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6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它包括顶盖、外壳、底盘、风扇及电机,顶盖上设有出风口,底盘上设有进风口,外壳内设有风道、水箱和加湿组件,风道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底盘上设有电机座,风扇与电机传动连接,水箱与风道及底盘之间设有隔板,水箱敞口上方与风道连通,加湿组件包括支杆、输水组件以及布水盘,支杆一端与水箱连接并将布水盘支撑在水箱上方,输水组件的进水端设置在水箱箱底,布水盘包括盘体及滴水孔,滴水孔设置在盘体底部并对准水箱的敞口处,输水组件的出水端接入盘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工作时并没有湿帘的阻力,将水汽扩散空中,从而得到比普通冷蒸发式加湿器更大的加湿量,效率也更高。率也更高。率也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器,特别是一种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冷蒸发型加湿器多数采用湿帘式蒸发,并通过风扇将水汽扩散到空气中,然而浸湿的湿帘对气流有阻滞作用,导致对风扇的功率要求较大,而同时加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加湿效率的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它包括顶盖、外壳、底盘、风扇及电机,所述外壳呈管状,所述顶盖上设有出风口,顶盖盖在外壳顶部,所述底盘上设有进风口,底盘设置在外壳底部,所述外壳内设有风道、水箱和加湿组件,所述风道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底盘上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风扇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风扇对准风道一端,所述水箱与风道及底盘之间设有隔板,水箱为敞口形式,其敞口上方与风道连通,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支杆、输水组件以及布水盘,所述支杆一端与水箱连接并将布水盘支撑在水箱上方,所述输水组件的进水端设置在水箱箱底,所述布水盘包括截面为凵形的盘体及滴水孔,所述滴水孔设置在盘体底部并对准水箱的敞口处,所述输水组件的出水端接入盘体内;所述输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输水管和水泵。
[0005]为了方便制造加工并使加湿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述水箱环绕风道设置,所述加湿组件的支杆及输水管环绕分布在布水盘与水箱之间,所述滴水孔也环绕风道分布,在布水盘朝向风道一侧设有环状的挡水沿,所述挡水沿的内径大于风道直径;当挡水沿直径大于风道直径时,滴水孔滴落到水即使受到气流扰动或外力碰撞,也会首先与挡水沿接触并落回水箱,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水落入风道内影响风扇的工作。
[0006]为了引导风道出风,所述风道朝向出风口一端设有出风栅,所述出风栅设置在风道与水箱的隔板上方,包括支撑在隔板上的栅栏以及位于栅栏顶部的挡风盖板;当水箱环绕风道设置时,为了避免风道送出的气流不经过滴水孔下方而直接从出风口流出,需要在风道与出风口之间设置导流结构,该导流结构可以是本段中的挡风盖板,当设置有挡风盖板时,布水盘可以是环形,当没有设置挡风盖板时,布水盘底部可以设置为圆盘,其上的滴水孔仍然对应水箱的敞口以环状布置,而中间没有设置滴水孔的部分则对出风口的气流起到阻挡引导作用,此外,设置出风栅有助于迫使气流紊乱,使之更好地和滴水孔滴落的水混合。
[0007]为了更均匀地布水,布水盘的盘体内设有交叉于盘体中央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侧壁高于盘体内部底面,盘体底部从边缘向中央拱起,在交叉处,导流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分水口,所述输水管接入盘体内的一端与导流槽连通,所述布水盘上设有盘盖,所述盘盖盖在盘体和导流槽上;由于导流槽的底部和盘体的底部为同一底板,当盘体底部拱起是,导流
槽底部也同样拱起,从而使输水管的水进入导流槽后,需达到一定水位后才能从导流槽内经中央的分水口流入盘体内部,这种设计给予布水盘一定的缓冲能力,避免了开机时滴水孔滴落速度过快,同时迫使水从布水盘中央到边缘、从高到低地流过盘体底部,使各滴水孔能够较为均匀地向下滴水,同时增加了水体流动时间,有利于水分的活跃、蒸发。
[0008]为了方便对水泵的供电,所述水泵设置在水箱底部外侧与底盘之间,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为输水组件的进水端,所述水箱底部开有与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的通孔,水箱底部还设有与输水管配合的导管,所述输水管一端通过导管与水泵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为输水组件的出水端;该设计避免了采用潜水泵时线路防水的问题,制造安装时更为方便节约。
[0009]所述水泵设置在布水盘上,水泵的出水口为输水组件的出水端,水泵的进水口和输水管一端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作为输水组件的进水端设置在水箱内。
[0010]本技术得到的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工作时并没有湿帘的阻力,将大量水汽扩散空中,从而得到比普通冷蒸发式加湿器更大的加湿量,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实施例1的立体图;
[0012]图2是实施例1中布水盘在外壳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图;
[0014]图4是实施例1在图3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5]图5是本技术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图。
[0016]图中:顶盖1、外壳2、底盘3、风扇4、电机5、电机座6、风道7、水箱8、隔板9、出风口10、支杆11、布水盘12、输水管13、水泵14、栅栏15、挡风盖板16、盘盖17、进风口30、通孔80、导管81、盘体120、挡水沿122、滴水孔121、导流槽123、分水口1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8]实施例1:
[0019]本实施例描述的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它包括顶盖1、外壳2、底盘3、风扇4及电机5,所述外壳2呈管状,所述顶盖1上设有出风口10,顶盖1盖在外壳2顶部,所述底盘3上设有进风口30,底盘3设置在外壳2底部,所述外壳2内设有风道7、水箱8和加湿组件,所述风道7与进风口30和出风口10连通,底盘3上设有电机座6,所述电机5固定在电机座6上,风扇4与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风扇4对准风道7一端,所述水箱8与风道7及底盘3之间设有隔板9,水箱8为敞口形式,其敞口上方与风道7连通,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支杆11、输水组件以及布水盘12,所述支杆11一端与水箱8连接并将布水盘12 支撑在水箱8上方,所述输水组件的进水端设置在水箱8箱底,所述布水盘12包括截面为凵形的盘体120及滴水孔121,所述滴水孔121设置在盘体120底部并对准水箱8的敞口处,所述输水组件的出水端接入盘体 120内;所述输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输水管13和水泵14。
[0020]为了方便制造加工并使加湿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水箱8环
绕风道7设置,所述加湿组件的支杆11及输水管13环绕分布在布水盘12与水箱8之间,所述滴水孔121也环绕风道7分布,在布水盘12朝向风道7一侧设有环状的挡水沿122,所述挡水沿122的内径大于风道7直径。
[0021]为了引导风道7出风,如图3所示,所述风道7朝向出风口10一端设有出风栅,所述出风栅设置在风道7与水箱8的隔板9上方,包括支撑在隔板9上的栅栏15以及位于栅栏15顶部的挡风盖板16。
[0022]为了更均匀地布水,如图3及图4所示,布水盘12的盘体120内设有交叉于盘体120中央的导流槽123,所述导流槽123的侧壁高于盘体120 内部底面,盘体120底部从边缘向中央拱起,在交叉处,导流槽123的侧壁上开设有分水口124,所述输水管13接入盘体120内的一端与导流槽 123连通,所述布水盘12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它包括顶盖(1)、外壳(2)、底盘(3)、风扇(4)及电机(5),所述外壳(2)呈管状,所述顶盖(1)上设有出风口(10),顶盖(1)盖在外壳(2)顶部,所述底盘(3)上设有进风口(30),底盘(3)设置在外壳(2)底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2)内设有风道(7)、水箱(8)和加湿组件,所述风道(7)与进风口(30)和出风口(10)连通,底盘(3)上设有电机座(6),所述电机(5)固定在电机座(6)上,风扇(4)与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风扇(4)对准风道(7)一端,所述水箱(8)与风道(7)及底盘(3)之间设有隔板(9),水箱(8)为敞口形式,其敞口上方与风道(7)连通,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支杆(11)、输水组件以及布水盘(12),所述支杆(11)一端与水箱(8)连接并将布水盘(12)支撑在水箱(8)上方,所述输水组件的进水端设置在水箱(8)箱底,所述布水盘(12)包括截面为凵形的盘体(120)及滴水孔(121),所述滴水孔(121)设置在盘体(120)底部并对准水箱(8)的敞口处,所述输水组件的出水端接入盘体(120)内;所述输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输水管(13)和水泵(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量增大的加湿器,其特征是所述水箱(8)环绕风道(7)设置,所述加湿组件的支杆(11)及输水管(13)环绕分布在布水盘(12)与水箱(8)之间,所述滴水孔(121)也环绕风道(7)分布,在布水盘(12)朝向风道(7)一侧设有环状的挡水沿(122),所述挡水沿(122)的内径大于风道(7)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业王纪红张和君冷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业日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