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338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检测装置的后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后壳体,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前壳体,而检测装置上的前滚轮贴在纸面上,并随着纸张运输而滚动,通过前滚轮压在重叠纸张上,带动压力杆向上移动,通过触发压力感应器和蜂鸣报警器工作,有利于检测纸张是否有重叠的状况,固定装置上设有马达,通过马达驱动后螺杆旋转,进而使得后滚轮向下移动,可将纸张卡住,避免纸张继续运输,方便将工作人员对检测出的重叠印张进行剔除,避免损伤机器,检测装置上还设有调节功能,可依据不同纸张的厚度调节压力杆与调节板之间的距离,便于检测不同规格的纸张的重叠问题。叠问题。叠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上光机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光机是纸箱、纸盒等包装产品表面整饰加工生产的重要设备,它在改善印品的表面性能、提高印品的耐磨、耐污和耐水性能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印刷、纸箱企业来说,选择机器结构优良、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广,又能较好地节约能源的上光机,对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正确认识和了解上光设备的结构、特点,掌握好上光机的采购控制要领,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
[0003]现有的上光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输纸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两张纸重叠的情况,是由于在输纸过程中纸张没有完全与下一张分离,导致同时输送两张纸,就会出现印刷质量问题,并且损伤机器,对后续的进纸也会产生影响,打乱了输纸的节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纸张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两张纸重叠容易损伤机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检测装置的后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后壳体,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前壳体,所述后壳体固定于前壳体的后端,所述后壳体的上端固定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上端固定有杆套,所述杆套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所述后壳体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后轮座,所述后轮座的内部设置有后滚轮,所述前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前轮座,所述前轮座的内部设置有前滚轮。
[0006]优选的,所述前壳体内壁上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上下活动的压力杆,所述压力杆固定于前轮座的上端,所述隔板和前轮座之间的压力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前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卡块,所述前壳体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下端设置有蜂鸣报警器,所述调节板的下端还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杆设置于压力感应器的正上侧,所述压力感应器另一侧的调节板上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信号发射器。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内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上端固定有前螺杆,所述前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旋钮,所述前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与前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卡槽一侧的前壳体上设置有刻度。
[0009]优选的,所述后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转轴上连接有后螺杆,所述后螺杆的另一端设置于后轮座的内部,所述后轮座的上端开设有与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后壳体上还设置有信号接收器。
[0010]优选的,所述前轮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前壳体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0011]与现有上光机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上光机增加了可对双张纸张检测的功能,该检测功能有固定装置和检测装置功能组成,而检测装置上的前滚轮贴在纸面上,并随着纸张运输而滚动,通过前滚轮压在重叠纸张上,带动压力杆向上移动,通过触发压力感应器和蜂鸣报警器工作,有利于检测纸张是否有重叠的状况。
[0013]2.固定装置上设有马达,通过马达驱动后螺杆旋转,进而使得后滚轮向下移动,可将纸张卡住,避免纸张继续运输,方便将工作人员对检测出的重叠印张进行剔除,避免损伤机器。
[0014]3.检测装置上还设有调节功能,可依据不同纸张的厚度调节压力杆与调节板之间的距离,便于检测不同规格的纸张的重叠问题。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双张检测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固定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检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图4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固定装置;101、固定杆;102、杆套;103、U型架;104、马达;105、后壳体;106、后轮座;107、后滚轮;108、后螺杆;2、检测装置;201、旋钮;202、前螺杆;203、前壳体;204、前轮座;205、前滚轮;206、调节板;2061、旋转块;2062、旋转槽;207、蜂鸣报警器;208、压力杆;209、隔板;210、弹簧;211、电池盒;212、卡块;213、卡槽;214、压力感应器;21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和检测装置2,固定装置1固定于检测装置2的后端,固定装置1包括后壳体105,检测装置2包括前壳体203,后壳体105固定于前壳体203的后端,后壳体105的上端固定有U型架103,U型架103的上端固定有杆套102,杆套102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101,后壳体105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后轮座106,后轮座106的内部设置有后滚轮107,前壳体203的内部设置有前轮座204,前轮座204的内部设置有前滚轮205,前轮座204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限位
块215,前壳体203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215相匹配的限位槽,这样使得前轮座204在前壳体203的内部活动时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晃动,造成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0024]前壳体203内壁上固定有隔板209,隔板209的内部设置有上下活动的压力杆208,压力杆208固定于前轮座204的上端,隔板209和前轮座204之间的压力杆208上套设有弹簧210,前壳体203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板206,调节板20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卡块212,前壳体203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卡块212相匹配的卡槽213,这样可通过前滚轮205压在纸张上,带动压力杆208向上移动,通过触发压力感应器214和蜂鸣报警器207工作,有利于检测纸张是否有重叠的状况。
[0025]调节板206的下端设置有蜂鸣报警器207,调节板206的下端还设置有压力感应器214,压力杆208设置于压力感应器214的正上侧,压力感应器214另一侧的调节板206上设置有电池盒211,电池盒211的内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和检测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固定于检测装置(2)的后端,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后壳体(105),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前壳体(203),所述后壳体(105)固定于前壳体(203)的后端,所述后壳体(105)的上端固定有U型架(103),所述U型架(103)的上端固定有杆套(102),所述杆套(102)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101),所述后壳体(105)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后轮座(106),所述后轮座(106)的内部设置有后滚轮(107),所述前壳体(203)的内部设置有前轮座(204),所述前轮座(204)的内部设置有前滚轮(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03)内壁上固定有隔板(209),所述隔板(209)的内部设置有上下活动的压力杆(208),所述压力杆(208)固定于前轮座(204)的上端,所述隔板(209)和前轮座(204)之间的压力杆(208)上套设有弹簧(210),所述前壳体(203)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板(206),所述调节板(20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卡块(212),所述前壳体(203)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卡块(212)相匹配的卡槽(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上光机用双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06)的下端设置有蜂鸣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