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27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排渣管、套管、分料挡料机构、渣斗盖和渣斗。排渣管的一端与卧螺离心机的出渣口固定连接;套管配置于排渣管的出料端上,且其一端与排渣管的出料端的外壁组合形成气体排出腔,气体排出腔的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分料挡料机构设置于套管内,且位于排渣管的出料端的下侧;渣斗盖配置于套管靠近分料挡料机构的一端;渣斗盖包括至少四个可翻转的挡板帘,且相邻两个挡板帘的侧缘相互抵接;渣斗的顶端开口配置于渣斗盖内。该装置通过渣斗盖和分料挡料机构配合,解决了油渣溅出及渣斗更换、移动受渣斗盖阻碍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的问题。受渣斗盖阻碍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的问题。受渣斗盖阻碍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焦油离心分离脱渣
,具体涉及一种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品中心预处理装置采用国内先进新型煤焦油加工技术:煤焦油离心分离脱渣—煤焦油过滤—强化洗盐—聚结脱水除盐—离心闪蒸处理技术,使预处理后的原料满足沸腾床加氢单元进料要求;此工艺中对煤焦油原料进行离心分离脱渣过程采用三相高效卧螺离心机,物料送入离心机后,离心机内高速旋转的转鼓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煤焦油、水、固渣进行分离,固渣沿转鼓内壁通过螺旋输送到排渣口排出;水分(轻相)在转鼓的最内层,经水分排出口排出;煤焦油(重相)在转鼓的外层,通过煤焦油排放口排出。
[0003]但是在使用卧螺离心机时要求固渣及水相依靠重力排放且排放口必须为常压,这样就使得在整体设计及布局上,离心机位置布局较高(15米左右)且排渣口为敞口,就会造成以下几点问题:
[0004]1、煤焦油油渣掉落至渣斗时会有部分油渣通过渣斗盖与渣斗间隙溅落出来,造成装置厂房地面、墙面、设备、管线等油污污染,且难以清扫,这对于班组人员日常的卫生维持及6S标准打造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公司整体面貌。
[0005]2、煤焦油在进入卧螺离心机时温度维持85℃,此时会有有毒有害气体挥发出来通过排渣口溢出,使岗位操作人员在现场巡检、作业时过久接触影响身体健康或者中毒,同时对现场整体环境影响巨大。
[0006]3、在每次现场整改时,除需要班组人员清扫外,还需要外委施工人员对厂房保温更换、设备墙面翻新刷漆,也会造成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解决了油渣溅出及渣斗更换、移动受渣斗盖阻碍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0010]排渣管,其一端与卧螺离心机的出渣口固定连接;
[0011]套管,配置于所述排渣管的出料端上,且其一端与所述排渣管的出料端的外壁组合形成气体排出腔,所述气体排出腔的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
[0012]分料挡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套管内,且位于所述排渣管的出料端的下侧;
[0013]渣斗盖,配置于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分料挡料机构的一端;所述渣斗盖包括至少四个可翻转的挡板帘,且相邻两个所述挡板帘的侧缘相互抵接;
[0014]渣斗,其顶端开口配置于所述渣斗盖内。
[0015]进一步,所述分料挡料机构包括:
[0016]安装架,配置于所述套管靠近所述渣斗盖的一端;
[0017]筒体,配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上侧;
[0018]活动柱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随着所述活动柱体的转动,所述活动柱体的侧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或者增大;
[0019]转动轴,其一端偏心设置于所述活动柱体上,其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0020]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轴旋转。
[0021]更进一步,所述安装架包括:
[0022]固定环,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且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0023]安装臂,具有至少三个,且其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均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
[0024]更进一步,所述活动柱体为三棱柱体,且其侧壁呈圆弧形;所述活动柱体的顶部设有圆弧形的顶板。
[0025]更进一步,所述筒体的上侧设置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一端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槽的厚度沿固渣排出方向逐渐增加。
[0026]更进一步,所述活动柱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柱形槽体,所述柱形槽体内装配有插接配件,所述插接配件上设置有偏离中心的偏心孔,所述转动轴插接配置于所述偏心孔内。
[0027]进一步,所述渣斗盖还包括漏斗形的盖体,所述挡板帘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四周,每个所述挡板帘的顶端均与所述盖体的侧缘铰接。
[0028]更进一步,每个所述挡板帘的一侧均铰接有铁片,其另一侧的内壁上均贴装有磁铁片,且相邻两个所述挡板帘的侧缘均相互磁吸连接。
[0029]进一步,所述渣斗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声音提示机构,用于提供声音提示;所述声音提示机构包括:
[0030]压板,其一端与所述渣斗的上端内壁铰接;
[0031]空心轴套,其一端与所述渣斗的内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压板的另一端连接;
[0032]触发杆,其一端与所述压板的另一端铰接,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且伸入到所述空心轴套内;
[0033]报警启动器,设置于所述空心轴套内,所述报警启动器与报警系统电性连接;
[0034]当所述压板推动所述触发杆的一端沿所述空心轴套的内腔移动,并与所述报警启动器贴合时,所述报警启动器启动并触发所述报警系统。
[0035]更进一步,所述报警系统包括:电源、微处理器、计时器和报警器,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所述计时器、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0036]当所述报警启动器启动并触发所述报警系统时,所述计时器启动计时,并将记录的时间数据t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能够接收所述计时器发送的时间数据t,并与设定的时间数据t0进行比对,当t≥t0时,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启动,发出声音提示。
[00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8]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渣斗盖完全阻挡了油渣受重力落入渣斗后冲击过大飞溅,减
少了人员现场卫生清扫的工作量,避免了频繁对厂房保温更换、设备、墙面翻新刷漆;同时也避免了在更换渣斗时操作人员人工将渣斗盖掀起,使工作变得更为简单,节省了人力;更重要的是此改造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确保了人员安全。
[0039]2、本专利技术的分料挡料机构,一方面可以对有毒有害气体形成阻挡,使得进入排渣管的气体受到分料挡料机构的阻挡后进入气体排出腔,然后由排气管排出;另一方面可以对油渣进行有序的混合下料,使得在下料的过程中在套管的底部保留有部分的油渣固体相,不仅可以进一步对气体形成阻挡,还可以避免油渣固体相因堆积而造成的堵塞现象。通过分料挡料机构和渣斗盖的配合,将油渣固体相落入到渣斗内,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溢出,防止人员过久接触影响身体健康或者中毒;减少外委施工特种作业,规避了特殊作业的风险隐患,同时避免作业时误操作造成设备停运或装置停车的事故;避免更换渣都时人工掀起渣斗盖,油渣飞溅至操作人员眼睛及身体,同时避免作业时叉车对人员的伤害。
[0040]3、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同时降低清扫用工器具、溶剂的投入量;降低了在人力、材料、外委施工投入、清理用具消耗等方面的损耗。而且限制油渣飞溅,可以保持厂房人地面、墙面、设备、管线等干净卫生;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溢出,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渣管(1),其一端与卧螺离心机的出渣口固定连接;套管(2),配置于所述排渣管(1)的出料端上,且其一端与所述排渣管(1)的出料端的外壁组合形成气体排出腔(6),所述气体排出腔(6)的排气口与排气管(7)连接;分料挡料机构(3),设置于所述套管(2)内,且位于所述排渣管(1)的出料端的下侧;渣斗盖(4),配置于所述套管(2)靠近所述分料挡料机构(3)的一端;所述渣斗盖(4)包括至少四个可翻转的挡板帘(41),且相邻两个所述挡板帘(41)的侧缘相互抵接;渣斗(5),其顶端开口配置于所述渣斗盖(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挡料机构(3)包括:安装架(31),配置于所述套管(2)靠近所述渣斗盖(4)的一端;筒体(32),配置于所述安装架(31)的上侧;活动柱体(3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筒体(32)内,且随着所述活动柱体(33)的转动,所述活动柱体(33)的侧壁与所述筒体(32)的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或者增大;转动轴(34),其一端偏心设置于所述活动柱体(33)上,其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1)上;驱动部件(35),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1)上,所述驱动部件(35)能够驱动所述转动轴(34)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1)包括:固定环(311),套设于所述转动轴(34)的一端,且与所述转动轴(34)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安装臂(312),具有至少三个,且其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31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均与所述套管(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体(33)为三棱柱体,且其侧壁呈圆弧形;所述活动柱体(33)的顶部设有圆弧形的顶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2)的上侧设置有导料槽(36),所述导料槽(36)的一端与所述筒体(3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套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槽(36)的厚度沿固渣排出方向逐渐增加。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螺离心机出渣口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体(3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柱形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吴潇刘鹏德罗云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