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生产工艺及模具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50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生产工艺及模具制作方法,其属于临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设有管体,管体的上端连接有安全保护帽,血沉管的横截面为圆筒状结构,血沉管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刻度,管体上设置有液位指示标志;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料、烘干结晶、除湿、排风、注塑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简化生产工艺,生产成本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血沉管的制作稳定性强,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使用缺陷,高效检测出人体血液沉降率。检测出人体血液沉降率。检测出人体血液沉降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生产工艺及模具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生产工艺及模具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液标本的检测是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的常规技术手段,其中,静脉血液标本的检测广泛应用于检测生化指标、血凝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常规分析、微量元素及离子成分分析、营养成分检测、药物浓度检测、基因检测、传染病病原学检测、微生物检测等等。现有技术市场上常见的真空采血管由采血管管体、胶塞及头盖、添加剂、标签等组成,材质多为玻璃和塑料管,但由于玻璃管在安全性能上存有很大隐患,使用特种塑料PET试管替代玻璃管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0003]现有技术中玻璃材质的血沉管,其缺点有以下几点:1.玻璃材质易碎,采集血液前血沉管破碎的话,管中真空丧失会造成血液标本采集失败,如果采血后玻璃管破碎,容易造成患者血液洒漏,不仅污染环境,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而且需要对患者进行二次采血,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2.玻璃材质不能够进行灭菌处理,而且血沉管中的添加剂属于细菌生长助剂,如果不对产品进行灭菌处理的话,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一旦血液倒流,细菌进入患者体内,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生产工艺及模具制作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设有管体,管体的上端连接有安全保护帽,血沉管的横截面为圆筒状结构,血沉管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刻度,管体上设置有液位指示标志。
[0006]优选的,管体的长度不低于100mm,且管体的管壁与管体的管口垂直度≤0.2mm。
[0007]优选的,血沉管管体为PET材质。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9]1)配料:向PET基料中添加母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0010]2)烘干结晶:将步骤1)的混合料放入烘干箱中,在160

170℃下加热4

6h,取样,用透光设备检测混合料是否完全结晶,当混合料内部存在微小未结晶部分,开启烘干箱的搅拌功能,搅拌15

20min,然后再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60

170℃,时间为1.5

2h,得结晶料;
[0011]3)除湿:将步骤2)中的结晶料转入除湿机中,控制转速在300

350r/min,除湿时间为30min;
[0012]4)排风:启动排风机,控制转速750

800r/min,将结晶料内的微尘排除,排风时间为10min;
[0013]5)注塑成型:选择大动力系统、PET专用螺杆多段温控注塑机,并进行多温段控温,
一段温度控制为282

288℃、二段为272

278℃、三段为267

273℃、四段为267

273℃、五段为267

273℃,在高压下将熔融液体经喷嘴高速喷射到模具中,然后用冷却水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开模,得到高透明状的真空血沉管成品。
[0014]优选的,步骤1)具体为:采用特制的粘度范围为0.5

0.7dl/g的PET聚酯基料+母料的生产技术,将母料以1%

10%的比例添加在PET基料当中,在275℃,剪切速率为1200S

1条件下,剪切粘度控制≤75Pa.S,氧气透过率≤3.0cc(m2*day)。
[0015]优选的,步骤5)中模具前模常温水温度为25℃,后模冷水温度为15℃。
[0016]优选的,步骤5)中熔胶温度控制在270

295℃,射料在4s内完成,且背压不超过100bar。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模具包括前模镶件、前模镶芯、推板镶套及后模镶芯,模具制作包括七大系统,分别为:浇注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导向系统、成形系统、定位系统、支撑系统;模具采用针阀式多点侧进胶方式,点位进胶为1

10个点,加热方式使用加热器、感温线与热咀本体一体设计,使用铜管加热器,采用专用温控箱内置PID函数;冷却系统采用喷泉式冷却系统,后模镶芯的冷却水通过冷水机冷却后,经过水管送到模具中。
[0018]优选的,模具选择为两板模、三板模、热流道中的一种,进胶方式采用中下段一点侧进胶方式。
[0019]优选的,冷却系统中采用的是曲线水路冷却方式,且冷却水道为从中间进水,四周出水,然后再回到冷水机中。
[0020]优选的,顶出系统采用外侧周圈推板顶出系统,顶出过程中采用多段定位,顶出系统设有料把,而且料把配有弹块。
[0021]优选的,浇注系统采用排气钢,排气钢用于排气使用,而且在模具的易困气顶面做有镶拼排气。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由于血沉管管体内存放检测添加剂,管体内预置定量真空,当管体与血管形成连接通道时,利用定量压力差将血液定量导入到罐体内,定量血液与管体内检测添加剂发生反应,从而检测人体血液沉降率;而且PET材质的管体构造,一改玻璃材质无法进行灭菌处理的缺点,可以高效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使用安全。
[0024]本专利技术简化生产工艺,生产成本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延展了血沉管的使用深度,血沉管的制作稳定性强,使制作出的产品更加光滑、美观;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使用缺陷,高效检测出人体血液沉降率。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血沉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血沉管管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血沉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0030]1、管体;2、前模镶件;3、前模镶芯;4、推板镶套;5、后模镶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2]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以下简称血沉管),用于检测ESR,其设有管体1,管体1的横截面为圆筒状结构,管体1的上端连接有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设有管体,所述管体的上端连接有安全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管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刻度,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液位指示标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长度不低于100mm,且所述管体的管壁与管体的管口垂直度≤0.2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PET材质。4.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向PET基料中添加母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2)烘干结晶:将步骤1)的混合料放入烘干箱中,在160

170℃下加热4

6h,取样,用透光设备检测混合料是否完全结晶,当混合料内部存在微小未结晶部分,开启烘干箱的搅拌功能,搅拌15

20min,然后再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60

170℃,时间为1.5

2h,得结晶料;3)除湿:将步骤2)中的结晶料转入除湿机中,控制转速在300

350r/min,除湿时间为30min;4)排风:启动排风机,控制转速750

800r/min,将结晶料内的微尘排除,排风时间为10min;5)注塑成型:选择大动力系统、PET专用螺杆多段温控注塑机,并进行多温段控温,一段温度控制为282

288℃、二段为272

278℃、三段为267

273℃、四段为267

273℃、五段为267

273℃,在高压下将熔融液体经喷嘴高速喷射到模具中,然后用冷却水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开模,得到高透明状的真空血沉管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无菌血液红细胞沉降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采用特制的粘度范围为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全国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赛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