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24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包括T型把手,所述T型把手的尖端部分上设置全螺纹,在该T型把手的全螺纹部分的根部套装有防旋套筒,所述防旋套筒上设置立柱;所述T型把手的把手部分两侧分别开设预留孔,每个预留孔内设置全螺纹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设置防旋套筒和全螺纹螺钉结构,使得T型把手在拧入股骨头时,可以防止股骨头旋转;同时,全螺纹螺钉钻入股骨头内部,与全螺纹把手的螺纹形成三位一体的“爪”型结构,提高了把持力。对于骨质疏松的股骨头、卡在髋臼内的股骨头,其把持力与抗旋转力量更强,更容易取出,这将减轻股骨头取出的难度,极大的缩短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时间,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晚期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的患者,或者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需要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来解决患者的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在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及肌肉暴露后,显露髋关节骨性结构,进一步需要将股骨颈截断,取出股骨头,再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操作。
[0003]目前所使用的股骨头取出器械为一简单的T形把手,术者将T形把手的尖端拧入或者敲入股骨头后,将股骨头取出。传统的股骨头T形把手不容易、不方便将股骨头取出,其原因可归结于以下两点:第一,抗旋转力不足。T型把手在拧入的过程中,由于股骨头是圆形的,所以股骨头容易在髋臼内旋转活动,导致T型把手拧入的时候股骨头位置总是在变,所以需要助手使用其他器械固定股骨头;第二,把持力不足。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人,由于股骨头内骨质比较疏松,T形把手很难形成一个坚强的把持力,T型把手拧进去之后,稍微一用力T型扳手很容易从股骨头松质骨内拔出,故很难取出股骨头;还有,对于晚期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股骨头变形严重,股骨头被“卡”在髋臼内,单纯传统的T形把手把持力不足以将股骨头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通过增加设置防旋套筒和全螺纹螺钉结构,使得T型把手在拧入股骨头时,可以防止股骨头旋转;同时,全螺纹螺钉钻入股骨头内部,增加了与股骨头内部的接触面积,与全螺纹把手的螺纹形成三位一体的“爪”型结构,提高了把持力。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包括T型把手,所述T型把手的尖端部分上设置全螺纹,在该T型把手的全螺纹部分的根部套装有防旋套筒,所述防旋套筒上设置立柱;所述T型把手的把手部分两侧分别开设预留孔,每个预留孔内设置全螺纹螺钉。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旋套筒上的立柱设置三个,朝向T型把手尖端部分一侧,并在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倾斜设置,使得两侧的全螺纹螺钉在穿入预留孔后,与T型把手的尖端部分形成三位一体的“爪”型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长度为0.8

1.2cm。
[0010]进一步地,所述T型把手的把手部分上预设粗糙纹理。
[0011]首先,防旋套筒带有3个长约1cm的立柱,立柱可以打入股骨颈处,此套筒可以防止下一步T型把手拧入的时候股骨头旋转。
[0012]其次,T型全螺旋形把手穿过防旋套筒,可以根据股骨头的大小,拧入全螺纹,增加
T型把手与股骨头内骨质的摩擦力与把持力。T型把手手柄处预设粗糙纹理,有助于术者手部的握持。
[0013]最后,两枚全螺纹螺钉可以沿着T型把手上预留的孔拧入股骨头内,2枚螺钉与T型把手远端均呈30
°
角,2枚全螺纹螺钉与T型全螺旋形把手形成三位一体的结构,把持力更强,旋转力更强,不容易旋转松动,更容易将股骨头取出。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5]本技术在原传统T型把手的基础上,将装置进一步改善与升级,对于骨质疏松的股骨头、卡在髋臼内的股骨头,其把持力与抗旋转力量更强,更容易取出,这将减轻股骨头取出的难度,极大的缩短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时间,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图1为技术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符号及其说明:10、T型把手;11、尖端部分;12、把手部分;13、预留孔;14、预留孔;20、防旋套筒;21、立柱;30;全螺纹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参考图1所示,是根据本技术的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包括T型把手10,该T型把手包括带有全螺纹的尖端部分11和把手部分12,在该T型把手的全螺纹部分的根部套装有防旋套筒20,防旋套筒20上设置三个长度为1cm的立柱21,三个立柱21朝向T型把手尖端部分一侧,并在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T型把手的把手部分两侧分别开设预留孔13、14,每个预留孔内设置全螺纹螺钉30。预留孔13、14倾斜设置,使得两侧的全螺纹螺钉30在穿入预留孔后,与T型把手的尖端部分11形成三位一体的“爪”型结构。T型把手的把手部分12上预设粗糙纹理,有助于术者手部的握持。
[0021]上述结构的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具有以下优点:
[0022]抗旋转更强:防旋套筒带有3个长度1cm的立柱,3个立柱打入股骨颈处,这样再拧入T型把手时,外面的套筒可以防止股骨头旋转。
[0023]把持力更强:T型把手的全螺纹尖端部分增加了与股骨头内部松质骨的接触面积与把持力;全螺纹螺钉同时钻入股骨头内部,同样增加了与股骨头内部松质骨的接触面积,把持力更强;三者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爪”型结构,整体把持住股骨头,把持力更强,更容易取出股骨头。
[0024]术中,截断股骨颈后,将防旋套筒20的3个立柱21植入股骨颈界面处,使立柱21完全陷入骨质内,然后术者手持把手部分12,取T型全螺纹扳手10,在防旋套筒20内,将T型把手的尖端部分11拧入股骨头内,后取两个全螺纹螺钉30,分别沿着两个预留孔13、14拧入股骨头内部。然后,术者手持把手部分12,旋转股骨头并向外提拉,将股骨头取出。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包括T型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把手的尖端部分上设置全螺纹,在该T型把手的全螺纹部分的根部套装有防旋套筒,所述防旋套筒上设置立柱;所述T型把手的把手部分两侧分别开设预留孔,每个预留孔内设置全螺纹螺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髋关节股骨头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套筒上的立柱设置三个,朝向T型把手尖端部分一侧,并在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姜雅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