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83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部件、泵,所述加热管部件具有流体通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连通支架,所述第一连通支架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一端部;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容纳部,所述泵的进口部、泵的出口部与所述容纳部密封固定,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泵的进口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第一流液通道,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所述泵的出口部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本加热组件将泵的进口部和泵的出口部与容纳部密封固定,同时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泵的出口部与第一流液通道连通,减少了管路连接,降低部件之间连接的复杂性和组装的复杂性,便于装配。于装配。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饮水机的加热组件内部的加热管、泵等部件一般采用软管的方式连接,加热组件内部会有很多个软管,不仅整体结构看起来混乱,而且软管的频繁使用,导致加热组件有很多个接头结构,在长期的加热使用过程中,软管因高温硬化等会增加泄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饮水机内加热组件内部管路复杂、装配麻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加热组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部件、泵,所述加热管部件具有流体通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连通支架,所述第一连通支架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一端部;
[0006]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容纳部,所述泵的进口部、泵的出口部与所述容纳部密封固定,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泵的进口部连通;
[0007]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第一流液通道,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所述泵的出口部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0008]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二连通支架,所述第二连通支架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连通支架具有第二流液通道,所述第二流液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0009]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连通支架或第一连通支架。
[0010]所述容纳部包括第二接头、具有双通道结构的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二接头内设有第一水孔、第二水孔,所述泵的进口部通过第二密封套与第二水孔密封连接,所述泵的出口部通过第二密封套与第一水孔密封连接,所述进液口与第二水孔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与第一水孔连通。
[0011]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支架部、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一流液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部的第一通道部、设置在第二支架部的第二通道部,所述容纳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二通道部与所述第一水孔连通,所述第二支架部具有与第二通道部连通的出水部,所述第一支架部具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进水部、第一通道部,所述第二支架部的出水部与所述第一支架部的进水部密封连通。
[0012]所述第二连通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流液通道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加工孔;和/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流液通道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加工孔;
[0013]所述加工孔通过圆形的胶塞密封。
[0014]所述胶塞包括圆柱体、位于圆柱体一端的限位部,所述圆柱体外圆周具有两个以上环形凸起。
[0015]所述加热管部件包括两根以上电热管,所述第二连通支架具有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接头;和/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具有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电热管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套。
[0016]所述第一接头具有凹槽部,所述电热管插设在第一接头的凹槽部内,所述第一密封套至少部分密封在电热管外壁与凹槽部内壁之间;
[0017]或者所述第一接头具有向加热管凸起的圆筒部,所述圆筒部插设在电热管内,所述第一密封套至少部分密封在电热管内壁与圆筒部外壁之间。
[0018]所述第二连通支架位于出液口的位置设有第二传感器安装座;和 /或所述第一连通支架位于进液口的位置设有第一传感器安装座;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座内安装有测温传感器。
[0019]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金属外壳、PCB板,所述加热管部件至少部分装配在金属外壳内,所述第二连通支架及第一连通支架与金属外壳固定装配;所述PCB板固定在第二连通支架与第一连通支架之间、且所述PCB板不与金属外壳接触;所述泵通过安装架与金属外壳固定装配;所述金属外壳设有温控器。
[0020]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加热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加热组件通过第一连通支架的设置,将泵的进口部和泵的出口部与容纳部密封固定,同时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泵的进口部连通,泵的出口部与第一流液通道连通,减少了管路连接,降低部件之间连接的复杂性和组装的复杂性,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连通支架、第一连通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加热管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连通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支架部上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支架部下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架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的进水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技术的胶塞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泵1、测温传感器2、出液口3、第二连通支架4、第一接头5、加热管部件6、第一传感器安装座7、第一连通支架8、进液口 9、第二接头10、PCB板11、胶塞12、第二流液通道13、第二密封套14、出水部15、第一密封套16、第二传感器安装座17、第一流液通道18、进水部19、圆柱体20、限位部21、环形凸起22、第一水孔23、第二水孔24、出口部25、进口部26、容纳部27、第一支架部28、第二支架部29、第一通道部30、第二通道部31。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参考图1

10,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部件6、泵1,加热管部件6具有一根或两根以上加热管,加热管部件具有流体通道,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连通支架8,第一连通支架8位于加热管部件的一端部;
[0035]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容纳部27,泵的进口部26、泵的出口部25 与容纳部27密封固定,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进液口9,进液口9与泵的进口部26连通;
[0036]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第一流液通道18,第一流液通道18与泵的出口部连通,第一流液通道18与流体通道连通。
[0037]本加热组件通过第一连通支架的设置,将泵的进口部和泵的出口部与容纳部密封固定,同时第一连通支架具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泵的进口部连通,泵的出口部与第一流液通道连通,减少了管路连接,降低部件之间连接的复杂性和组装的复杂性,便于装配。
[0038]作为一种实施例,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连通支架4,第二连通支架4位于加热管部件的另一端部,第二连通支架4具有第二流液通道,第二流液通道与流体通道连通;
[0039]加热组件具有出液口3,出液口与流体通道连通,出液口位于第二连通支架或第一连通支架。本装置使整个加热组件仅有一个出口即出液口3、一个进口即进液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部件(6)、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部件具有流体通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连通支架(8),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一端部;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容纳部(27),所述泵的进口部(26)、泵的出口部(25)与所述容纳部(27)密封固定,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进液口(9),所述进液口(9)与所述泵的进口部(26)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具有第一流液通道(18),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与所述泵的出口部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二连通支架(4),所述第二连通支架(4)位于所述加热管部件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连通支架(4)具有第二流液通道,所述第二流液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出液口(3),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连通支架或第一连通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27)包括第二接头(10)、具有双通道结构的第二密封套(14),所述第二接头(10)内设有第一水孔(23)、第二水孔(24),所述泵的进口部(26)通过第二密封套(14)与第二水孔(24)密封连接,所述泵的出口部(25)通过第二密封套(14)与第一水孔(23)密封连接,所述进液口(9)与第二水孔(24)连通,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与第一水孔(2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支架(8)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支架部(28)、第二支架部(29),所述第一流液通道(18)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部(28)的第一通道部(30)、设置在第二支架部(29)的第二通道部(31),所述容纳部(2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部(29),所述第二通道部(31)与所述第一水孔(23)连通,所述第二支架部(29)具有与第二通道部(31)连通的出水部(15),所述第一支架部(28)具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进水部(19)、第一通道部(30),所述第二支架部(2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身彪胡如国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