口与所述漂洗水储槽的入口之间,所述漂洗水储槽的出口与所述漂洗筛分
装置的漂洗水入口连通,其中所述净化器中包括蛭石吸附柱;
[0024]优选地,所述净化器包括洗水槽。
[0025]可选地,所述浸泡装置中包含清洗剂,所述清洗剂包括硝酸、六偏磷酸钠、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和溶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溶剂,所述硝酸的含量为1~6重量份,所述六偏磷酸钠的含量为0.5~5重量份;所述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的含量为0.1~1重量份;其中,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
[0026]优选地,所述浸泡装置包括化学浸泡槽。
[0027]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包括第一沉淀物入口、泥饼出口和压滤水出口,所述第一沉淀物入口与所述第一絮凝装置的第一沉淀物出口连通,所述泥饼出口用于与第一接料小车连通,所述压滤水出口与所述中性水储槽的第二入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机。
[0028]可选地,所述干燥测量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干燥箱和测量分选仪,所述第四土壤颗粒入口与所述干燥箱的入口连通,所述测量分选仪的出口用于与第二接料小车连通。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清洗去污系统,该系统首先通过采用筛分装置将放射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清洗去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筛分单元、处理单元和絮凝单元;所述筛分单元包括除杂土壤物料入口、第一筛分装置、第一筛分出口、第二筛分出口和第三筛分出口;其中,所述第一筛分出口、第二筛分出口和第三筛分出口的筛分尺寸依次减小;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研磨清洗装置、浸泡装置、漂洗筛分装置和干燥测量装置;所述研磨清洗装置包括第二土壤颗粒入口、中性水第一入口和研磨后物料出口,所述浸泡装置包括待浸泡土壤入口、浸泡后土壤出口和清洗剂入口;所述第二筛分出口与所述第二土壤颗粒入口连通;所述研磨后物料出口与所述待浸泡土壤入口连通;所述漂洗筛分装置包括第一土壤颗粒入口、待漂洗土壤入口、漂洗水入口、第四筛分出口、第五筛分出口与待处理漂洗水出口,所述第一土壤颗粒入口与所述第一筛分出口连通,所述待漂洗土壤入口与所述浸泡装置的浸泡后土壤出口连通,所述第四筛分出口与所述干燥测量装置的第四土壤颗粒入口连通;所述絮凝单元包括第一絮凝装置和第二絮凝装置,所述第一絮凝装置包括第三土壤颗粒入口、第一浓密机、第一上清液出口和第一沉淀物出口,所述第三土壤颗粒入口与所述第三筛分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絮凝装置包括第五土壤颗粒入口、第二浓密机、第二上清液出口和第二沉淀物出口,所述第二上清液出口与所述浸泡装置的清洗剂入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五筛分出口与所述第五土壤颗粒入口连通;所述第四筛分出口的筛分尺寸大于所述第五筛分出口的筛分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分装置包括第一筛面和第二筛面,所述第一筛面的孔径为1.9~2.1mm,所述第二筛面的孔径为0.12~0.13mm;优选地,所述第一筛分装置包括双层振动筛;所述漂洗筛分装置的筛面孔径为0.12~0.13mm,优选地,所述漂洗筛分装置包括漂洗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筛分装置,所述第二筛分装置位于所述研磨清洗装置与所述浸泡装置之间;所述第二筛分装置包括待筛物料入口、第六筛分出口和第七筛分出口,所述待筛物料入口与所述研磨后物料出口连通,所述第六筛分出口与所述浸泡装置的待浸泡土壤入口连通,所述第七筛分出口与所述第三土壤颗粒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筛面孔径为0.12~0.13mm;优选地,所述第二筛分装置包括脱水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佐西张怡朱欣研鲜亮龙浩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