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及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65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及3D打印机,该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包括:喷嘴;加热组件,套设在喷嘴上;固定座,固定座朝向喷嘴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加热组件位于凹槽内;导料管,导料管朝向喷嘴的一端位于喷嘴与加热组件之间,且导料管朝向喷嘴的一端与喷嘴抵接,导料管远离喷嘴的一端穿过加热组件和固定座后延伸到外部;导料管和固定座均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将加热组件直接套设在喷嘴上以实现紧密连接和高效的热传导,由于导料管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避免了加热组件上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料管中,切断了热损耗的路径,避免了耗材在导料管的出口内壁出现黏连,从而防止黏连积少成多而引起的堵头现象。黏连积少成多而引起的堵头现象。黏连积少成多而引起的堵头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及3D打印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及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3Dprinting)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市面上广泛引用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FDM),是一种工业成型方法,是将丝状的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同时三维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截面轮廓信息,将材料选择性地涂敷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截面,按照切片的截面轮廓信息指令逐层堆积,直至形成整个实体造型。
[0003]目前市面上主要是将聚乳酸(PLA)耗材挤出并传送到喷头套件,并按照切片指令逐层堆积,将聚乳酸融化并连续挤出,以构建3D实体模型。现有市面上流行的通用3D打印机喷头套件普遍使用散热块加上风扇为喉管传导的热量主动散热,正常情况下,耗材传送至接近喷嘴处进行融化挤出,但也会因为打印机喷头过热导致的堵头,而无法正常打印。
[0004]由于加热棒的高温使得打印头整体温度偏高,耗材还未进入喷嘴前已经软化变形,甚至是融化,导致堵头、拉丝现象,即加热棒热量通过喉管往上传递,在热量未能通过风扇散发的情况下,热量传导到了散热块和不锈钢喉管上,使得耗材在不锈钢喉管内的聚四氟乙烯管出口内壁出现黏连,黏连积少成多容易发生堵头;同时,管内软化的耗材也会让回抽动作失效,造成拉丝现象,进而影响到的打印模型的最终精度,造成打印机故障,严重影响客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3D打印机用喷头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堵头的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及3D打印机。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包括:
[0007]喷嘴;
[0008]加热组件,套设在所述喷嘴上;
[0009]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喷嘴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凹槽内;
[0010]导料管,所述导料管朝向所述喷嘴的一端位于所述喷嘴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且所述导料管朝向所述喷嘴的一端与所述喷嘴抵接,所述导料管远离所述喷嘴的一端穿过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固定座后延伸到外部;所述导料管和所述固定座均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
[0011]上述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将加热组件直接套设在喷嘴上以实现紧密连接和高效的热传导,由于导料管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避免了加热组件上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料管中,切断了热损耗的路径,避免了耗材在导料管的出口内壁出现黏连,从而防止黏连积少成
多而引起的堵头现象;同时,由于加热组件设置在固定座的凹槽内,且固定座也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减少加热组件上产生的热量的扩散,使得加热组件上产生的热量集中作用在喷嘴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壳、加热体、加热丝以及耐火绝缘层,所述外壳和所述加热丝均套设在所述加热体上,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和所述加热体分别与所述加热丝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耐火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加热丝之间;
[0013]所述外壳和所述加热体均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导料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加热体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固定座后向远离所述喷嘴的一端延伸。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沿所述导料管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加热体朝向所述喷嘴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段,所述加热体远离所述喷嘴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沿所述导料管轴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内螺纹段的内孔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螺纹段内孔的直径;
[0015]所述外壳和所述凸台均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外壳的上方与所述凸台的底面抵接,所述导料管朝向所述喷嘴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形成的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且所述凸起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螺纹段的内径,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内螺纹段的内孔中,所述导料管远离所述凸起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座后延伸到外部,所述喷嘴上的材料进入端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且所述喷嘴上的材料进入端与所述凸起抵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导料管轴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导料管远离所述凸起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后延伸到外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块和连接螺丝,所述散热块上沿所述导料管轴向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
[0018]所述散热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上方,两个所述连接螺丝从下到上对应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后与所述散热块螺纹连接,所述导料管远离所述凸起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导料管上的第三通孔后延伸到所述第六通孔内。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孔朝向所述喷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五通孔朝向所述喷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孔;
[0020]所述第一导向孔朝向所述喷嘴一侧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朝向所述第四通孔一侧的直径,所述第二导向孔朝向所述喷嘴一侧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孔朝向所述第五通孔一侧的直径。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离管,所述隔离管套设在所述连接螺丝上,且所述隔离管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散热块之间。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固定座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加热丝上的引线穿过所述第一缺口后伸入到所述第二缺口中。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喷嘴均由黄铜制成。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所述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安装在3D打印机本体上。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27]图3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示意图;
[0029]图5为图1中的固定座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的又一示意图;
[0031]图7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0032]图8为图1中的加热体示意图。
[0033]图中标记如下:
[0034]1、喷嘴;2、外壳;201、第一通孔;202、第一缺口;3、加热体;301、内螺纹段;302、凸台;303、第二通孔;4、加热丝;5、导料管;501、凸起;6、固定座;601、第二缺口;602、第三通孔;603、第四通孔;6031、第一导向孔;604、第五通孔;6041、第二导向孔;605、凹槽;7、散热块;701、第六通孔;8、连接螺丝;9、隔离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1);加热组件,套设在所述喷嘴(1)上;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朝向所述喷嘴(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605),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凹槽(605)内;导料管(5),所述导料管(5)朝向所述喷嘴(1)的一端位于所述喷嘴(1)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且所述导料管(5)朝向所述喷嘴(1)的一端与所述喷嘴(1)抵接,所述导料管(5)远离所述喷嘴(1)的一端穿过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固定座(6)后延伸到外部;所述导料管(5)和所述固定座(6)均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壳(2)、加热体(3)、加热丝(4)以及耐火绝缘层,所述外壳(2)和所述加热丝(4)均套设在所述加热体(3)上,所述加热丝(4)位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所述外壳(2)和所述加热体(3)分别与所述加热丝(4)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耐火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加热体(3)和所述加热丝(4)之间;所述外壳(2)和所述加热体(3)均位于所述凹槽(605)内,所述导料管(5)的一端位于所述加热体(3)内,另一端穿过所述加热体(3)和所述固定座(6)后向远离所述喷嘴(1)的一端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用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沿所述导料管(5)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201),所述加热体(3)朝向所述喷嘴(1)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段(301),所述加热体(3)远离所述喷嘴(1)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凸台(302),所述凸台(302)上沿所述导料管(5)轴向设置有第二通孔(303),所述第二通孔(303)与所述内螺纹段(301)的内孔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303)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螺纹段(301)内孔的直径;所述外壳(2)和所述凸台(302)均位于所述凹槽(605)内,所述外壳(2)的上方与所述凸台(302)的底面抵接,所述导料管(5)朝向所述喷嘴(1)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凸起(501),所述凸起(501)形成的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303)的直径,且所述凸起(501)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螺纹段(301)的内径,所述凸起(501)位于所述内螺纹段(301)的内孔中,所述导料管(5)远离所述凸起(50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03)、所述固定座(6)后延伸到外部,所述喷嘴(1)上的材料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林敖丹军刘卓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