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其至少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顶部及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内设置有两第一侧凸肋一第一限位槽及一第一固定孔,而该第二侧壁内设置有两第二侧凸肋及一第二限位槽及一第二固定孔;以及一外盖,该外壳侧边形成有一第一侧导片组设于该第一限位槽内且设置有一第一侧组孔与该第一固定孔相互连通,另该外壳另一侧边形成有一第二侧导片组设于该第二限位槽内且设置有一第二侧组孔与该第二固定孔相互连通,借此,该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仅需要通过所述该外壳与该外盖相互快速限位并组设,便可以两锁固件锁固,进而达到可快速定位组装以节省组装时间且降低材料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防护结构,尤指一种可快速定位组装以节省组装时间且降低材料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也不断的提升,而计算机的使用相对的重要,计算机主板主要就是以输入输出端口与各种电子产品串接,例如USB端口,音频输入/输出端口、HDMI端口等等,而市面上为了保护端口与固定端口,通常都会增设相对应的保护盖或固定件来遮蔽所述输入输出埠,且其保护盖或固定件主要都是在主板背面或外壳上盖上做锁固,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防护结构通常都是设计多个组设面以多个锁附组件锁固在不同的被固定对象上,进而导致该防护结构在锁固时需要转换不同的组设面来进行锁固,进而造成组装上的困难且组装材料与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在多个不同组设面对应多个锁固孔成形的尺寸公差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组装上的不便与组装后歪斜的状况发生。
[0003]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急需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定位组装以节省组装时间且降低材料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顶部及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内设置有两第一侧凸肋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凸肋间的一第一限位槽,又该第一侧壁于第一限位槽内形成有一第一固定孔,而该第二侧壁内设置有两第二侧凸肋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侧凸肋间的一第二限位槽,又该第二侧壁于第二限位槽内形成有一第二固定孔;以及
[0007]一外盖,该外盖组设于该外壳后侧,且该外盖侧边形成有一第一侧导片组设于所述第一侧凸肋间且相对容置于该第一限位槽内,又该第一侧导片上设置有一第一侧组孔与该第一固定孔相互连通,另该外盖另一侧边形成有一第二侧导片组设于所述第二侧凸肋间且相对容置于该第二限位槽内,又该第二侧导片上设置有一第二侧组孔与该第二固定孔相互连通,另该外盖上形成有复数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外壳还设置有一第一锁固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一侧组孔并固定该第一侧导片与该第一侧壁。
[0009]进一步,所述外壳还设置有一第二锁固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二侧组孔并固定该第二侧导片与该第二侧壁。
[0010]进一步,所述顶部内侧形成有一顶侧壁。
[0011]进一步,所述外盖顶端往前延伸有一前导片,该前导片往前延伸有一延展部,该延
展部与该顶侧壁相互组设限位。
[0012]进一步,所述外盖侧边往外延伸有至少一侧挡片,该侧挡片贴附所述外壳后侧。
[0013]进一步,所述通孔供至少一端口组设。
[0014]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15]1、可快速定位组装;
[0016]2、能降低材料成本;
[0017]3、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的实施示意图一。
[0024]图6为本技术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的实施示意图二。
[0025]图中标记说明:1
‑
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2
‑
外壳;21
‑
顶部;211
‑
顶侧壁;22
‑
第一侧壁;221
‑
第一侧凸肋;222
‑
第一限位槽;223
‑
第一固定孔;23
‑
第二侧壁;231
‑
第二侧凸肋;232
‑
第二限位槽;233
‑
第二固定孔;24
‑
第一锁固件;25
‑
第二锁固件;3
‑
外盖;31
‑
第一侧导片;311
‑
第一侧组孔;32
‑
第二侧导片;321
‑
第二侧组孔;33
‑
前导片;331
‑
延展部;34
‑
侧挡片;35
‑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以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及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所述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1包括有一外壳2及一外盖3。
[0028]其中所述外壳2具有一顶部21,该顶部21内侧形成有一顶侧壁211,且该外壳2于两侧位置处分别形成有一第一侧壁22与第二侧壁23,该第一侧壁22顶端延伸于所述顶部21且与该顶部21相互垂直设置,又该第一侧壁22内部形成有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凸肋221,另该第一侧壁22内于该两第一侧凸肋221间形成有一第一限位槽222,又该第一侧壁22于该第一限位槽222内形成有一第一固定孔223,而该第二侧壁23顶端延伸于所述顶部21且与该顶部21相互垂直设置,又该第二侧壁23内部形成有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侧凸肋231,另该第二侧壁23内于该两第二侧凸肋231间形成有一第二限位槽232,又该第二侧壁23于该第二限位槽232内形成有一第二固定孔233。
[0029]其中该外盖3组设于该外壳2后侧,且该外盖3相对该第一侧壁22的一侧形成有一第一侧导片31,该第一侧导片31延伸于该外盖3侧边且往前与该外盖3相互垂直设置,又该第一导片上形成有一第一侧组孔311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孔223,另该外盖3相对该第二侧壁
23的一侧形成有一第二侧导片32,该第二侧导片32延伸于该外盖3侧边且往前与该外盖3相互垂直设置,又该第二侧导片32上形成有一第二侧组孔321连通所述第二固定孔233,又该外盖3往顶部21方向延伸有一前导片33,该前导片33与该顶部21内侧相互限位,又该前导片33往前延伸有呈现L形的一延展部331,该延展部331与该顶侧壁211相互组设限位,且该外盖3可通过所述呈现L形的延展部331来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另该外盖3侧边往外延伸有至少一侧挡片34,该侧挡片34贴附所述外壳2后侧,且该外盖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顶部及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内设置有两第一侧凸肋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凸肋间的一第一限位槽,又该第一侧壁于第一限位槽内形成有一第一固定孔,而该第二侧壁内设置有两第二侧凸肋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侧凸肋间的一第二限位槽,又该第二侧壁于第二限位槽内形成有一第二固定孔;以及一外盖,该外盖组设于该外壳后侧,且该外盖侧边形成有一第一侧导片组设于所述第一侧凸肋间且相对容置于该第一限位槽内,又该第一侧导片上设置有一第一侧组孔与该第一固定孔相互连通,另该外盖另一侧边形成有一第二侧导片组设于所述第二侧凸肋间且相对容置于该第二限位槽内,又该第二侧导片上设置有一第二侧组孔与该第二固定孔相互连通,另该外盖上形成有复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防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泰生,
申请(专利权)人:艾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