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设备及空调。其中,该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风栅;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区,所述至少一个风栅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区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区的进风侧,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换热器的换热区的进风侧安装叶片开启角度可调的风栅,通过对叶片开启角度的调整能够对进入换热器的空气流动方向进行调整,改变进气流程,从而改善换热器风速及风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和换热性能。换热性能。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设备及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及空调。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的制冷空调行业领域里,对于变频上部出风式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可设计为上下分层的结构,上部换热区和下部换热区可单独控制,各自对应有自己的分流器和电子膨胀阀。由于风机在换热器上方,从上到下,风速是衰减的,即上部换热区风速高,下部换热区风速低,导致换热器整体进风量分布不均。
[0003]当空调低负荷运行时,通常是降低压缩机和风机频率,同时调节室外换热器的下部换热区的冷媒流量,但是当下部换热区冷媒流量变化时,下部风量无法同步变化,导致空调整体能效低或者上部换热区性能不能达到最佳状态。例如,上部换热区和下部换热区都使用,且减小下部换热区的冷媒流量,由于下部换热区风速低,换热差,且下部换热区占用一定的冷媒容积,导致冷媒流速较慢,压缩机做功比较多,空调能效低;又如,由于上部换热区的风速较大,只需要上部换热区就可以满足低负荷需求,此时可关掉下部换热区的电子膨胀阀,即关闭下部换热区的冷媒流通,避免冷媒进入下部换热区,但是还是有风经过下部换热区,这部分风量就浪费了,不能有效将这部分风量应用到上部换热区进行换热,导致上部换热区性能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设备及空调,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风量分布不均影响换热性能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风栅;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区,所述至少一个风栅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区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区的进风侧,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可调。
[0006]可选的,所述风栅包括:
[0007]风栅框架;
[0008]至少两个叶片,依次排列于所述风栅框架内;
[0009]叶片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风栅框架上且与所述至少两个叶片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风栅框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每个所述叶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侧。
[0011]可选的,所述叶片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轴、电机和传动部件;
[0012]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叶片一一对应,所述叶片通过对应的转轴安装在所述风栅框架内;
[0013]每个所述转轴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部件套设于所有转轴的第一端;
[0014]所述电机设置于指定转轴的第一端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和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带动叶片转动。
[0015]可选的,所述风栅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条,安装于所述风栅框架内,每个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至少两个通孔与所述至少两个叶片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叶片穿过所有支撑条上对应位置的通孔。
[0016]可选的,若只安装一个风栅,所述风栅安装在目标换热区的进风侧,所述目标换热区是所有换热区在未安装风栅时同一风机频率下风速最低的换热区。
[0017]可选的,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的范围为0度至90度。
[0018]可选的,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且所述风机在所述换热器处产生负压。
[001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换热设备。
[0020]可选的,所述换热设备位于室外机中。
[0021]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风栅,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区,所述至少一个风栅分别一一对应安装在其中至少一个换热区的进风侧,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可调,通过对叶片开启角度的调整能够对进入换热器的空气流动方向进行调整,改变进气流程,从而改善换热器风速及风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和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设备(U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风栅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叶片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叶片开启角度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设备(U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有风栅和无风栅的风场分布对比示意图;
[003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一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设备,参考图1,该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1和至少一个风栅2,换热器1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区,至少一个风栅2分别对应安装在至少两个换热区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区的进风侧,风栅2的叶片开启角度可调。
[0034]风栅可通过连接部件固定安装或活动安装在换热器上。叶片开启角度是指叶片相对于自身闭合状态的角度,通过对叶片开启角度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空气进入换热器的进气流程,以改善风速和风量分布不均的问题。示例性的,以两个换热区为例,换热器可以是
上下分层结构的换热器,即,换热器包括上部换热区和下部换热区,上部换热区和下部换热区分别由各自对应的电子膨胀阀控制各自的冷媒流量,具体分层比例不作限制,例如可以是1:1;换热器也可以是一体式换热器,即上部换热区与下部换热区由同一个电子膨胀阀控制冷媒流量。本实施例对换热器的形式及形状不作限制,可以是板式换热器、翅片换热器、U型换热器、V型换热器等。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全面的风量控制,例如,U型换热器的下部换热区的三个侧面均可安装风栅,如图2所示,考虑到U型换热器具有弧形倒角,因此每一侧面的风栅可由各自的电机控制叶片开启角度。
[0035]本实施例的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风栅,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区,所述至少一个风栅分别一一对应安装在其中至少一个换热区的进风侧,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可调,通过对叶片开启角度的调整能够对进入换热器的空气流动方向进行调整,改变进气流程,从而改善换热器风速及风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和换热性能。
[0036]本实施例中风栅的形状可以根据换热器具体结构以及具体使用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圆形风栅、矩形风栅等。
[0037]以矩形风栅为例,参考图3,风栅2包括:风栅框架21;至少两个叶片22,依次排列于所述风栅框架内;叶片转动机构23,安装在所述风栅框架上且与所述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风栅;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区,所述至少一个风栅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区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区的进风侧,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包括:风栅框架;至少两个叶片,依次排列于所述风栅框架内;叶片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风栅框架上且与所述至少两个叶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框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每个所述叶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轴、电机和传动部件;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叶片一一对应,所述叶片通过对应的转轴安装在所述风栅框架内;每个所述转轴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部件套设于所有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电机设置于指定转轴的第一端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建国,曹勋,张仕强,郭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