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纤维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陶瓷纤维板横向和纵向的抗压强度有待提高的问题。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包括内层保温板、上层保温板和下层保温板,所述内层保温板内横向轴心线位置处嵌设有横向抗压管,所述内层保温板内嵌设有多个垂直于横向抗压管的纵向抗压管,所述纵向抗压管设置有两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横向抗压管和纵向抗压管的设置,再加上包框对两者进行定位防护,从而实现复合的陶瓷纤维板内部形成横向和纵向的支撑骨架,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复合的陶瓷纤维板横向和纵向的抗压能力,实现了一种高强度的复合陶瓷纤维。陶瓷纤维。陶瓷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纤维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纤维板即为硅酸铝纤维板,一种耐火材料制作的板。陶瓷纤维板除具有对应散状陶瓷纤维棉优良性能外,产品质地坚硬,韧性和强度优良,具有优良的抗风蚀能力、加热不膨胀、质轻和施工方便特点,可任意剪切弯曲,是窑炉、管道及其他保温设备的理想节能材料,
[0003]但是现在的陶瓷纤维板强度不高,其纵向和横向的抗压能力弱,很容易使得其在组装受压时发生损坏,影响陶瓷纤维板的正常使用;
[0004]故而,现提出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陶瓷纤维板横向和纵向的抗压强度有待提高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包括内层保温板、上层保温板和下层保温板,所述内层保温板内横向轴心线位置处嵌设有横向抗压管,所述内层保温板内嵌设有多个垂直于横向抗压管的纵向抗压管,所述纵向抗压管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分别位于横向抗压管的两侧,且两组纵向抗压管的延伸端分别延伸至内层保温板的侧端面,所述上层保温板的下端面分别与内层保温板的上端面、横向抗压管和纵向抗压管相抵,所述下层保温板的上端面分别与内层保温板的下端面、横向抗压管和纵向抗压管相抵,所述内层保温板的侧端面安装有呈矩形环结构的包框,所述内层保温板外包设有外包裹层,所述外包裹层为内部空心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包裹层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上层保温板的外侧、下层保温板的外侧和包框的外侧相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包框的上端面与上层保温板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包框的下端面与下层保温板的下端面齐平。
[0009]优选的,所述横向抗压管的两端均安装有呈八字型结构的支撑管,所述横向抗压管位于每个支撑管的中线位置处,所述支撑管的延伸端延伸至纵向抗压管延伸端所在的端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横向抗压管、纵向抗压管和支撑管的延伸端内侧均设置有螺纹圈结构,且均螺纹旋合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包框的内侧端面上,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孔,以用于定位组件的延伸端的插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螺纹柱和与螺纹柱连接的插柱,所述包框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对应开设有竖剖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的呈环形结构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设置在靠近包框内侧端面的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上层保温板、下层保温板、内层保温板和外包裹层均为陶瓷纤维材质,所述横向抗压管、纵向抗压管、支撑管、包框和定位组件均为碳纤维材质。
[0013]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横向抗压管和纵向抗压管的设置,再加上包框对两者进行定位防护,从而实现复合的陶瓷纤维板内部形成横向和纵向的支撑骨架,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复合的陶瓷纤维板横向和纵向的抗压能力,实现了一种高强度的复合陶瓷纤维。
[0015]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支撑管的设置,可以使得横向抗压管的两端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进一步提高横向抗压管的稳定性,提高内层保温板上整个骨架抗压时的稳定性。
[0017]2.通过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的设置,可以提高包框上下套设在内层保温板外侧的效率,实现定位组件与包框的高效的定位插接。
[0018]3.通过横向抗压管、纵向抗压管和支撑管为碳纤维管,利用碳纤维管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质量轻、吸能抗震的优异性能,从而可以与陶瓷纤维板更好的组合,进一步提高复合的陶瓷纤维板的强度、耐火性能、保温和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复合陶瓷纤维板横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复合陶瓷纤维板竖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横向抗压管;2、纵向抗压管;3、支撑管;4、包框;5、定位孔;6、定位组件;601、螺纹柱;602、插柱;7、螺纹圈结构;8、外包裹层;9、下层保温板;10、第一引导槽;11、第二引导槽;12、上层保温板;13、内层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参照图1
‑
3,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包括内层保温板13、上层保温板12和下层保温板9,内层保温板13内横向轴心线位置处嵌设有横向抗压管1,内层保温板13内嵌设有多个垂直于横向抗压管1的纵向抗压管2,纵向抗压管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分别位于横向抗压管1的两侧,且两组纵向抗压管2的延伸端分别延伸至内层保温板13的侧端面,上层保温板12的下端面分别与内层保温板13的上端面、横向抗压管1和纵向抗压管2相抵,下层保温板9的上端面分别与内层保温板13的下端面、横向抗压管1和纵向抗压管2相抵,内层保温板13的侧端面安装有呈矩形环结构的包框4,内层保温板 13外包设有外包裹层8,外包裹层8为内部空心的长方体结构,外包裹层8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上层保温板12的外侧、下层保温
板9的外侧和包框4的外侧相贴合,具体的,纵向抗压管2与横向抗压管1固定连接;
[0026]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复合陶瓷纤维板制作时,首先在铺设一体结构的横向抗压管1和纵向抗压管2在内层保温板13的制作模具内,然后在其上层制作上层保温板12,在其下层制作下层保温板9,再然后套上矩形环状的包框4,用于定位横向抗压管1和纵向抗压管2,最后在其外层制作外包裹层8,制作完成;
[0027]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横向抗压管1和纵向抗压管2的设置,再加上包框4对两者进行定位防护,从而实现复合的陶瓷纤维板内部形成横向和纵向的支撑骨架,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复合的陶瓷纤维板横向和纵向的抗压能力,实现了一种高强度的复合陶瓷纤维板。
[0028]进一步,包框4的上端面与上层保温板12的上端面齐平,包框 4的下端面与下层保温板9的下端面齐平,具体的,使得包框4不仅可以对横向抗压管1和纵向抗压管2进行定位,而且还可以对上层保温板12、内层保温板13和下层保温板9之间进行定位,使得外包裹层8内侧的结构的稳定整齐。
[0029]进一步,横向抗压管1的两端均安装有呈八字型结构的支撑管3,横向抗压管1位于每个支撑管3的中线位置处,支撑管3的延伸端延伸至纵向抗压管2延伸端所在的端面上,具体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保温板(13)、上层保温板(12)和下层保温板(9),所述内层保温板(13)内横向轴心线位置处嵌设有横向抗压管(1),所述内层保温板(13)内嵌设有多个垂直于横向抗压管(1)的纵向抗压管(2),所述纵向抗压管(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分别位于横向抗压管(1)的两侧,且两组纵向抗压管(2)的延伸端分别延伸至内层保温板(13)的侧端面,所述上层保温板(12)的下端面分别与内层保温板(13)的上端面、横向抗压管(1)和纵向抗压管(2)相抵,所述下层保温板(9)的上端面分别与内层保温板(13)的下端面、横向抗压管(1)和纵向抗压管(2)相抵,所述内层保温板(13)的侧端面安装有呈矩形环结构的包框(4),所述内层保温板(13)外包设有外包裹层(8),所述外包裹层(8)为内部空心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包裹层(8)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上层保温板(12)的外侧、下层保温板(9)的外侧和包框(4)的外侧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框(4)的上端面与上层保温板(12)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包框(4)的下端面与下层保温板(9)的下端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陶瓷纤维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毅,
申请(专利权)人:双永昆山自动化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