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唇口气门油封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03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唇口气门油封,包括金属骨架、橡胶体和抱紧弹簧,所述橡胶体的内壁由油侧向燃烧器侧依次设有主唇、台阶副唇和防窜气副唇;所述橡胶体的外壁设有弹簧槽;所述主唇的近油侧设有与橡胶体轴向呈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唇口气门油封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油封
,具体是一种多唇口气门油封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气门油封是发动机气门组的重要零件之一,用于发动机气门导杆的密封,既可以防止机油进入进(排)气管而造成机油损耗、气门积碳,又可以防止燃烧室内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以及排放废气泄漏。
[0003]气门油封在密封性和耐磨性之间存在一定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因密封性不足而导致机油泄露过多,会造成机油损耗、气门积碳,但同时密封唇与气门导杆之间有足够的机油形成油膜,能够防止出口磨损,延长气门油封的使用寿命;如果密封性过强,虽然能够减少机油泄漏量,但是同时会导致油膜被破坏,造成密封唇与气门导杆干摩擦,加速唇口橡胶老化、磨损,进而导致密封失效。
[0004]CN202065025U公开的一种带封气唇结构的气门油封,其主环形唇口用于防止机油进入进(排)气管,其封气环形唇口则用于防止燃烧室内的气体泄漏。该气门油封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只设有一个主环形唇口,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很难兼顾密封性和耐磨性,导致其性能不佳,或是机油泄露严重,或是使用寿命短;(2)没有给出主环形唇口和封气环形唇口的具体参数设计,如主环形唇口的油面角和气面角、封气环形唇口的中间角和端面角、各唇口圆角的R值及过盈量等,而这些参数是决定其密封性和耐磨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设计不合理,会严重影响气门油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唇口气门油封,通过设置台阶副唇以辅助主唇密封机油,易于兼顾密封性和耐磨性;选取了主唇的油面角a、主唇的气面角b、主唇的唇口圆角R1以及弹簧槽的截面中心至主唇最小直径处的垂直距离R的较优设计参数,提高了气门油封的性能。
[0006]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唇口气门油封,包括金属骨架、橡胶体和抱紧弹簧,所述金属骨架与橡胶体硫化为一体,所述橡胶体的内壁由油侧向燃烧器侧依次设有主唇、台阶副唇和防窜气副唇;所述橡胶体的外壁设有弹簧槽,所述抱紧弹簧安装在弹簧槽内;所述主唇的近油侧设有与橡胶体轴向呈40
°‑
50
°
的油面角a,所述主唇的近燃烧室侧设有与橡胶体轴向呈19
°‑
29
°
的气面角b;所述主唇的唇口设有半径为0.05

0.5mm的圆角 R1,所述弹簧槽的截面中心至主唇最小直径处的垂直距离为R=0.2

0.6mm。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多唇口气门油封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台阶副唇以辅助主唇密封机油,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兼顾耐磨性,具体的,本技术选取主唇的油面角a为40
°‑
50
°
,气面角b为19
°‑
29
°
,相对于现有技术,油面角a与气面角b的差值更小,使主唇两侧形成的压力差较小,能够保证足够的机油形成油膜,同时主唇和台阶副唇行
程的两道唇口能够防止过量的机油进入燃烧室;(2)将主唇的圆角R1的半径设计为0.05

0.5mm,将弹簧槽的截面中心至主唇最小直径处的垂直距离R设计为0.2

0.6mm,当气门下行打开时,主唇具有较高的刮油力,保证其密封性;同时,将气面角b设计为19
°‑
29
°
,主唇向上刮油的支撑刚度配合R=0.2

0.6mm的刮油力,控制适当的机油泄漏量,以保证形成油膜;(3)将油面角a设计为40
°‑
50
°
,相对于现有技术,油面角a更小,能够减小气门下行打开时油面角a对气门的阻力,从而降低能耗;(4)通过防窜气副唇,能够防止燃烧室内的气体泄漏,排放指标优秀,更加环保。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防窜气副唇的近油侧设有与橡胶体轴向呈29
°‑
39
°
的中间角c,该角度数值的选取,最有利于兼顾密封和防范“窜气”导致的防窜气副唇上翻的情况;所述防窜气副唇的近燃烧室侧设有与橡胶体径向呈38
°‑
48
°
的端面角d,有利于稳定防窜气副唇支撑,保证防窜气副唇强度。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油面角a为45
°
,所述气面角b为25
°
,所述中间角c为33
°
,所述端面角d为42
°

[001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台阶副唇的唇口设有半径为0.05

0.3mm 的圆角R2。如果R2半径过小则极难加工成型,如果R2半径过大则不利于有效辅助主唇密封机油,反而有可能加大机油的泄漏,导致泄漏量过大,此范围的 R2半径最为合理。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防窜气副唇的唇口设有半径为0.3

0.5mm 的圆角R3,该数值的选取,充分考虑了产品制造、安装与密封的综合因素,能达到最佳的生产性、便捷安装与有效防“窜气”密封的组合。
[001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橡胶体的内壁设有橡胶凸齿,用于与气门导管配合。
[00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金属骨架的底部设有凸缘状的底座。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底座与缸盖平面的接触实现了气门油封的准确定位,使气门油封在装配时不易歪斜,另外,底座被气门弹簧压在缸盖上,使气门油封更加牢固可靠。
[00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抱紧弹簧由SWC

80(65Mn)弹簧丝制成,为气门油封提供持久的抱紧力。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橡胶体采用氟橡胶材质。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多唇口气门油封的安装结构,包括多唇口气门油封和气门导杆,所述主唇与气门导杆的直径过盈量为0.7

1.4mm,所述台阶副唇与气门导杆的直径过盈量为0.1

0.5mm,所述防窜气副唇与气门导杆的直径过盈量为0.15

0.65mm。采用本技术方案,主唇和台阶副唇能够达到较佳的密封性、耐磨性,防窜气副唇能够有效防止窜气。并且,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气门导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中多唇口气门油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橡胶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一中多唇口气门油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金属骨架,2、橡胶体,3、抱紧弹簧,4、主唇,5、台阶副唇, 6、防窜气副唇,7、弹簧槽,8、橡胶凸齿,9、底座,10、气门导杆,11、气门导管,12、气门弹簧,13、缸盖,14、发
动机内的机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唇口气门油封,包括金属骨架(1)、橡胶体(2)和抱紧弹簧(3),所述金属骨架(1)与橡胶体(2)硫化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2)的内壁由油侧向燃烧器侧依次设有主唇(4)、台阶副唇(5)和防窜气副唇(6);所述橡胶体(2)的外壁设有弹簧槽(7),所述抱紧弹簧(3)安装在弹簧槽(7)内;所述主唇(4)的近油侧设有与橡胶体(2)轴向呈40
°‑
50
°
的油面角a,所述主唇(4)的近燃烧室侧设有与橡胶体(2)轴向呈19
°‑
29
°
的气面角b;所述主唇(4)的唇口设有半径为0.05

0.5mm的圆角R1,所述弹簧槽的截面中心至主唇(4)最小直径处的垂直距离为R=0.2

0.6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唇口气门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窜气副唇(6)的近油侧设有与橡胶体(2)轴向呈29
°‑
39
°
的中间角c,所述防窜气副唇(6)的近燃烧室侧设有与橡胶体(2)径向呈38
°‑
48
°
的端面角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唇口气门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面角a为45
°
,所述气面角b为25
°
,所述中间角c为33
°
,所述端面角d为4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刚王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睿智森油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