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磁力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95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磁力泵,包括泵壳(4)、叶轮(5)、主轴(6)、内磁钢转子(7)以及外磁钢组合体(8),内磁钢转子(7)与外磁钢组合体(8)之间设置有隔离套(1),隔离套(1)包括内层基套(1.1)以及设于基套外周的外层加强套(1.2),内层基套(1.1)包括筒体(1.1.1)和筒底(1.1.2),外层加强套(1.2)为贯通的筒体(1.2.1),筒体(1.2.1)靠近内层基套(1.1)筒底(1.1.2)的一端设置有向内的收口的环边(1.2.2),简化制备工艺并且提高成品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磁力泵


[0001]本技术涉及磁力泵,尤其涉及塑料磁力泵。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磁力泵是一种过流部件为塑料材质的磁力驱动离心泵,采用这种结构的目的是该塑料磁力泵能适用于化工、冶炼、环保等各业输送腐蚀性介质。
[0003]塑料磁力驱动离心泵所述的塑料,包括氟塑料和各类普通塑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也包括聚苯硫醚等刚性好的塑料。
[0004]现有的磁力泵在内外磁钢之间均为设置有隔离套,隔离套:又叫静密封,隔离套是磁力泵无泄漏的重要因素。
[0005]为达到泵的防腐性能,这类塑料磁力泵在制作时隔离套也需用塑料制作。
[0006]用塑料制作隔离套存在的多难选择是由于受内磁钢和外磁钢的间距要求所限,塑料隔离套的套体壁厚度一般不能超过2

4mm,套体太厚就影响内外磁钢的扭矩力的传递。而过薄,在输送温度在60℃以上介质时,会因强度不够,会产生扭曲变形,进而使隔离套摩擦内磁钢转子或外磁钢,使隔离套损坏或卡住塑料磁力泵的内磁钢。
[0007]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业内技术人士把塑料隔离套的筒体段制作成薄型,厚度控制在1.5

2mm,然后在塑料隔离套的外部再套上一个同形的不锈钢增强套(如图2所示),这样虽然可以控制住隔离套变形的问题,但在规格型号大的塑料磁力泵上采用磁性强度高的内外磁钢时,容易产生磁涡流,进而产生局部热团聚,融化内层塑料筒体,造成隔离套损坏。
[0008]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业内技术人士想到了在塑料隔离套的外周加设一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增强套,例如用玻璃钢等材质制作的盆形增强套,通过上述方法增加塑料隔离套的强度,利用此种方法有效减少磁涡流产生,防止局部热团聚提高了内部塑料筒体的使用寿命,如果是采用热压或注塑工艺制作,外层增强套的脱模难度较大,如果是用纤维涂溥玻璃钢的工艺制作,则外层加强套筒底的纤维织物缠绕的难度加大,增加了制作成本和废品率,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简化制备工艺并且提高成品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塑料磁力泵。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磁力泵,包括泵壳(4)、叶轮(5)、主轴(6)、内磁钢转子(7)以及外磁钢组合体(8),内磁钢转子(7)与外磁钢组合体(8)之间设置有隔离套(1),其特征在于隔离套(1)包括内层基套(1.1)以及设于基套外周的外层加强套(1.2),内层基套(1.1)包括筒体(1.1.1)和筒底(1.1.2),外层加强套(1.2)为贯通的筒体(1.2.1),筒体(1.2.1)靠近内层基套(1.1)筒底(1.1.2)的一端设置有向内的收口的环边(1.2.2)。
[0011]作为优选,内层基套(1.1)的筒底(1.1.2)为外弧面,外层加强套(1.2)筒体
(1.2.1)的环边(1.2.2)的内壁为与外弧面匹配的弧面。
[0012]作为优选,内层基套(1.1)的筒底(1.2.1)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条(1.2.1.1)。
[0013]作为优选,加强筋条(1.2.1.1)为环形凸条和/或条形凸条。
[0014]作为优选,外层加强套(1.2)的材质为碳纤维或矿物纤维或刚性塑料。钢性塑料为聚苯硫醚或聚甲醛。
[0015]作为优选,内层基套(1.1)材质为氟塑料或聚丙烯或聚乙烯。
[0016]作为优选,氟塑料为聚全氟乙丙烯或聚偏氟乙烯。
[0017]作为优选,内层基套(1.1)的筒底(1.1.2)内埋设有金属预埋件(3)。
[0018]作为优选,内层基套(1.1)与外层加强套(1.2)之间充填有固性树脂。
[0019]本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隔离套内层塑料层易变形的不足,利用桶箍原理,在塑料内层基套上加设一贯通状的外层加强套,并在外层加强套的筒体上设置了轴向抗拉伸限位的内弧形结构,并在内层基套的筒底设置加强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并且有效缩减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隔离套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隔离套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24]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的左视图。
[0026]图7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2、3、4所示,一种塑料磁力泵,包括泵壳4、叶轮5、前止退环9、主轴6、滑动轴承10、内磁钢转子7、外磁钢组合8、安装座11、泵盖15、轴螺母12、后止推环13,内磁钢转子7与外磁钢组合体8之间设置有隔离套1,隔离套1包括内层基套1.1以及设于基套外周的外层加强套1.2,内层基套1.1包括筒体1.1.1和筒底1.1.2,外层加强套1.2为贯通的筒体1.2.1,筒体1.2.1靠近内层基套1.1筒底1.1.2的一端设置有向内的收口的环边1.2.2。
[0030]外层加强套2.2的一端带有外翻的法兰边,增设外翻的法兰边目的是为了方便组装。
[0031]内层基套(1.1)的筒底(1.1.2)为外弧面,外层加强套(1.2)筒体(1.2.1)的环边(1.2.2)的内壁为与外弧面匹配的弧面。
[0032]设置弧面的目的是让环边1.2.2勾住内层基套的底部,不使内层基套承受内压力后产生轴向拉伸而变形。
[0033]内层基套1.1的筒底1.1.2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条1.2.1.1,加强筋条1.2.1.1为两
圈环形凸条和条形凸条的组合。
[0034]把上述塑料磁力泵的各组件组合安装起来,先把内磁钢转子7套设在碳化硅主轴6上,在泵盖4中孔内套装滑动轴承10,依次在主轴6上套装后止推环13,让主轴6穿过滑动轴承10,再在主轴6上依次装上前止退环9、叶轮5、轴拼帽14,再把泵体4、泵盖15、隔离套1,安装座11组合安装在一起。再把外磁钢组合安装在电机主轴上,把电机与安装座用螺栓联接后,就构成了本实施例所述的塑料磁力泵。
[0035]本实施例1中,泵壳为钢衬塑结构,所述衬塑的材质可选聚全氟乙丙烯作衬里材质。
[0036]所述叶轮、泵盖、内磁转子选用聚全氟乙丙烯材料,用热压成型的常规制作工艺制作。
[0037]外层加强套2.2制作步骤为:选用厚度为0.2mm的碳纤维网格布和碳纤维,先在酚荃树脂中浸渍备用,再开制符合图纸的钢模,制备油压机,加热炉,然后在钢模芯上包裹6

8层碳纤维网格布,又在模腔的其位置辅填上浸渍过的碳纤维布和散状纤维,然后合模加压、加温、固化后脱模,得到毛坯,再通过修飞边,抛光等工序后,得到强度高,抗内压力性能好,壁厚度薄,耐腐蚀的外层加强套2.2。
[0038]所述内层基套为氟塑料,氟塑料为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FEDP)、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磁力泵,包括泵壳(4)、叶轮(5)、主轴(6)、内磁钢转子(7)以及外磁钢组合体(8),内磁钢转子(7)与外磁钢组合体(8)之间设置有隔离套(1),其特征在于隔离套(1)包括内层基套(1.1)以及设于基套外周的外层加强套(1.2),内层基套(1.1)包括筒体(1.1.1)和筒底(1.1.2),外层加强套(1.2)为贯通的筒体(1.2.1),筒体(1.2.1)靠近内层基套(1.1)筒底(1.1.2)的一端设置有向内的收口的环边(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磁力泵,其特征在于内层基套(1.1)的筒底(1.1.2)为外弧面,外层加强套(1.2)筒体(1.2.1)的环边(1.2.2)的内壁为与外弧面匹配的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磁力泵,其特征在于内层基套(1.1)的筒底(1.2.1)内表面或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龙福张辉雄吴介军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宙斯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